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英墩遺址」與「南島語族」的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萬寧至三亞東南部沿海地區史前遺址分布圖 李曉剛 供圖

英墩遺址貝殼堆積 李曉剛 攝

英墩遺址出土石器 李曉剛 攝

核心提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於近日在北京揭曉了2015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此次入選的分別是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遺址,江蘇興化、東台市蔣莊良渚文化遺址,陝西寶雞市周原遺址,江西南昌市西漢海昏侯墓,漢魏洛陽城宮城太極殿遺址和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遺址。

以三亞英墩、陵水橋山和蓮子灣為代表的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遺址入選,填補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諸多空白,專家可以以英墩遺址為橋樑,初步建構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基本的年代框架。

英墩遺址為海南先民在海棠灣生活研究

提供實物佐證

2012年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在海南開展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

此舉為了踐行海南省政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

2014年8月,聯合考古隊對陵水至三亞東南部沿海地區進行考古調查,發現了英墩遺址。

隨後,聯合考古調查隊向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海南省文物局匯報了調查結果以及遺址的保護形勢。

省廳及省局指示儘快對英墩遺址展開搶救性發掘,經過一年的搶救性發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016年1月20日下午,三亞市海棠區舉行英墩遺址第一季度考古發掘匯報會。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劉業灃介紹,英墩遺址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堆積之豐厚、遺物之豐富目前在整個華南地區都極為罕見。

考古隊對英墩遺址展開了第一季度的搶救性挖掘,挖掘面積約225平方米。

經過挖掘,該遺址堆積頗豐。

以遺址中偏南部探方為例,堆積共有11層,早期堆積(第3層以下,包括第3層)中所出的陶器見夾粗砂陶和夾細砂陶兩系,夾粗砂陶器型為平底盤,應為炊器;夾細砂陶有罐、缽、小杯等器型。

此外,遺址中還出土磨光紅陶片、石器、細碎魚骨、骨器、動物遺骸、魚骨串飾等。

截止目前,考古隊已復原的有30多件陶器,大部分直徑在40公分左右,最大的直徑有50公分。

劉業灃博士介紹,三亞英墩遺址與陵水蓮子灣、陵水橋山三處遺址構成「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與日前備受矚目的海昏侯墓同時入選中國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其考古研究價值並不次于海昏侯墓。

記者了解到,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劉業灃帶領的聯合考古隊繼續在英墩遺址進行挖沙清理作業,篩檢遺物,這是今年啟動的第二季度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為72平方米。

在日前舉行的階段性發掘成果匯報會上,三亞市海棠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華文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英墩遺址的發現、發掘帶來的意義和價值將不局限於目前的考古研究成果,將對海南先民在海棠灣的生活研究提供實物佐證,海棠區委、區政府將儘可能地保全遺址原貌,並向上級相關部門尋求保護政策以及資金的支持,推動海棠區文物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提升海棠區的文化競爭力。

不可多得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

發掘現場找到海南先民活動蹤跡

英墩遺址位於三亞市海棠區林旺社區江林村東約1.5公里,東南距藤海村約1公里,南距鐵爐港出海口約2公里,鄰近蜈支洲島度假中心碼頭。

處於海棠灣沿岸沙堤的南端,東臨大海,西瀕鐵爐港,鐵爐港以西、以南有丘陵屏障,是古人宜居之所。

劉業灃介紹,在第一季度,聯合考古隊分別在遺址北部、中部、南部布設探方,通過發掘,該遺址堆積頗豐,以遺址南部為例:

第1層:表土。

厚9—57厘米。

第2層:灰褐色粗沙,出土少量磨光紅衣陶。

厚0—26厘米。

第3層:黃褐色粗沙,包含貝殼,出土少量細碎魚骨。

厚0—6厘米。

第4層:灰褐色粗沙,少見貝殼,出土骨器、魚骨等。

厚0—7厘米。

第5層:貝殼層,含灰褐色沙,出土少量動物遺骸。

厚0—17厘米。

第6層:黃色粗沙,純凈,不見文化遺物,應為間歇層。

厚17—40厘米。

第7層:灰褐粗沙,出土較多夾砂紅陶片及動物遺骸。

厚4—10厘米。

第8層:貝殼層,含灰黃色沙,出土少量夾砂紅陶片、動物遺骸等。

厚0—9厘米。

第9層:貝殼層,含灰褐色沙,出土大量夾砂紅陶片、動物遺骸等。

厚5—14厘米。

第10層:黃色粗沙,純凈,不見文化遺物,應為間歇層。

厚44—69厘米。

第11層:灰褐色粗沙,含有少量貝殼,出土少量陶器及較多動物遺骸,還出土有魚骨串飾。

厚22—32厘米。

劉業灃透露,英墩遺址的發掘在考古研究和文物保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發掘,我們獲得了豐富的遺物,能夠較全面地認識英墩遺存的面貌與性質。

