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漢墓——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山洞宮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片來自網絡

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與其妻竇綰墓,位於中國北部河北省的滿城區。

1968年,解放軍某部在此施工時偶然發現,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發掘,著名考古專家郭沫若先生蒞臨指導發掘工作。

劉勝墓全長約52米,最寬處約38米,最高處約7米,由墓道、車馬房、庫房、前堂和後室組成,竇綰墓和劉勝墓的形制大體相同。

劉勝墓與竇綰墓均採用以山為陵的營建方式,墓道及墓室鑿山而成,呈弧形,平面布局上兩墓則大同小異。

全墓分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後室6個部分,墓室中分別修建了木結構瓦房和石板房,形成了一座功能齊備的豪華地下宮殿。

圖片來自網絡

兩墓的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出土銅、陶、鐵、金、銀、玉石、漆器以及帷帳、俑、五銖錢等器物共1萬多件。

其中僅金銀器、玉石器、銅器、鐵器等精品便有4000多件,各類銅燈19件。

舉世聞名的「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朱雀銜環杯」就出土於此,曾赴歐、亞、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倍受中外人士的高度讚譽。

朱雀銜環杯

朱雀銜環矗立於兩高足杯之間的獸背上,通體錯金。

朱雀展翅翹尾,神采飛揚,喙部銜一能自由轉動的白玉環。

獸匍匐,四足分踏在兩高足杯底座上。

朱雀的頸、腹與兩杯的表面嵌有圓形和心形綠松石十三顆,色彩斑斕。

長信宮燈

外形是個宮女跪坐執燈的形象,燈高48厘米,通體鎏金,它的燈盤可以轉動,燈罩在圓形軌道內可以開合,所以就能根據需要調節光亮的大小和照射的方向。

宮女的體內中空,燭火的煙滓可以通過宮女的右臂進入體內,使煙滓停滯在燈身中,用以保持室內的清潔。

錯金博山爐

它爐身似豆形,通體用剛柔相濟的金絲和金片錯出舒展的雲氣,把香料放入點燃,香菸通過爐蓋的許多小孔,裊裊上升,瀰漫房中。

博山,乃古代神話中的仙山,錯金是金銀鑲嵌的一種工藝。

爐盤上部和爐蓋則鑄出高低起伏、挺拔峻峭的山巒,以象徵陸地和群山。

爐座把上透雕成三條蛟龍騰出波濤翻滾的海面狀,以龍頭擎托爐盤,在爐座把上的山、海之間飾龍紋,蘊涵著龍為溝通天、地、人三界的通天神獸的時代觀念。

竇綰金縷玉衣

劉勝、竇綰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是全國考古工作中首次發現。

劉勝金縷玉衣全長1.88米,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竇綰玉衣全長1.72米,用玉片2160片,金絲約600克。

兩套金縷玉衣保存完整,形狀如人體,每塊玉片的大小和形狀都經過嚴密設計和精細加工,可見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水平。

滿城漢墓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山洞宮殿。

它的發現,使我們了解了西漢時期諸侯王的墓葬結構和埋葬制度。

其出土文物數量多,品級高,文物科技價值和工藝價值高,是研究我國漢代冶煉、鑄造、漆器、紡織等手工業和工藝美術發展情況的重要資料。

劉勝金縷玉衣

滿城漢墓規模之大,出土文物工藝之高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社會財富的積累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更是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原文作者:劉笑月

本文系原創文章,版權歸【西安文化旅遊】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想了解更多文化與藝術推介,歡迎下載《西安文化游》AP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山靖王墓文物

2000年10月20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中山靖王墓文物》郵票一套,共四枚。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葬於河北省滿城西郊陵山上,又稱滿城漢墓。1968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

保定滿城漢墓:史上最著名金縷玉衣在這裡出土

古人將玉視為通天神物,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以玉陪葬的習俗。大約到了西漢初年,王公貴族階層流行身穿玉衣下葬,以求屍體萬年不腐。以金絲編造的稱為金縷玉衣,以銀絲編造的稱為銀縷玉衣,此外還有銅縷主衣和絲縷...

大漢絕唱——保定滿城漢墓

在河北省保定西有一個縣城,因為出土了幾件聞名遐邇的國家級文物,而享譽中外,它就是保定滿城縣(現為滿城區)。因為漢墓中挖掘出了「金縷玉衣」、「長信宮燈」、 「錯山博山爐」等著名器物而舉世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