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海棠區英墩遺址現6000年前人類活動蹤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亞海棠區英墩遺址出現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人使用的陶器片、石器、骨器等。

人民網海南視窗1月20日電 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人使用的陶器、最厚處高達80厘米的貝丘遺址已發掘出11層,古人使用的石斧等石器……這處罕見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令三亞海棠區古人活動蹤跡追溯至6000年前。

該遺址已在政府聯合考古專家的搶救性發掘下,發掘出陶器、石器、骨器等6000年前古人所使用物品(含復原件)40餘件,填補了海南史前考古空白。

發掘現場找到6000年前海南先民活動蹤跡

在三亞海棠區英墩遺址發掘現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劉業灃帶領的聯合考古隊正在對遺址南部進行第二季的發掘,發掘面積為72平方米,現場再次發掘出骨器、夾沙紅陶片等新石器時代遺物,其中不少陶器均為新石器時代所使用的炊具。

據悉,英墩遺址第一季發掘於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間進行,在遺址北部、中部、南部布設探方,發掘面積約225平方米,遺址堆積層為11層,分別出土了磨光紅衣陶、貝殼、魚骨、骨器、動物遺骸等,修復了大平底盤、陶小杯、斂口圜底罐、陶缽等30餘件陶器,現場發現了雙肩石器、魚骨串飾等物品,為構建海南島史前考古學文化的編年與譜系奠定基石,也為海棠灣以及海南東部沿海地區的史前人類行為模式、生計模式、生存環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材料。

英墩遺址填補海南史前考古空白

據悉,該處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位於三亞市海棠區林旺社區江林村東往蜈支洲島度假區方向約1.5公里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於2014年發現,遺址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50米,其堆積的遺物豐厚程度在整個華南地區極其罕見,為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填補了海南史前考古6000-3000年間的空白。

「英墩遺址的發掘有助於發現海南先民與「南島語族」之間的關係。

」劉業灃認為,由於南島語族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海南島恰好位於「南島語族」起源與遷徙的重要節點,但囿於史前考古材料的缺失,海南未被納入「南島語族」研究體系當中。

本次以英墩、蓮子灣、橋山為代表的一批海南史前遺址被發現,這些遺存的年代在距今6000-3000年間,是「南島語族」起源與遷徙的關鍵時間段,其編年與譜系對「南島語族」相關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入選中國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

據悉,三亞英墩遺址與陵水蓮子灣、陵水橋山三處遺址構成「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與日前備受矚目的海昏侯墓同時入選中國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其考古研究價值並不次于海昏侯墓。

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並與海昏侯墓同時入選中國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

海棠區文體旅遊局考古工作人員李子衿稱,由於遺址位於海棠區熱門景區蜈支洲島的必經要道,並處於全開放狀態,該局文化監管大隊將聯合江林村網格員對該片區域加強日常巡查與保護,使遺址原貌儘可能完好地保存。

海棠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華文表示,英墩遺址的發現、發掘帶來的意義和價值將不局限於目前的考古研究成果,將對海南先民在海棠灣的生活研究提供實物佐證,海棠區委、區政府將儘可能地保全遺址原貌,並向上級相關部門尋求保護政策以及資金的支持,推動海棠區文物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提升海棠區的文化競爭力。

相關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新發現!三亞驚現6000年前人類活動遺址

1月20日,三亞市海棠區舉行三亞英墩遺址第一季度考古發掘匯報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經過一年的搶救性發掘,英墩遺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階...

三大遺址:揭秘海南史前生活

日前,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召開上半年工作總結分析會,全面摸清海南省文物資源基本狀況。根據普查,海南省不可移動文物4274處,其中水下文化遺產136處,居全國之首。三亞英墩、陵水橋山、蓮子灣遺...

史前海南與南島語族有關

文匯報: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海南省先後發掘了陵水橋山、蓮子灣以及三亞英墩三處遺址,並調查發現陵水崗山、走風等30餘處史前遺址。這項工作有何緣起?丘剛:海南原屬廣東省下面的一個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