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考古的故事」展覽解析 考古成果的故事性呈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題:考古成果的故事性呈現

——山西博物院「考古的故事」展覽解析

博物館展覽是系統性很強的工作,一次展覽從構思到最終呈現,要經歷許多環節。

這是一個從宏觀規劃到微觀落實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

對策展人員而言,每一次展覽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驗。

在實際工作中,每一次展覽都有其獨特性,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正是在不斷修正不足、積累經驗的過程中我們的展覽策划水平才得到了提高。

最近幾年我國的公眾考古事業飛速發展,公眾考古活動日趨增多,民眾參與度也越來越高。

即便如此,考古學依然是一個距離大眾較遠的學科,在豐富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方面還遠沒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因此,把考古發掘成果以博物館展覽的形式分享給廣大人民群眾,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但由於種種原因,長期以來許多新的考古成果都難以在短時間內進入博物館。

針對這種情況,國家文物局在2015年印發的《關於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質量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博物館要積極展示考古新成果,適合進行展出的要及時策劃組織相關展覽,及時向公眾傳播推廣。

山西文博界對此指導意見積極響應,並很快付諸行動。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2016年8月30日,由山西博物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同策劃的「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與觀眾見面。

策展思路

「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是一個大型的考古發現類展覽,參展文物多、涉及遺址多、時代跨度大,策展難度也相應較大。

在本次展覽的策划過程中,山西博物院多次召開研討會,分別邀請國內知名的策展專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一線工作人員、本院展覽設計人員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商討,確定了突出故事性,注重科學性的策展思路。

把講故事作為本次展覽的敘事方式,力求透物見人,把學術性很強的考古發掘成果轉化成公眾感興趣、看得懂的博物館展覽。

根據這個策展思路,我們把本次展覽定名為 「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

為了講好故事,我們確定了一些在展覽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原則:交待遺址的整體背景,如地貌環境、歷史文化、考古工作等方面的背景;提供遺址重要信息的詳細數據,如調查和發掘的工作量、遺蹟或器物的發現量、遺址的完整性、出土器物的類型、本階段工作的學術價值等;講清文物本身的基本信息,並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尤其是有關古人生活方面的信息;挖掘考古工作中發生的故事,注意對考古過程、方法的展示;注重考古工作的階段性收穫、結論以及亮點;注重考古信息的系統性和關聯性;注重紀實性考古資料的展示。

在講述考古故事時特彆強調注重表現考古學科特色,突出展示考古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注重對遺蹟的展示。

考古學界對遺蹟的認識有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

隨著學科的發展,考古遺蹟中包含的信息越來越為考古學家所重視,一些從前不被重視的考古遺蹟現在也往往被取回實驗室進行研究。

這次展覽我們特地展出了襄汾丁村遺址用火遺蹟碳屑塊、侯馬新月小區北魏雙棺等考古遺蹟,講述遺蹟背後的故事。

丁村遺址過水洞地點是一處舊石器時代人類的臨時活動營地,可能是古人「野炊燒烤,分享食物」的場所。

我們展出從用火遺蹟中提取的一件碳屑塊,與石器、動物化石相呼應,為觀眾講述史前人類的生活:人們圍在火堆旁取暖、熟食、製作工具,引導觀眾了解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計方式與生存狀況。

侯馬新月小區北魏墓M1006出土由內外棺組成的雙棺一具,呈大頭小尾狀,具有濃郁的鮮卑民族風格。

棺內有成年男性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

棺內有鐵劍、雞首瓷壺、蚌器各1件,棺外有盤口壺1件、漆盤2件,其中1件漆盤上有牲骨。

通過對木棺的復原展示,讓觀眾對北魏木棺的形制以及隨葬品、祭牲等有了直觀的認識。

注重對文物保護成果的展示。

通過對絳縣雎村墓地漆木器、忻州九原崗北朝墓葬壁畫、陽泉東村元墓壁畫的展示,展示了文物保護的理念、技術、成果。

絳縣雎村墓地出土了一批西周漆木器,我們展出了其中復原修復的兩組。

西周時期的漆木器已經在土中埋藏了近三千年,其木質早已朽掉,僅剩髹在木質表面的大漆和顏料以及鑲嵌在器物表面的各種蚌泡螺鈿。

由於常年在土中受到擠壓,漆器早已變形,文物修復專家要讓一個壓扁的多層「蛋糕」再「站」起來,需要利用多種手段,經過一系列的修復過程。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展品的展示能讓觀眾對文物保護工作有進一步的認識。

注重對文物系統性信息的展示。

我們現在說的文物在古代大部分是生產、生活用品。

這些文物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但在史書的宏大敘事中往往被忽視。

今天人們通過系統研究這些文物,可以了解古人的社會生活。

我們在選擇展品時,注意選擇完整單位內的全部物品,不對其進行人為的取捨。

在絳縣雎村西周墓地、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侯馬新月小區漢墓與北魏墓等墓葬的展示中,我們都以墓葬為單位選擇展品,全面展示整座墓葬中的所有隨葬物品,大到青銅容器小到蚌泡全部囊括,讓觀眾認識一座墓葬中的全部器物,傳達系統信息。

