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魚、鮫人在中國有著怎樣的傳說?秦始皇陵為什麼要使用人魚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讓美人魚成為家喻戶曉的形象。

同時很多人也都誤認為美人魚僅存在於西方的傳說故事裡,其實我們中國很早就有關於類似於美人魚的人魚、龍魚的記載,只是古人在描述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性別之分。

司馬遷在《史記》中描述秦始皇陵時說,陵內安置有用人魚膏做成的燈燭,經久不熄。

這裡提到了人魚膏的特別之處——可以讓燈燭永遠亮著,這樣就會使陵墓內永遠像白天一樣明亮。

假如真有這種燈燭,它當然會受到帝王及帝陵建造者的鐘愛。

不過,這裡司馬遷並沒有具體說人魚長什麼樣,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物種。

較早的《山海經》中記載有人魚、龍魚、陵魚,不過它們其實是同一種生物,也就是通常大家說得比較多的人魚。

此時,人魚是一種水陸兩棲的神物,長著人的頭,鯉魚的身子,有四肢,既可以行走在山陵之間,也可以生活在水中。

天神還會乘著它在天地間遊走。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魚慢慢演化出鮫人的故事。

東晉干寶的《搜神記》記載,在南海之外生活著鮫人,他們像魚一樣生活在水下,善於紡織,眼睛還能泣出珍珠。

讀到這裡,是不是感覺古人的想像力很豐富?這也是李商隱在《錦瑟》一詩中寫「滄海月明珠有淚」的來歷。

根據鮫人善於紡織的說法,南朝的任昉在《述異記》中記載,鮫人紡織的東西叫龍紗,紡織的地方叫龍綃宮。

這種龍紗的一個特別之處,就是見水不會濕,厲害吧?

到了北宋,《太平廣記》中記載,海中的人魚有的長得像美女,皮膚如白玉,頭髮似馬尾。

這裡的說法就和西方的美人魚傳說很像了,只是我們中國的人魚始終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身上長有四肢,這個大家要注意。

不過在現代的小說、影視劇里,人魚的四肢逐漸變為只有上肢。

以上就是古代關於人魚、鮫人傳說的主體,後世的演繹、故事大多會基於此。

從人魚到鮫人的轉變,也可以看出古人「人」意識的覺醒,以及神話意識的衰退。

在浩渺的大海上,月光皎潔,鮫人或在海中遨遊,或在龍宮紡織,或在沙灘嬉鬧,珠光閃閃……想著就很美!

中國的人魚、鮫人,與西方的美人魚,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世界各地關於人魚的傳說,中國的人魚故事悽美

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都不約而同出現過一種奇幻的生物,那就是生活在海里人身魚尾的一種生物,在西方被稱作「美人魚」,在中國則被稱為「鮫人」。在我國的古典中,是這樣記載美人魚的,「陵魚人面,手足,魚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