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美好中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文明基因,配合2017年國際博物館日,將近20年考古發掘的豐富成果展示出來,近期,首都博物館舉辦了「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

新疆羅布泊腹地的小河墓地中,被稱作「微笑公主」的女性木乃伊戴著一頂裝飾有羽毛和紅色飄帶的尖頂氈帽,陝西秦始皇陵叢葬坑出土的銅雁,形態栩栩如生,展現了秦代工匠的超群技藝;雷峰塔下白娘子的故事不只是傳說,還埋藏著一座純銀打造的阿育王塔……

進入首都博物館地上一層B展廳,360件精美的文物一一呈現,從史前一路沿著夏、商、周漫步至漢、唐,再到宋、元、明、清,古樸的、大氣的、端莊的、靈動的……中華幾千年各式的「美」被盡收眼底。

這就是正在首都博物館展出的「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展品涵蓋史前至明清

20年來,中國考古新發現不勝枚舉。

在1996年以前,國家文物局曾先後舉辦過4次文物精華展,對當年前後的考古文物進行過系統展出。

此後,考古新發現層出不窮,但成果卻再未集中進行過展示。

為此,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和首都博物館自2016年底開始此次展覽的策劃,歷時半年,終於在2017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向公眾推出。

首博新聞發言人楊丹丹說:「此次調研,我們分了22條線探訪,每條線都牽涉到兩三個省,對80多家相關單位、200多座考古遺址、800多件精美文物調研整理,從中選擇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作為展品,其中很多精美的文物此前都沒有走出過本省、博物館,甚至是庫房。

展廳被分成史前、夏商周、漢唐、宋元明清等四個時期來展示。

當觀眾逐一走過360餘件文物,就可以看到美學發展歷程與中華文明發展規律融為一體的過程。

展示漢唐文物的區域,觀眾抬頭就可以看到絲綢之路剪影。

在一輪滿月的映襯下,遠處挑檐的宮闕,馱滿貨物的駝隊,甚至連石塊都在匠人巧手下變成鴟吻,守護著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

在展現美的同時,每一件文物也為觀眾講述著文化的認同、國家的認同和民族的認同。

一件遼代的銅燭台,體現了佛教藝術與中原文化對契丹民族藝術的強烈影響;一件杏葉形的明代銀執壺,顯然是中亞文化「本土化」的產物;一雙出土於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精絕古國遺址的勾花皮鞋,使人聯想它的主人也許穿著它踏上過古絲綢之路。

12件「最美」藏品

「美」是此次展覽文物選擇最重要的標準。

在展覽特設的序廳中,「美中選美」選取、展示了12個朝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概括了從史前到明清朝的審美發展歷程,並呼應展覽主題。

首件展品是一個彩陶盆,出土自河南省三門峽市廟底溝遺址。

距今約1萬年前,古人熟練地使用垂弧紋、弧邊三角紋、窄帶紋和圓點紋等幾何圖案在陶盆上作畫,多變的線條中蘊含著規律,折射出樸質自然的世界觀。

還有出土于山東省日照海曲漢代墓地的一件銅鏡,記載了距今2000多年前社會的審美意趣。

銅鏡上裝飾有「T、L、V」形紋路,鏡背有十二地支銘文,填飾極富動感的神獸禽鳥紋,外圈飾鋸齒紋和波折紋,製作工藝精良。

此外,「最美」藏品還包括商代提梁銅壺、西周噩仲銅方鼎、秦代銅雁、唐代跪拜陶俑、北宋耀州窯青釉刻花渣斗、遼代蓮花型銅燭台、元代男女陶俑以及明代銀執壺。

12件展品可謂展示了從史前至明清的審美發展歷程,也代表了當時社會的審美情趣。

精品無數看點更多

此次展覽所遴選展品的「新鮮度」堪稱近年最高,主要是從近20年來每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中遴選出來的,其中八成以上從未到過北京,有些文物甚至是第一次離開故土。

此外,展覽還有湖北隨州葉家山曾侯墓地出土的青銅甬鍾、銅方鼎、銅觥等眾多直接從庫房來到首都博物館展廳的展品,可以說,這次展覽精品無數,看點更多。

展覽將持續至8月27日。

噩侯銅方罍:簡約與浪漫融為一體

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發掘出了震驚中外的曾侯乙編鐘,此後,隨州的重要考古發現就一直層出不窮。

進入新世紀以來,這裡又相繼發現了羊子山墓地和葉家山墓地這兩處史籍缺載的西周早期諸侯國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貴的青銅器,這件來自隨州博物館的噩侯銅方罍,出土於隨州市羊子山西周早期噩國貴族墓葬。