遺址南部第7、8、9層與第2層,分別出土英墩遺存和蓮子灣遺存的遺物,根據地層關係可知英墩遺存不晚於蓮子灣遺存,這將是構建海南島史前考古學文化的編年與譜系的重要基石。

遺址出土大量的動物遺存,將為海棠灣以至海南東部沿海地區的史前人類的行為模式、生計模式、生存環境等問題的研究提供重要材料。

建立「英墩→蓮子灣→橋山」基本年代框架

填補海南史前考古6000-3000年間空白

時間還得回溯到2012年12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考古隊,開始聯合對橋山遺址進行第一次田野考古發掘,正式拉開了合作開展田野考古發掘的序幕。

從2012年12月至今,聯合考古隊先後發掘了陵水橋山、蓮子灣,三亞英墩等遺址。

同時,對萬寧至三亞東南沿海地區進行了田野考古調查,發現了萬寧港門嶺西、南國,陵水六量嶺下、走風,三亞下丈、燕鳥坑等近40處遺址。

橋山遺址

橋山遺址位於陵水縣新村鎮桐海村北約2公里的沙丘之上,東臨桐棲港,周圍可望丘陵。

橋山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為海南地區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史前遺址之一,其面積之大、堆積之豐厚、遺物之豐富、保存之完好目前在整個華南地區都極為罕見。

華南一隊已對橋山遺址進行了三個季度的發掘,發掘面積約合850平方米。

通過發掘,第3層層面存在大面積密集分布遺物現象,一種特殊的堆積單位和埋藏情景,推測遺物曾經露天放置,可能系古人某種特殊活動的遺留,其性質尚待進一步的研究。

在臨近潟湖的遺址東部發現一座墓葬。

墓葬平面略呈圓角長方形,長約130厘米,寬約50厘米。

墓內出有頭骨殘片和部分脛骨,保存狀況較差。

頭朝西南,面向不詳,直肢葬。

未見隨葬品出土,填土中出有細碎的夾砂紅陶片,與第3層層面所出相同。

在墓葬四周環繞著八個柱洞,柱洞之間的距離基本相等,推測柱洞與墓葬共生,墓葬之上可能存在建築。

第3層層面出有夾砂紅褐陶,器型一般較大,可辨者有釜、蓋、罐、缽、盆等;另見梯形石器。

第3層(內部)出有泥質磨光紅衣薄胎陶片、灰褐薄胎陶片和夾粗砂的紅褐厚胎陶片;另見雙肩石器。

兩組遺存分屬不同的考古學文化。

蓮子灣遺址

蓮子灣遺址位於陵水縣黎安鎮大墩村西南約3公里,山牛嶺與尖嶺相夾的沙堤之上。

2014年3月至5月,華南一隊對蓮子灣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蓮子灣遺址出土了大量與橋山遺址第3層所出相當的磨光紅衣陶片和夾粗砂紅褐陶片、石器、動物遺骸等大量遺物。

經初步整理,磨光紅衣陶發色濃艷,陶質較硬,泥質,胎薄,燒成火候較高,製作精美,研磨仔細,器型有折沿或有領圜底罐、尊(圈足杯)、圈足碗、圜底缽、平底缽等;紅褐陶,陶質疏鬆,夾粗砂,厚胎,燒成火候較低,製作粗疏,器型均為缽形釜。

石器大多磨製,以有肩石器為主。

橋山遺址第3層以及六量嶺下、東喜等遺址亦見有此類遺存的原生堆積。

據此,上述形制特徵具有一定差別的遺物系共生關係,其差異系功能性區別,這些遺存屬於同一考古學文化。

眾所周知,以往海南地區的考古基礎相對薄弱,除三亞落筆洞遺址外,鮮有考古資料公諸於世,系中國考古的處女地之一。

通過調查、發掘與初步整理,聯合考古隊發現並認識了多種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獲得了豐富的遺物,能夠較全面地認識其的文化面貌與性質。

