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的金面具與天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網北京4月10日電(記者喻菲)考古學家仝濤蹲在西藏阿里海拔4000多米的一座古墓旁,大風揚起陣陣沙塵。

當藏族工人從4米深的墓穴里撿出一片皺皺巴巴、「花花綠綠」的小方片時,仝濤覺得它亮得實在不像1800多年前古墓里的東西,以為是大風吹來一張糖紙,差點隨手扔掉。

他再轉睛一看,嚇了一跳。

那「糖紙」是枚黃金面具。

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入選2014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神秘的黃金面具

這枚黃金面具的出土地點或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考古發掘現場:阿里噶爾縣門士鄉故如甲木寺門前。

2006年,一輛大車在寺前軋出一個洞。

寺里僧人從洞中掏出了些絲綢、銅器和陶器。

他們認為是老祖先的物件,供奉在寺中。

當地文物部門得知後,在墓洞上方建了所小房子,暫作遺址保護。

6年後的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仝濤帶領考古隊到了那裡。

去掉黃金面具上的塵埃,仝濤發現它4厘米見方,面部用黑色和紅色顏料勾勒出五官以及牙齒和鬍鬚,周邊有一排小孔用以縫綴在絲織物上。

體質人類學鑑定顯示,墓主人是一位35歲左右的男性。

不過,這不是喜馬拉雅地區發現的唯一黃金面具。

2009年,扎達縣修路時發現兩座墓葬,其中就有一件黃金面具,大小與真人面部相仿,上面還連著帽子。

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李林輝推斷,墓葬距今約2000年前。

墓地瀕臨一處叫曲踏的小水溝,因此命名為「曲踏墓地」。

2012年,曲踏墓地附近又發現一枚黃金面具,與仝濤發現的大小相仿。

仝濤說:「黃金面具的使用在喜馬拉雅地區並不孤立。

根據文獻,西藏西部在被吐蕃征服前為象雄王國。

歷史文獻中對於象雄文明之燦爛多有誇張描述,有的近乎神話,人們對這一文明還缺少實證。

「黃金面具的使用者很可能是象雄部落首領和高級貴族。

」仝濤說。

「還不知道這一葬俗的深層原因,但可以推測,黃金面具的基本功能是美化逝者。

這可能會是我們打開象雄文明的鑰匙。

古老織錦上的蛛絲馬跡

吸引仝濤去人煙稀少的阿里做發掘的是西藏自治區紀委原書記金書波提供的線索。

一直關注文物考古的金書波在2009年為社科院的考古學家提供一些花花綠綠的布條和帶有「王侯」字樣織錦的照片,並講述它們是如何在故如甲木墓地發現的。

那是西藏第一次出土絲織品。

「我們當時猛一看,像是漢晉時期的物品。

但怎麼可能在阿里有這樣的東西?整個西藏以前都沒有出土過絲綢,還是這麼早的絲綢。

」仝濤說。

他翻閱大量資料後發現,阿里出土的絲綢與新疆出土的絲綢紋飾非常相似。

碳14測定顯示,這些絲綢的年代為2、3世紀。

考古學家還在故如甲木墓地發現很多銅器、木器,都與新疆出土的文物相似。

其中一把鐵劍則與中原漢地鐵劍非常接近。

「我們認為曾有這樣的通道,絲綢等物品經此從中原到新疆,再到西藏阿里,這也是絲綢之路的一段。

」仝濤說。

稀世天珠重見天日

隨著第三枚黃金面具的發現,考古學家將發掘重點放在了曲踏。

2014年,他們在曲踏共發現5座墓葬。

仝濤盼著能再次發現黃金面具。

然而,盼著的找不到,卻有意外收穫。

他們發現了一顆天珠。

在藏人心中,一顆天珠比十個黃金面具還重要。

陝西考古研究院副院長、西藏考古專家張建林說:「以前人們見到的西藏天珠都是傳世的,這是第一次考古發現天珠,意義重大。

與天珠同時出土的還有紡織工具、梳子、銅鏡、手鐲等。

人骨已經腐朽,無法提取DNA。

根據隨葬的典型女性用品,考古學家推斷墓主是地位顯赫的女性。

天珠應是佩戴在她脖子上。

天珠被藏人視為天降神物,只有修行高的人才能佩戴。

中外學者研究認為,天珠是瑪瑙經加工而成,但由於製作工藝保密,天珠的來源迄今仍是未解之謎。

曲踏墓地出土的天珠是考古學家首次能夠確定年代的天珠,將為解開天珠製作工藝之謎提供線索。

揭秘古象雄文明

考古學家根據一系列發現推斷,1800年前的象雄人梳著密密麻麻的辮子,穿著氈裘,住著窯洞,養著牛、羊、馬,吃著青稞,甚至已有喝茶的習慣。

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對幾個容器中黑色物質做了鑑定,發現植矽體、茶氨酸、咖啡因,確定這些物質為茶葉。

「這是青藏高原上最古老的茶葉。

」仝濤說,「文獻記載,茶由唐代文成公主帶入西藏,我們的發現可能使此說成疑。

西藏早在1800年前就有茶了。

他認為,那時茶葉可能通過中國西南通道,到達阿里甚至更西部地區。

仝濤說,阿里自然資源匱乏,很多出土文物來自海拔較低地區,甚至新疆、中亞、北印度地區。

考古發現表明,這一區域是象雄文明的中心。

象雄文明與周圍幾大文明交流頻密。

在那個時代,它的物質文明非常先進,產生了西藏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苯教。

象雄文明儘管早已消失,但對西藏文化的形成和演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藏阿里首次展出黃金面具等珍貴文物

原標題:千年天珠、黃金面具等珍貴文物在西藏首次展出西藏阿里地區出土文物展28日在獅泉河鎮開展,據悉,此次展出的距今已有千年的天珠、黃金面具等珍貴文物,均為首次在西藏自治區內展出。

第一例西藏考古出土天珠-曲踏墓

曲踏墓地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西郊象泉河南岸的一級台地。2012年因修建公路,發現了古代墓葬。在搶救性發掘中,墓地1曾發現一枚羊眼板珠(應為馬眼板珠)。2014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西藏考古新發現:1800年前天珠你見過嗎

內容摘要:資料圖天珠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發布6項「201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西藏阿里地區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成功入圍。其中,絲綢、黃金面具、帶柄銅鏡、天珠等大都是西藏地區的首次發...

「王侯」文鳥獸紋錦出土已十年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張春海)近日,一則題為「西藏首次出土漢晉時期絲織品 見證1800年前西藏與內地絲路交往史」的消息,在網際網路刊發後被廣為轉載。該消息在傳播過程中,又衍生新的「版本」,其中有...

仝濤:近年來西藏西部考古新發現與新研究

11月25日晚七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仝濤研究員以「近年來西藏西部考古新發現與新研究」為題,在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111會議室進行學術報告。講座由熊文彬教授主持,李永憲教授擔任評議人。本...

文物要上交國家 說說西藏古墓那些事

西漢南昌西漢大墓中出土的蟲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該琥珀猶如一顆葡萄的大小,中間還有昆蟲,十分珍貴,兩端有對稱小孔,疑為掛飾。古墓熱潮迅速席捲全國,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熱議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