注重對器物出土原狀的展示。

通常觀眾在博物館看到的是完整的文物,會誤以為文物出土時就是這樣的,所謂的考古就是「挖寶」一說也就順理成章。

這次我們特意選擇了一些保持出土時殘破原狀的文物進行展示,並與修復後的文物對比展示,讓觀眾了解文物並不像他們通常看到的那樣完整、精美,大多數文物在發現時都殘破不堪、或者僅僅是一些碎片,經過專家的妙手修復才成為常見的狀態。

展覽結構

「十二五」期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開展的田野考古項目近百項,收穫的遺蹟遺物數以萬計,時代幾乎涉及從舊石器時代至明清的各個時期。

我們最終確定圍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幾個工作重心講述考古故事,將展覽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文化·文明」、第二單元「小國·大國」、第三單元「生前·身後」、第四單元「城市·生活」。

展覽涉及遺址19處,展品共計800餘件組。

第一單元「文化·文明」。

「十二五」期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史前考古工作幾乎都因主動課題而開展。

丁村遺址群的調查與發掘是積極響應國家大型遺址公園建設而專門設置的課題;晉東南洞穴遺址的調查與試掘是太行山舊石器文化基礎研究課題的內容之一;襄汾陶寺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國家科技攻關課題研究的重點之一;碧村遺址的考古發掘是進一步探索山西在中華文明形成進程中的地位的舉措。

從觀眾層面講,很多人都對史前文化與文明感興趣,遠古人類吃什麼、穿什麼、住哪裡、使用什麼工具……國家何時出現、最早的中國什麼樣、人類社會從野蠻到文明發生了哪些事情……這些都是人們關心的話題,這一單元就是要為觀眾講述有關這些方面的故事。

第二單元「小國·大國」。

圍繞晉國、晉文化進行的考古探索是山西考古幾十年來一直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

西周時期的山西南部,晉國周邊分布著許多小國,見於史籍記載的有臨汾盆地的霍、楊、賈等國,運城盆地的荀、耿、董、韓、冀、虞、虢等國。

此外還有一些小國,雖然史書記載缺失但在考古中被發現,比如倗國與霸國。

雎村墓地可能是史書上記載的翟柤國的墓地。

陶寺北兩周墓地應屬晉國宗族墓地,新月小區周代祭祀坑為晉國祭祀坑。

作為大國的晉國的宗族墓地有什麼特點,其墓葬所反映的祭祀、禮制如何?同時代的小國的墓地,大河口霸國墓地及雎村墓地,其反映的葬俗、葬制如何?這些故事也是我們要向觀眾講述的。

第三單元「生前·身後」。

墓葬考古是考古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甚至外界對考古人的認識會簡單地概括為所謂的「挖墓的」。

墓葬是古人身後的居所,是人生最後的歸宿。

墓葬文化在中國有數千年持續發展的歷史,與本土宗教、倫理息息相關,特別是生死觀念和孝道思想。

傳統上,中國人講究「事死如事生」,生前有什麼,身後也要有什麼。

人們把亡者生前擁有的一切儘可能地複製到墓葬中,既有亡者生前使用之物,也有專門為亡者製作的身後之物。

墓葬的結構、隨葬品的文化寓意、墓葬發掘流程等許多內容,都是我們要為觀眾講述的。

本單元選擇從漢代到明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墓葬,從不同角度為觀眾展示內涵豐富的墓葬文化,解析墓葬所反映的古代社會生活。

第四單元「城市·生活」。

中國古代城市,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的城址。

在歷史的長河中,自然變遷、王朝更迭、戰火兵燹都會影響到城市的興衰。

許多曾經繁華似夢的古代城市都已湮沒於歲月的塵埃。

考古學家從現存的斷磚殘瓦、破陶碎瓷中尋找線索,還原城市的沿革、布局、功能,探究古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起居、勞作營生、日常娛樂以及宗教活動。

這一單元我們選取晉陽古城遺址、絳州衙署遺址、蒲州故城遺址、雲崗窟頂寺廟遺址,從城市布局、功能建築、日常生活、宗教活動等方面向觀眾講述與古代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相關的各個方面的故事。

故事呈現

考古學是專業性很強的學科,觀眾理解起來並不容易。

公眾考古要求我們探索以哪些方式來架構考古科學化和大眾化。

在博物館舉辦考古成果展,正是為了促進考古知識的轉化,讓一些重要的考古知識成為公眾的常識,使考古學成果在文化建設和提高民眾文化素質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講述考古展覽時不僅有必要將「考古語言」轉化為「博物館語言」,而且還有必要進一步轉化為觀眾喜聞樂見的語言。

