坻塢小米有多牛?03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坻塢小米有多牛?【03】

【 人民網-河南分網

十里長川貢米飄香

人民網三門峽8月26日電(記者王玉興)8月25日,記者在在澠池縣南坻塢村看到,幾千畝穀子谷穗低垂,長勢喜人,即將進入收割期。

坻塢貢米產於澠池縣仁村鄉南坻塢村,這裡十里長川,水源豐富、土質肥沃,養分獨特,高海拔、小氣候、晝夜溫差大,適合穀子的生長。

所產小米天然金黃、香味悠長、米油豐富、保健功能極強。

澠池坻塢小米熬粥營養價值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

小米又名粟,古代叫禾。

中國北方通稱穀子,去殼後叫小米。

它原產中國,約有8千多年的栽培歷史。

在仰韶文化班村遺址中,就發現了距今已有五千餘年炭粟,因此澠池被認為華夏穀物的種植髮源地。

坻塢貢米又稱仰韶貢米,相傳,唐貞元十六年,德宗皇帝偶爾品嘗了當地供奉的小米,食後大悅:「清爽可口,真乃神米,何不為貢?」 自此,坻塢貢米聞名遐邇,從而為列朝列代的貢米。

據澠池地方志記載,清乾隆帝飲用此米,王氣振作,龍顏大悅,夸其為神米,遂定為貢品,並賜御匾「敕賜義民」。

2010年仰韶貢米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2012年獲得「中原貢品」認證。

澠池縣誌

(1986-2000)第三十五章「仰韶文化及其研究」記載「1991年由中國歷史博物館牽頭,河南省考古研究所,陝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科院地質所,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考古所,三門峽文物工作隊等單位的學者組成國內第一個科學綜合考古發掘隊,對仰韶文化的班村遺址進行發掘,歷時9年於1999年8月結束,發掘面積6000於平方米,發現距今7000-5000年新石器時代及歷代房基數十座,最早的文化遺址相當於裴李崗文化時期,主要房基和灰坑(窯穴)從地層關係和事物形態看,大至可分為早、中、晚三段,在相當於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存的遺蹟中發現不少灰坑底部有碳化小米」。

發展展望

為樹立品牌,坻塢村已經註冊了相關商標。

飛山牌坻塢小米為目前少數幾家在工商局註冊品牌,已經初步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完整的仰韶小米特色農產品生產產業鏈。

坻塢小米已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南焦作 商周時期的府城遺址

府城遺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西南郊10公里,東西走向長約280米,面積近10萬平方米,是一處集二里頭文化、商代二里崗期、白家莊期及西周多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其中的早商文化遺存為府城遺址的重要內容,主...

三門峽:絢爛仰韶文化 點亮華夏文明

數千年前,仰韶文化如第一縷曙光,照亮了中華文明漫漫長河。而今,矗立於澠池縣仰韶文化遺址上的仰韶文化博物館,承載著這縷耀眼的光輝,向世人展示中國燦爛輝煌的遠古文明,也令崤函大地光彩倍增。11月4日...

名勝古蹟 三門峽廟底溝遺址

廟底溝遺址廟底溝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三門峽陝州古城南,總面積24萬平方米,是一處仰韶文化和早期龍山文化遺址。遺址內涵分為二期。一期(下層)為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英國科學家來靈「尋寶」

2015-12-26 00:09 靈寶黨政公眾網653 大中小近日,兩位來華參加第二屆世界考古·上海論壇的英國考古學家到西坡遺址、東常遺址考察調研。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馬蕭林,靈寶市副市長朱振華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