▲ 噩侯銅方罍

一般來講,銅罍是大型盛酒器,存世數量少,方罍更屬珍稀禮器。

此罍蓋呈廡殿形,捉手為雙鳥首。

蓋面、腹部的主體紋飾為獸面紋,細緻的眉毛、高浮雕耳廓均較罕見。

圈足飾一首雙身龍紋,系表現龍的正面和兩個側面。

此罍一方面用細緻的獸面紋輔以誇張的扉棱和輔助紋飾盡顯張揚,另一方面獸面紋省略了兩側身軀,整器沒有地紋,將西周銅禮器的簡約風和南方的浪漫氣質融為一體,堪稱佳作。

蓋內刻著七字銘文「噩侯作厥寶尊彝」,說明這件器物是噩侯祭祀的禮器。

兔形銅尊:高度寫實 憨態可掬

尊是盛酒器。

這件西周晚期的兔形銅尊來自山西博物院,由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出土。

該墓地甫一發現便獲1992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銅尊高22厘米,長31.5厘米,造型是一隻匍匐的兔子,雙目前視,兩耳向後併攏,四腿蜷曲,腹部中空,與背上喇叭形口相通,可盛、倒酒。

▲ 兔形銅尊

商周時期屢屢發現的寫實動物造型禮器,表明在禮制所追求的抽象神秘藝術原則之下,寫實藝術始終有一席之地,不過以兔作為尊的器形,在青銅器中並不多見。

在出土這件兔尊的晉侯墓中,還發現了兩件兔形銅尊,背部為方形小銅蓋。

三件兔尊均高度寫實、憨態可掬,且大小不一、形制有別,是為奇觀。

插羽氈帽:羅布泊之謎

距今約3800年,被稱為「上千口棺材的墳墓」的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遺址,從2002年底初露「真容」那天開始,考古專家數度進出羅布沙漠,揭開了這片墓地的神秘「面紗」。

小河墓地在20世紀初由羅布獵人奧爾德克首次發現,1934年,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進行了調查發掘。

他把在這裡出土的一具女性乾屍稱作「微笑公主」——「高貴的衣著,中間分縫的黑色長髮上戴著一頂裝飾有紅色帶子的尖頂氈帽,雙目微合,好像剛剛入睡一般,漂亮的鷹鉤鼻、微張的薄唇與露出的牙齒,為後人留下一個永恆的微笑。

從2002年底以來,通過跨4個年度的沙漠考古,人們在這裡共計發掘墓葬167座,出土珍貴文物數以千計,包括棺木、形狀獨特的木柱、木質的人像雕塑(全部都用胡楊木製成)、弓箭等。

逝者無一例外頭戴尖頂氈帽,帽子通常是本色羊毛的,白色的羊毛上綴著紅色的線繩,有的還綁有羽飾,羽毛用紅色毛線綁在細木棍上插在帽子上。

不同的是男性氈帽形狀多高尖,而女性形狀則寬圓。

由於良好的埋藏條件,新疆小河墓地諸多方面的信息得以較為全面的保存,尤其是極為豐富的與原始宗教有關的遺存,一批保存相對完整的古屍、服飾等等,都為國內外史前考古所罕見。

秦始皇陵青銅雁:寫實風尚的代表

銅雁出土於距秦始皇陵園最遠的一座陪葬坑,坑內有象徵性河道,46件按1:1比例製作的銅禽排列在河道兩側,其中銅鶴6件,銅天鵝20件,其他為鴻雁等禽類。

此次到訪首都博物館的一件青銅雁,由於長時間潮濕環境的侵蝕,周身鏽蝕嚴重。

專家稱,由於盜擾及坑體焚毀坍塌,青銅水禽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損,出土時,有些周身還保存有彩繪,可見,當時青銅水禽製作完成時,表面曾施有彩繪。

▲ 秦始皇陵青銅雁

有意思的是,這些出土的水禽既不作嗷嗷待哺狀,也不作引吭高歌狀,展示的都是動態過程中的瞬間姿態。

其姿態閒散,動作不一,在木台上或立或臥,有的水中覓食,有的伏臥小憩,有的曲頸汲水,栩栩如生,與兵馬俑共同代表了當時追求寫實的藝術風尚。

三騎士銅鼓:古滇國青銅器精品

滇國是中國西南邊疆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出現於戰國初期,消失於西漢初年,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雲南中部及東部地區。

1972年,雲南江川縣李家山地區發掘出戰國至東漢初期的古墓群,1992年這裡又做了第二次考古發掘清理,出土了大批滇文化器物,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此次首都博物館展出的三騎士銅鼓便出自這次考古發現。

