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濤:近年來西藏西部考古新發現與新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1月25日晚七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仝濤研究員以「近年來西藏西部考古新發現與新研究」為題,在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111會議室進行學術報告。

講座由熊文彬教授主持,李永憲教授擔任評議人。

本場講座是四川大學「大吉青年藏學家系列學術講座」的第八場,來自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的眾多師生和相關社會人員到場聆聽。

此次講座,仝濤研究員首先對以往中西方學者在西藏西部所做的田野工作與學術研究進行回顧和梳理,然後重點圍繞他本人近年來在西藏西部所做的考古工作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展開介紹和研究,在此基礎上,他還對西藏西部考古學框架的初步建立和前吐蕃時代的文化面貌等問題進行歸納分析。

阿里地區的考古學調查始於1935年義大利藏學家圖齊(Tucci)的考察,其後有很長的空白期。

本世紀初霍巍、李永憲、Mark Aldenderfer、布倫諾·鮑曼(Bruno Baumann)、金書波、John Vincent Bellezza等學者先後對這一地區進行了調查,確認了卡爾東城址和穹隆銀城。

關於以往的考古工作,仝濤研究員重點強調霍巍、李永憲教授等學者對皮央東嘎墓地的發掘,他指出該墓地的試掘為其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仝濤研究員在阿里地區所做的考古工作主要是對故如甲木和曲踏兩處墓地的發掘。

2012至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等對故如甲木與曲踏墓地進行了4個季度的發掘,共發掘墓葬30座、房址3座,面積達3000平方米。

調查區域超過了百萬平方米。

墓地與遺址都位於象雄河上游,年代為公元前2世紀至吐蕃時期。

其中,故如甲木墓地位於象雄河一級台地的故如甲木寺門前,距卡爾東城址1.5km,共發掘了11座豎穴土坑石室墓。

其中8座墓葬的年代為公元2至3世紀。

對卡爾東城址的試掘顯示,早期城牆遺蹟也屬於這一時期。

墓葬中常見葬法為二次葬,部分帶有箱式木棺,並在填土過程中伴隨有祭祀活動。

故如甲木墓地出土了豐富的隨葬品,計有小型黃金面具、飾珠、帶格鐵劍、銅容器、草編器、木器、陶器、絲綢等。

仝濤研究員注意到了祭祀活動中人殉的出現,通過分析,他認為墓地出土的帶格鐵劍、草編器、木器等與新疆地區存在密切聯繫,絲綢則主要來自中原、少量來源於新疆地區,銅器可能來自於印度地區。

通過對銅器中的殘留物的分析,可以斷定這一時期的西藏先民已經開始食用茶葉。

曲踏墓地位於西藏西部最適宜居住的扎達縣城以西0.5至1.5km的象雄河南岸台地上,墓地分三區。

曲踏遺址位於三個區之間的平台上,年代與墓葬年代相當,為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後。

墓葬主要為豎穴洞室墓、方形石室墓,另有1處似瓮棺葬。

洞室墓模仿生前居室,可分區為廚房、起居室、儲藏室等,部分墓葬墓口帶有祭祀遺蹟。

墓主人葬於箱式木棺內,木棺與石床之間隨葬氂牛、黃牛、馬、羊等。

出土黃金面具、陶器、天珠、馬具、草編器、銅柄鐵劍、青稞等。

經過研究,仝濤研究員認為銅器、珠飾等與印度北部有一定聯繫,帶柄銅鏡則受到歐亞草原的影響,銅柄鐵劍與滇文化器物接近,草編器、刻紋木牌等與南疆地區有關係密切。

通過對以上墓地和遺址的發掘與研究,仝濤研究員針對西藏西部考古學框架的建立問題發表見解。

他指出西藏西部區域文化的分布範圍為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南北麓,考古學文化延續的時段為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4世紀,可分為三個階段(5—3c.BC、2—1c.BC、1—4c.AD),主要發現地點包括十多處墓葬和遺址。

他還提出,圍繞象雄都城「穹窿銀城」、高等級墓葬以及與「象雄」歷史的對應性研究,可以對象泉河上游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核心區進行確認。

同時,他認為該區域內的考古學概念由之前的「前佛教時期」、「前吐蕃時期」和「早期金屬時代」可更新為「早期鐵器時代」。

接著,他還對西藏西部新發現的遺址與墓葬所揭示的前吐蕃時代的文化面貌進行歸納評析。

他指出,從考古材料來看,當時人們採用的是半農半牧的生產方式;在飲食上人們食用青稞、粟、黍、稻米、羊馬牛肉、茶葉等食品;絲麻織品、銅貝飾物、玻璃瑪瑙、銅鏡木梳等文物的出土,展現了當時人們在服飾與裝飾方面的生活面貌;而城牆堡寨、弓箭馬匹和銅鐵劍等物的發現,則表明古人已具備較完善的軍事防禦體系和軍事裝備;墓葬中殺牲祭祀、二次葬、人殉和對屍體的處理方式以及黃金面具、刻畫圖案與雍仲符號等隨葬現象,表明當時人們已有著豐富多樣的喪葬習俗與宗教生活。

