中元節|又到人間祭鬼期 茫茫生死兩堪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

中元節又稱「鬼節」或「盂蘭盆會」。

根據五雜俎的記載:

「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

七月十五日為中元,

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中元普渡

中元節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

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佛教也在這一天,

舉行超渡法會,

稱為「屋蘭瑪納」

(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盂蘭會」。

盂蘭盆的意義是倒懸,

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

懸掛著、苦不堪言。

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

便需要誦經,

布施食物給孤魂野鬼。

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

因而中元節和盂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中元節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

此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

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

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為止。

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

祭拜時,依照輩分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匯報並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送回時,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區,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

將供品撒進田地。

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

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現代女作家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

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

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

可見活著的正人君子們,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送羊節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

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

」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

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

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

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歷代中元節詩選

宮詞一百首 其二十六(唐·王建)

燈前飛入玉階蟲,未臥常聞半夜鍾。

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

中元日贈張尊師(唐·令狐楚)

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玄都永日閒。

寂寂焚香在仙觀,知師遙禮玉京山。

中元日早起(宋·楊萬里)

欲借微涼問萬松,萬松自熱訴無風。

清晨秋暑已如許,那更斜陽與日中。

能仁監寺智超為予寫真求贊(丙辰下元日)(宋·周必大)

前生坐下一高僧,失腳中元自怨辰。

但記本來真面目,何須悔現宰官身。

中元作(唐·李商隱)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台。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夜泊淮口(唐·羅隱)

木葉回飄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秋涼霧露侵燈下,夜靜魚龍逼岸行。

欹枕正牽題柱思,隔樓誰轉繞樑聲。

錦帆天子狂魂魄,應過揚州看月明。

中元日雨中錄所見(宋·周紫芝)

顛風急來萬木萎,迅雷不聽人掩耳。

南山棲鳥失故巢,北山翔龍捲湖水。

翔龍掉尾不肯收,眼看滄波接雲起。

想當舟楫避驚濤,無數魚蝦趁龍尾。

戊戌中元(當代·蘇俊)

又到人間祭鬼期,茫茫生死兩堪悲。

驚心大野埋紅處,袖手中原最黑時。

酒冷灰寒魂未返,天蜷地縮我何之?

孤螢暗逐荷燈燼,悵望千秋去已遲!

早春對雪寄前殿中元侍御(唐·韋應物)

掃雪開幽徑,端居望故人。

猶殘臘月酒,更值早梅春。

幾日東城陌,何時曲水濱。

聞閒且共賞,莫待繡衣新。

中元日得雨(宋·王十朋)

秋陽亢流火,時雨洗中元。

既賀苗蘇槁,還欣暑滌煩。

德知天地大,功任鬼神言。

願作老農圃,一犁耕故園。

中元日觀法事(唐·盧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雲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習蓼蟲。

青囊如可授,從此訪鴻蒙。

選編:小樓聽雨 圖片:網 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元節的一些風俗與禁忌,你知道多少?

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