這些遺存的年代在距今6000—3000年間,涵蓋了史前文化發展的關鍵階段,填補了海南史前考古的空白。

「通過關鍵的層位關係,我們建立起「英墩→蓮子灣→橋山」的基本年代框架,並據此構建「英墩→蓮子灣→橋山→走風」的編年序列,這將是構建海南島史前考古學文化譜系的重要基石。

這些遺存自成體系,具有自身的發展脈絡,北與華南大陸的考古學文化聯繫密切,南與東南亞及南太平地區有所關聯,是中華文明對外輻射的重要據點。

」劉業灃博士說。

在橋山遺址,我們發現了海南地區首座史前墓葬,而且該墓葬出自難以分辨遺蹟單位、難以保存人類骨骸的沙丘遺址,彌足珍貴。

同時,蓮子灣遺址亦見有人類骨骸出土。

這些材料將為了解海南先民的體質人類學特徵以及古DNA信息提供支持。

而出土的新石器時期古人用的有肩石器,與世界上僅次於剛果語族的第二大語族——南島語族的近似。

基於這些成果,英墩遺址已被評選為「2015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之一,國內外專家學者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位於「南島語族」起源與遷徙的重要節點

英墩遺址可能破解海南先民與「南島語族」關係

南島語系,也叫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主要分布在海島上的語系,也是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語系之一。

在「一帶一路」戰略的語境下,「南島語族」的話題引起學界乃至國際社會的熱議。

有關專家介紹說,新石器時期台灣海峽的文化交流和族群遷徙,是研究東南沿海史前航海術的發展、閩台南島人的來源和「南島語族」史前文化的重要課題。

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這一課題一直備受太平洋地區考古學、人類學和語言學等領域諸多學者的關注。

「南島語族」地理範疇分布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個島國,包括1000至1200多種語言,其分布地區東至太平洋東部的復活節島,西跨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北到台灣島,南到紐西蘭,主要居住地區包括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玻利尼西亞等地。

屬於南島語系語言的人口約有2.7億人。

「南島語族」的起源與遷徙是考古學關注的焦點,歷引中外學者爭訟。

貝爾伍德、張光直等先生認為「南島語族」起源於福建與台灣,經東南亞,再到南太平諸島等地,系學界主流觀點。

近年臧振華、吳春明等先生將「南島語族」起源地拓展至整個華南地區進行討論。

新石器時代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以及現「南島語族」分布地區存在著「圜底器、圈足器傳統」的諸多考古學文化。

這些考古學文化雖面貌、特徵各異,但都使用圜底器、圈足器作為主要生活用具,具有相似的生活結構。

在「圜底器、圈足器」文化圈內,有玦飾、牙璋、樹皮布(拍)、有肩或有段石器等標誌性器物(包括禮儀用品及生產工具)由東亞大陸向南太平洋諸島傳播。

這些源頭在東亞大陸的標誌性器物的傳播線路顯現了中華遠古文化的強勢地位,反映了諸文化的交流機制,勾勒出交流的方向與線路。

海南島背靠華南地區,面向海洋,恰位於「南島語族」起源與遷徙的重要節點。

以往,囿於史前考古材料的缺失,海南未被納入到「南島語族」研究的體系當中。

目前,以英墩、蓮子灣、橋山為代表的一批海南史前遺址被發現,並經過了科學的考古調查與發掘。

這些遺存的年代在距今6000—3000年間,是「南島語族」起源與遷徙的關鍵時間段,其編年與譜系對「南島語族」相關研究的意義不言而喻。

劉業灃表示,一般認為「南島語族」起源於新石器時代。

作為海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代表之一的英墩遺存對「南島語族」相關研究意義重大。

此外,英墩遺址的科學發掘,積累了島嶼考古的寶貴經驗,將為海南島及其他島嶼(尤其貝丘、沙堤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提供技術支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新發現!三亞驚現6000年前人類活動遺址

1月20日,三亞市海棠區舉行三亞英墩遺址第一季度考古發掘匯報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經過一年的搶救性發掘,英墩遺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階...

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

2012年3月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在海南島開展田野考古調查工作。2012年12月至今,先後發掘了陵水縣橋山、蓮子灣以及三亞英墩三處遺址,並對萬寧...

三大遺址:揭秘海南史前生活

日前,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召開上半年工作總結分析會,全面摸清海南省文物資源基本狀況。根據普查,海南省不可移動文物4274處,其中水下文化遺產136處,居全國之首。三亞英墩、陵水橋山、蓮子灣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