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重現千年前祭祀儀式,解析神秘縱目面具下到底是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天,備受矚目的三星堆大祭祀活動就正式開始了,從初一至正月十六將「重現」千年前莊嚴壯麗的三星堆祭祀場景。

激動之餘,千年祭祀為誰開,緣何來成為我們心中的迷糊。

世界文明

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的三星堆就在我們美麗的四川,與瑪雅文明、古埃及及巴比倫文明齊名。

三星堆創造和打破了許多的世界紀錄,其中多項紀錄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世界上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

高384公分,三簇樹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果九鳥,樹側有一龍緣樹逶迤而下。

具推斷可能為古神話傳說中扶桑樹。

有沒有想起《盜墓筆記》中的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

長142公分,直徑2.3公分,重700多克,上有刻劃的人頭、魚鳥紋飾。

金杖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

通高262公分,重逾180公斤,被稱為銅像之王。

青銅大立人像

世界上最大的青銅縱目人像。

高64.5公分,兩耳間相距138.5公分。

青銅縱目人像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銅人頭像,面具,達50多件。

青銅人頭像

而我們這次來說的就是出土的眾多面具中最令人驚嘆的戴冠縱目人青銅面具,因為這些面具便是千年祭祀時的主角,也是現代重現祭祀場景中見的最多的符號。

在眾多的面具中,最著名的是「千里眼、順風耳」的造型,不僅體型龐大,而且眼球突出眼眶,雙耳極盡誇張,長大似獸耳,大嘴寬闊至耳根,唇吻三重嘴角上翹的微信,帶著神秘和親切。

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寬138厘米,圓柱形眼珠突出眼眶達16.5厘米。

另一件鼻樑上方鑲嵌有高達66厘米的裝飾物,既像通天的捲雲紋,又像長有羽飾翹尾卷角勢欲騰飛的夔龍狀,顯得無比怪誕詭異,為這類揉合了人獸特點的碩大縱目青銅人面像增添了煊赫的氣勢和無法破解的含義。

北大考古文博院副院長孫華先生根據三星堆不同類銅像間眼睛的差別來區分通向的身份,將它們分為三種類型。

眼睛的瞳孔如柱形突出於眼球之外的這一類是神而不是人;眼睛中間有一道橫向稜線,沒有表現瞳孔的,應該不是普通的人;眼睛中或有眼珠或用黑墨繪出眼珠的才是普通而真實的人的形象。

迷之微笑的縱目面具

古蜀人對於眼睛的重點刻畫,據學者研究,這些特徵源自古蜀人的祖先崇拜,而這位被紀念的祖先便是蠶叢。

根據《華陽國志》記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其墓葬稱為「縱目人冢」。

縱目就是面具上凸出的眼睛,蠶叢是蜀國第一代的王。

(《華陽國志·蜀志》說,古蜀國有「三王二代」,三王分別是:蠶叢、柏灌和魚鳧,二帝是望帝杜宇和開明帝鱉靈。

蜀道難

提到蠶叢,是不是有點熟悉的感覺?有沒有想起小時候必背的《蜀道難》里那句著名的:「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後面緊接著的一句是:「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蠶叢,又稱蠶叢氏,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蠶神,祖先系三皇五帝中的顓頊,因常穿著青衣,被世人尊為青衣神。

這位神話里的蜀國首位王者,據說有著跟螃蟹一樣向前突起的眼睛。

他是蜀的化身,「衣青衣,勸農桑,創石棺」,鑄造了古蜀國的歷史輝煌。

蠶叢在蜀為王的年代,據有些考古學家推測,應早在商之前的夏代。

雖然從他開始始稱「王」,但明顯不具備國家君主的性質,多是以血緣為紐帶的部落集團酋長。

那個時期也正是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正迎來奴隸制的曙光。

根據章樵注《蜀都賦》引《蜀王本紀》說:"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原本的蠶叢氏並不居住於平原地區。

按史家考證,這個蠶叢氏部落是氐族的一支,他們世代居住在岷山一帶,由於山高路險,當然不能像平原居民那樣建起"木骨泥牆"的房屋,使生活過得比較舒適,而是因地制宜,在山崖上鑿起窯洞似的"石室"來居住。

這個善於養蠶的部族,他們的長相和穿著都很奇特,"是時人萌,椎髻左衽,其目縱,不曉文字,未有禮樂"。

也就是說他們的眼睛是像螃蟹一樣向前突起的,頭髮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的樣式是左邊斜著分了叉的。

蠶叢氏成天坐在密不透風的石室中思考問題,想尋找一塊更好的地方安居樂業,因為山地生活十分艱苦,對養蠶事業的發展也十分不利。

後來,他聽說成都平原地勢開闊,沃野千里,於是就率領他的部族從岷山向成都平原遷徙,一路風餐露宿到了廣漢三星堆一帶。

石棺

可能當時三星堆一帶已有部落聚居,但勢力都不夠強大,自然很快就被蠶叢氏吞併或同化了。

這一次遷徙在沿途留下了許多古地名,從中可以看清當時蠶叢從岷江向南遷入成都平原的線路,如《蜀中名勝記》就先後記載有蠶崖關、蠶崖石、蠶崖市等。

蠶叢見岷江中游和若水流域江邊的壩子很適宜桑葉生長,於是到處勸農種桑養蠶。

他努力安撫當時蜀地的原住居民,使這些從川西北高原上沿邛崍山脈下來的羌人(也稱邛人)終於定居下來,跨入農桑時代。

蠶叢以農桑興邦,開蜀地百代鴻業,底定"天府之國"的基礎。

青神縣青衣神像

蠶叢死後,羌人們悲慟萬分,將其安葬在蜀山(瓦屋山),修建了巨大的廟堂-,用"川主"、"聖德"、"薄山"、"遣福"、"萬安"來祭祀青衣神,使蜀山(瓦屋山)成為聞名遐邇的"青羌之祀"。

他的出生地被稱為青神縣,他經常所在的若水地區的江河用他的名字命名為「青衣江」。

同時他們仿照青衣神之衣著,著青衣,裹青帕,代代相傳,以為永久之紀念。

再見面具時,我們便知曉了原來那些面具中有一面屬於古蜀國第一位王。

跨越千年,面具將他重新帶到我們面前,他的神秘他的故事他的威嚴於是在祭祀的點滴中慢慢述說給了我們。

三星堆祭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籠罩在三星堆上的層層迷霧

1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廣漢縣南興鎮北。這裡有一條稱為馬牧河的古河道,北岸的階地形似月牙,叫做「月亮灣」,南岸原有三個大土堆,故稱「三星堆」。遺址總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心區域是一座由東、西、南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