為了將考古學家研究的學術問題生動地展示給觀眾,我們特別注意展示方式的多元化,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廣泛增加公益性內容,加大自媒體的宣傳力度,使展覽更加貼近公眾、吸引公眾。

我們在本次展覽中採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在展廳安裝觸摸屏,編排與考古相關的故事供觀眾查閱;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推送消息,與觀眾互動;舉辦「探秘九原崗」直播活動,讓更多在線觀眾聆聽講解、參與互動;推出VR互動體驗活動,使觀眾身臨其境地觀看九原崗墓葬壁畫;製作展廳360°全景VR,打破時空限制,全方位展示展覽。

觀眾是博物館展覽的最終指向目標,在展覽語言的使用上必須充分考慮觀眾的感受。

博物館面對的公眾群體從知識層面可以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學術界公眾,包括對考古學成果有需求有興趣的各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工作者;另一類是喜歡考古與文物的普通公眾。

因此,考古展覽的呈現方式與展覽語言的運用要兼顧學術性和通俗性:既要以其他學科背景的人員能夠理解的方式來展示學術成果,促進不同學科間的交流;又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講述考古知識和考古故事,以激發觀眾的興趣。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展覽,我們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講述考古故事:文物的故事、考古工作的故事、考古學科的故事。

首先是文物的故事。

在展覽中處處貫穿著講故事的理念,文物背後的故事不僅以說明牌、圖版、文字版等常規形式講述,而且還以「微信語音導覽」的形式講述,選取60件組典型文物,觀眾只需將說明牌上的數字回復到山西博物院微信平台,即可收聽該文物的講解。

另外還選取了10件典型文物拍攝「兩分鐘看展覽」,每周推出一期,觀眾可以在線收看、互動,將展覽帶回家。

在涉及到文字、語言表達時力求通俗有趣。

比如在介紹撲滿時我們以一個謎語開頭:「肥肥嘟嘟真可愛,貪吃小口頭頂開。

要想看它樂開懷,麻溜點兒拿錢來」。

在介紹鐎斗的文字版中,我們的標題是:「鐎斗是幹什麼用的?」內容里的介紹文字寫道:「關於鐎斗的用途一直有很多說法,有人認為是溫酒器,也有人認為是煮茶用具,還有人說是敲擊警眾之器。

您怎麼看?」以平實的語言講述故事,以提問的方式留給觀眾思考的餘地。

其次是考古工作的故事。

我們編輯圖書《發現山西——考古的故事》,由一線考古人員講述發生在考古工作中的故事,與公眾分享他們工作中的喜悅與煩惱、思考和解讀,拉近考古工作與公眾的距離,並且將這些內容做成電子書裝在iPad上,在展廳中安裝10部iPad供觀眾查閱。

同時在展廳安裝兩台電視機,播放相關考古發掘紀錄片。

再次是考古學科的故事。

緊密結合展覽的四個單元舉辦四場學術講座,邀請有豐富田野經驗和深厚學術功底的專家為觀眾講述考古學科的故事。

配合第一單元的講座「文化與文明」,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曉毅副研究員講授;配合第二單元的講座「釋讀地書 追尋古國——山西考古的故事」,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吉琨璋副研究員講授;配合第三單元的講座「九原崗墓葬《升天圖》解讀與研究」由山西博物院渠傳福研究員講授;配合第四單元的講座「走進晉陽」,由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裴靜蓉副研究員在晉陽古城遺址講授,觀眾在聽講座的同時實地考察了晉陽古城遺址。

在2014年8月6日召開的全國博物館陳列展覽質量提升座談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指出:「如何通過陳列展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講清楚中國文化獨特的創造和價值觀,講清楚中國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走向和基本脈絡,提高文化自信,博物館還需要做不少工作。

」此次「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正是一次以此為出發點的嘗試。

對於博物館而言,如何讓展覽活起來,講好中國故事,惠及人民大眾,依然任重而道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6年,中國6大考古新發現,又有新旅遊地點了

考古,不管是人文、歷史還是物質都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精神財富。古代的先祖們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物質文化遺產,秦始皇兵馬俑、長城、故宮等讓我們已經很為之驚嘆又引以為豪。殊不知,中國現有的發現也不過是漫漫...

186件組西周霸國文物亮相深圳

山西新聞網--山西晚報--2015-11-07 01:43本報11月6日訊(記者 孫軼瓊)今日,由深圳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舉辦的《封邦建霸——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西周霸國文...

華夏古文明·魅力新山西之晉國博物館

晉國博物館位於臨汾市曲沃縣曲村鎮,是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村——天馬遺址」而興建的山西省首座以反映晉文化為主題的遺址類博物館,總投資約1.98億元,於2014年國慶節正式對外開放。晉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