銅鼓是中國西南滇桂地區和東南亞的一種重要樂器,用於宴會、戰爭、祭祀等重大場合。

銅鼓可能起源於炊具釜,當時貴族以占有銅鼓的數量代表自己的權力。

這件銅鼓的鼓面上鑄有三個騎士和一頭牛,騎士頭戴鴨嘴形盔,戴有大耳環,身著對襟衫和披肩,真實再現了古滇國武士的風采。

騎士的動感與銅鼓鼓點的節奏相配,突出了裝飾與功能相符的造物思想。

隋十三環蹀躞帶:帝王身份的象徵

盛唐時期,從皇室宮廷到普通達官顯貴,均以配用玉帶為榮。

從玉帶的底色還能看出其官階。

據兩唐書的記載,最高等級的玉帶底色為紫色,整條玉帶由十三塊組成。

而在每塊玉帶板的下方,帶有能掛載小物品的小鉤的玉帶便被稱為「蹀躞帶」。

這件蹀躞金玉帶出土於江蘇揚州曹莊隋煬帝墓,是目前國內唯一完整的十三環蹀躞帶,也是帶具系統中的最高等級。

這種玉帶最初起源於北方草原民族,從隋唐時期開始流行於漢地,算得上文明交流的產物。

專家介紹,蹀躞帶上會佩掛各種隨身應用的物件,如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石之類。

還有一段花絮值得一提。

相傳,隋煬帝楊廣死後,蕭皇后與宮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將他葬於江都宮流珠堂。

鎮守江都的大將感念隋煬帝舊恩,為其發喪並改葬於吳公台下。

後來,唐高祖李淵下令將隋煬帝陵遷到雷塘。

蕭皇后病死後,唐太宗李世民命將其屍骨送至江都與隋煬帝合葬。

幾經遷葬,隋煬帝陵也曾被「認錯」過。

最初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隋煬帝陵,位於邗江區槐泗鎮槐二村。

20世紀80年代後,該處經過多次整修,成為揚州著名的旅遊景點。

2013年,揚州市邗江區一處房地產項目施工時發現了兩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誌顯示墓主為楊廣。

遼代銅燭台:歷經千年仍可拆裝

2015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蔡木山鄉鐵公泡子村小王力溝遼墓找到了一盒墓誌,四周裝飾十二生肖人物,陰刻篆書「故貴妃蕭氏玄堂志銘」幾字。

結合墓誌及相關史料,該貴妃為遼聖宗妃,出自遼代後族最為顯赫的蕭阿古只一系。

更有意思的是,墓誌中記載「遼皇族耶律氏漢室之宗,劉氏也。

後族系出蘭陵。

」而蘭陵蕭氏之祖是漢相蕭何的子孫。

專家介紹說,這是少數民族與漢族聯姻的最好證明,恰恰說明自古我們就是多民族友好共處的。

史料記載,此次發掘的蕭皇后其家族在遼代九帝中共出過四位皇后,是遼外戚最為顯赫的一支。

目前,考古工作者懷疑墓葬中的這位是遼聖宗的第一位皇后。

此次展覽,該墓葬出土的一座銅燭台亮相,雖然已有千歲,但這件三節燭台依舊可以拆裝自如。

宋七寶阿育王塔:曾供養「佛頂真骨」

南京大報恩寺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之一,是明清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其原址有建於吳赤烏三年(240年)的長干寺及阿育王塔,史稱「江南佛寺之始」。

2008年8月,大報恩寺遺址發掘出罕見的國寶級文物——阿育王塔,其中供養著佛教界至寶「佛頂真骨」「佛舍利」等珍貴文物。

雖然全國各地出土過不少阿育王塔,但這座寶塔的精美程度還是令所有人大開眼界。

塔身鑲嵌著各種珠寶,包括佛家七寶——金、銀、琉璃、硨磲(一種深海貝殼)、瑪瑙、玻璃和水晶,因此得名七寶阿育王塔。

▲ 北宋七寶阿育王塔

這是迄今中國最大的阿育王塔,高117厘米,寬45厘米,由下部塔座和上部塔蓋兩部分組成,內部以沉香木製作骨架,表面用銀皮錘揲而成,通體鎏金。

塔身上下還有20條共約300餘字的銘文,詳細陳述了施主姓名、捐資數目,以及建造地點,總用度等信息。

發掘出土前,塔身內供奉有兩套金棺銀槨,其內有「佛頂真骨」「感應舍利十顆」等佛教稀世聖物,其中佛頂真骨是世界現存唯一一枚佛祖真身頂骨舍利,它的發現,使中國成為佛教三大舍利一佛頂骨舍利、佛指骨舍利(陝西法門寺)和佛牙舍利(北京靈光寺)的匯聚之地。

這座塔也是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文/高媛 攝影/李曉尹 圖片提供/首都博物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寧鎮揚近年最重要考古發現「抱團」展示

金山網訊 為加強寧鎮揚三地博物館合作及展覽交流,配合寧鎮揚國有博物館聯盟的建立,「鏟釋三城——寧鎮揚三地考古成果展」近日在鎮江博物館開幕。這是寧鎮揚三地近年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首次「抱團」集中展示...

近400精品文物來北京首都博物館展出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一向被比作中國文物界的奧斯卡。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由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將在首都博物館與公眾見面。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