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天府文化 保護傳承歷史文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精要解讀

▶重點保護成都歷史城區,擴大成都歷史城區範圍,將歷史城區範圍由13.6平方公里擴大到24.7平方公里。

▶規劃「雙核兩帶十九片」文創產業空間布局,打造都江堰農耕文化示範區、少城國際文創矽谷等26個文創產業功能集聚區和200條文創特色街區,到2035年文創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5.3%提升至16%。

▶高水平建設世界文創名城、旅遊名城、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提升城市文化全球影響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

成都正在大力發展「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在此次培訓中,相關專家圍繞大力發展天府文化以及天府文化在城市總體設計中的表達,進行了精要地宣講。

要大力發展天府文化,保護傳承歷史文脈是一個重要方面。

總規提出:我市將構建系統完善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全面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鎮(村)、歷史文化街區等11個類別的歷史文化資源,並形成「一環、兩軸、四線、六片」的展示體系。

實現全域歷史文化遺產應保盡保和突出展示。

邛窯是四川古代最大的青瓷窯系,始燒於南北朝,盛於唐五代,以其規模最大、堆積最厚、產品最豐富、連續燒造時間最長而著稱於世。

邛窯遺址於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大遺址保護名錄,與三星堆、金沙遺址並列為四川三大考古遺址公園。

2012年,邛窯遺址公園被國家文物局列為成都大遺址保護片區率先啟動實施項目和成都市文態建設重點項目,2013年被列為四川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

2016年,《邛窯遺址保護規劃》項目榮獲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考古資產保護金尊獎」。

據了解,邛窯考古遺址公園占地面積300畝,共有窯包14處,通過文物保護、文化傳承、文創開發對其進行本體保護,傳承歷史文脈,開創了大遺址和博物館闡釋與展示的新方式。

目前,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立項工作已順利完成,已成立邛窯大師工作站、師徒制文創培訓學校、文博創意研發中心等「一站四中心」,成功引進1個國家級大師團隊,28位知名大師和11家社會機構入駐;正與川大合作,研究復原漢代臨邛冶鐵技術,引入現代鐵藝文創,打造邛崍特色文創產品;與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合作,成立邛窯文創研發中心進行文創產品研發;引進韓國鄭東熏教授入駐示範區,參與陶瓷教學和研究,組織參與國際交流。

成都文博創意產業示範區將依託邛窯遺址,按照「一個遺址公園、三大文博產業」總體思路,深耕南方絲綢之路文化,凸顯邛窯文化元素,大力發展文博文創+產業,著力形成以文博休閒、文化旅遊、文創設計為主導的產業集群。

通過財政投入主導邛窯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培育邛窯文化核心IP,成功引入大型文化旅遊企業實施示範區整體打造。

此外,我市的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及管理工作成效明顯。

我市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穩步推進,金沙遺址、武侯祠、東華門遺址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納入蜀道申遺。

目前,3處遺產點的文物保護規劃編制及環境綜合整治正在有序開展。

與此同時,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有效推進。

關注熱點

問:成都有「博物館之都」的美稱,請問成都市博物館數量有多少呢?

答:經過近幾年的政策扶持和積極引導,我市的博物館不僅在數量上已位居全國前列,而且有5家民辦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在質量提升上實現了突破性發展。

截至目前,全市博物館紀念館已備案登記的數量達151座,其中文物系統博物館32座、行業博物館10座、民辦博物館109座;以一級博物館為龍頭,市縣級博物館為支撐,民辦博物館為亮點的博物館體系更加完善。

問:廣大市民普遍關注的蜀道申遺工作進展如何?

答:蜀道是古代由長安通往蜀地的道路,素以險、難著稱,唐代李白詩作《蜀道難》中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地貌最複雜、道路最艱險、遺存最豐富的古代陸地交通系統之一,也是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成都是蜀道的起點和終點,經過反覆論證,杜甫草堂、武侯祠、東華門遺址等3處遺產點已納入蜀道申遺名單。

目前, 3處遺產點的文物保護規劃編制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問:我市文博創意產業發展的情況如何?

