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掃盲日」提示您:你的「文盲」屬性已暴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注意!這是一篇嚴肅且正經的掃盲報告。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前幾日火了一個字


沒錯,就是它!

此字一出現,便在江湖引起一陣「血雨腥風」。

「亖」字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要問這個字怎麼讀?兩個二加起來自然是「不三不四」的亖(sì)咯!

小編感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果然不是爾等凡人輕易便可吃透的!

別以為讀了小學、中學、大學,國際掃盲這個日子就和你沒有半毛錢關係。

別不承認,你是不是還經常跟小燕子一樣「認字認半邊」呢?


2005年,聯合國將不會用電腦學習、交流的人定義為「現代文盲」。

而如今,中國的「新文盲」卻多是電腦寄生人。

「提筆忘字」並非聳人聽聞,而生僻字也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大盲點。


現代漢字,從甲骨文走來,經金文、篆書、隸書、楷體、宋體演變,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更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和結晶。

愛漢字就是愛祖國,這話可一點兒都不誇張。


是不是感覺學習了大半輩子,但是依然看不懂這些字

你當真以為「活到老學到老」只是說說而已

小編可還沒放大招呢

前方高能,請火速睜大雙眼

卣 [yǒu]



中國先秦時期酒器。

口橢圓形,足為圈形,有蓋和提梁,腹深,有圓形、橢圓形、方形、圓筒形等。

罍 [léi]


古代漢族大型盛酒器和禮器。

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小口,廣肩,深腹,圈足,有蓋,多用青銅或陶製成。

瓿[bù]


中國古代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於盛醬。

流行於商代中後期,當罍流行於西周后,此器消失。

器型似尊,但較尊矮小。

圓體,斂口,廣肩,大腹,圈足,帶蓋,有帶耳與不帶耳兩種,亦有方形瓿。

器身常裝飾饕餮、乳釘、雲雷等紋飾,兩耳多做成獸頭狀。

斝[jiǎ]


古代中國先民用於溫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通常用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

商湯王打敗夏桀之後,定為御用的酒杯,諸侯則用角。

盉[hé]

盉是漢族古代盛酒器,用青銅製成,多為圓口,腹部較大,三足或四足,用以溫酒或調和酒水的濃淡。

盛行於中國商代後期和西周初期。


觶[zhì]


漢族古代飲酒用的器皿。

青銅製。

形似尊而小,或有蓋 。

盛行於中國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從字形特徵不難看出,這類酒具大多源於上古獸角製作的水器。

看完這些,小編已跪。

筒子們,你的「文盲屬性」暴露了嗎?

在「國際掃盲日」這個重要的大日子裡,我們拒絕讓漢字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話不多說,小編直接大掃除去了!

釀藝定製,您的私人定製酒專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