系統的田野工作還引發仝濤研究員對跨區域文化的交流與互動,即青藏高原西部的絲綢之路諸問題的思考。

他指出,內在動因和外在條件都促成了那時候該區域遠距離貿易與交換的實現,考古新發現的代表性物品有絲綢、銅鐵劍、銅鏡、金屬器、竹木漆器、木料、茶葉、珠飾等。

關聯區域有新疆、中亞、西南橫斷山脈、南亞次大陸、尼泊爾以及歐亞草原等地。

同時,他還強調,這一時期開創的對外交流豐富了象雄和吐蕃文明的物質基礎和宗教文化,並獲得了大量的地理知識,這對後來吐蕃向中亞的擴張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仝濤研究員還提到了調查過程發現的噶爾縣加嘎子墓地。

此處墓地海拔達4000多米,其文化面貌與曲踏墓地相似,但墓葬等級更高。

此外,阿里地區以外的尼泊爾薩木宗墓地、印度北部馬拉里墓地、拉達克列城墓地、馬尼貢麻墓地以及域村墓地等所代表的文化面貌均與阿里地區的文化面貌有諸多相似之處,顯示了這一區域內考古學文化的共性。

講座最後,仝濤研究員還論及了田野考古和學術研究多學科交叉研究問題。

他指出,本場講座的研究涉及的交叉領域主要有:人與動物骨骼鑑定與研究、人和動物DNA研究、植物考古研究、玻璃珠與費昂斯等料珠的分析、絲織品的分析與研究、茶葉的分析與研究、金屬器分析、碳十四測年和地物研究等方面。

講座之後,李永憲、霍巍教授分別對仝濤研究員所作的田野工作和研究給予高度評價。

強調仝濤研究員在艱苦環境下所做的一系列田野工作,非常可貴。

並指出故如甲木和曲踏墓地的發掘為阿里地區皮央東嘎遺址以後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它展現了西喜馬拉雅與印度河上游地區的早期鐵器時代文化,填補了漢晉時期的西藏西部歷史的空白。

熊文彬教授則針對講座中提到的象雄古國可能對吐蕃向中亞地區擴張產生過推動作用的觀點發表看法,他認為在缺乏考古學證據的情況下應當慎重對待。

(供稿:張寒冬;供圖、審稿:朱德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藏阿里札達縣曲踏墓地的發掘

2015年5—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合作對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曲踏墓地進行了考古調查和發掘,並對噶爾縣加嘎子墓地等遺址進行了調查。

「王侯」文鳥獸紋錦出土已十年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張春海)近日,一則題為「西藏首次出土漢晉時期絲織品 見證1800年前西藏與內地絲路交往史」的消息,在網際網路刊發後被廣為轉載。該消息在傳播過程中,又衍生新的「版本」,其中有...

西藏考古新發現:1800年前天珠你見過嗎

內容摘要:資料圖天珠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發布6項「201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西藏阿里地區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成功入圍。其中,絲綢、黃金面具、帶柄銅鏡、天珠等大都是西藏地區的首次發...

西藏發現古象雄王國時期高等級墓葬群

新華網拉薩11月2日電(記者許萬虎、張京品)「西藏阿里地區兩處古象雄王國時期墓地遺址處,新發現並清理了一座土坑墓和五座洞式墓,並出土大批珍貴文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的這一考古成果...

西藏考古60年 發現文物點4277處

內容摘要:在幾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西藏考古事業60年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作者簡介:西藏考古60年 發現文物點4277處光明日報拉薩8月13日電(通訊員李鍵 記者尕瑪多吉)在幾...

喜馬拉雅的金面具與天珠

新華網北京4月10日電(記者喻菲)考古學家仝濤蹲在西藏阿里海拔4000多米的一座古墓旁,大風揚起陣陣沙塵。當藏族工人從4米深的墓穴里撿出一片皺皺巴巴、「花花綠綠」的小方片時,仝濤覺得它亮得實在不...

「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紀要

10月14-15日,在為期兩天的「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上共有近50名專家學者發言,其中10位進行大會主題報告。主題報告會和三組分組討論分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何駑、葉...

第一例西藏考古出土天珠-曲踏墓

曲踏墓地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西郊象泉河南岸的一級台地。2012年因修建公路,發現了古代墓葬。在搶救性發掘中,墓地1曾發現一枚羊眼板珠(應為馬眼板珠)。2014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文物要上交國家 說說西藏古墓那些事

西漢南昌西漢大墓中出土的蟲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該琥珀猶如一顆葡萄的大小,中間還有昆蟲,十分珍貴,兩端有對稱小孔,疑為掛飾。古墓熱潮迅速席捲全國,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熱議的焦點

專家學者齊聚阿里 探尋「象雄」秘密

為加強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和傳承,特別是阿里地區象雄文化的保護與研究,擴大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動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在第七屆象雄文化旅遊節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