答:我市通過精心建設和打造錦里古街,舉辦成都大廟會,設立「全國三國文化研究中心」,舉辦詩聖文化節、金沙太陽節等,深度發掘三國文化、杜詩文化和金沙文化,2017年元旦春節期間我市直屬舉辦的文化活動,累計接待市民和遊客230.9萬人次,門票收入3880.9萬元,直接產業收入527.2萬元,帶動旅遊收入16.31億元。

開展蒲江縣明月村鄉村博物館試點建設,極大拉動了當地產業發展和村民生活質量提升,《人民日報》以「文藝進鄉村,月是故鄉明」為題進行了深入報導,在全國形成了示範效應。

觀點交鋒

以古蜀文化為核心

形成多元包容的文化體系

溫潤的城市氣候、豐沛的自然水系,千年城池孕育了蜀地特有的城市氣質與文化,同時形成了以古蜀文化為核心,水文化、三國文化、商貿文化、民俗文化、詩歌文化等多元包容的文化體系。

在此次集中學習培訓中,學員們圍繞著我市天府文化建設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戰略定位開展了熱烈討論,內容豐富、觀點鮮明。

都江堰市委書記盧勝認為,從「兩江環抱、三城相重」的錦官古城到「六河貫都、百水潤城」的天府新城,成都的發展始終離不開水的浸潤。

都江堰因水而建、因水而興,是天府文化的根脈和靈魂。

在落實成都新一輪城市規劃,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實踐中,都江堰市將發揮「三遺」城市優勢,通過「理水、亮田、護林、彰文、興業」精心打造都江堰精華灌區,建設都江堰精華灌區博物館、李冰紀念館等一批文化設施,打造世界農耕文明遺產地,努力讓都江堰成為天府文化的展示窗口。

如何在文化保護與發展中取得實效,中共大邑縣委書記李燎結合實際提出,一是構建文化保護體系。

全面開展普查,落實保護法規,構建歷史文化名鎮(村)、文物保護單位、文化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歷史文化保護體系,留住天府文化的根脈和記憶。

二是加強開發利用。

突出文博、文創、文旅「三文」產業融合發展,將特色文化融入公園城市規劃設計,積極探索文化遺址、歷史保護性建築活化利用,傳承發揚天府文化,充分彰顯大邑地域特色。

中共成都市金牛區委書記金城告訴記者,城市總規提出加快建設傳承巴蜀文明與天府文化交相輝映、歷史文脈與現代文脈相得益彰的歷史文化名城。

金牛區將堅決落實城市總規重大要求,深度挖掘區內文化資源,加強金華寺、蘇式紅磚建築等33處文物古蹟保護、開發和利用,差異化打造「華僑城歡樂里」休閒遊樂、「國醫匯」中醫藥文化、「一品天下」美食文化、「雙子院」鐵路文化、「三泰魔方」創新創業5大特色街區,著力構建具有金牛特色的「兩廊八片」文化展示體系,為成都打造「三城三都」城市名片貢獻金牛力量。

談及文化的保護與發展的主題,新都區委書記許興國提出,合理利用是對文化最好的保護,與時俱進是對文化最好的傳承。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深刻詮釋了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保護與發展的完美平衡。

新都區作為一個有著2800餘年歷史的中心城區,按照新綠「透」桂牆、多維「拓」寶光、街巷「聯」寺湖的理念,將傳統文化具象在城市設計上,融入城市特質里。

堅持為文化賦能,按照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思路,將特色小鎮作為承載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植入「抱著熊貓吃火鍋」等特色消費場景,加快構建音樂、火鍋、絲綢等主題文化產業集群,以價值創造延續文化的生命力、提升城市的軟實力。

【暢談未來】

中共成都市青羊區委書記 戴志勇:

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並重 文化事業與文創產業共榮

作為歷史文化資源最為豐富的中心城區,青羊將聚焦「三城三都」建設,突出「千年蜀都·文博青羊」的定位,積極融入「一環兩軸四線六片」市域歷史文化空間展示體系,堅持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兩手抓兩促進,不斷彰顯天府文化。

一方面,抓好文化傳承保護。

聚焦「老成都、蜀都味、國際范」,以天府錦城建設為引領,落實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傳承皇城、大城、少城「三城相重」的城市文明,加強古蜀文化遺址、歷史文化街區、名人故里等自然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留住天府文化的根脈和記憶,著力推動少城、文殊坊等片區的特色街區、歷史文化片區、歷史文化特色街道的保護與建設。

另一方面,聚焦文博創意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深挖善用資源稟賦,推動文商旅體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少城國際文創矽谷集聚區輻射帶動作用,抓好少城·視井、峨影·1958、國際非遺等6個文化產業園建設,圍繞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旅遊、文化+生態,重點發展以IP運營為核心的泛娛樂產業,以數字化為引領的工業設計、建築設計、勘測設計、景觀設計和視覺設計等創新設計產業,努力建成文化創意產業核心區,不斷做強文化多元融合功能。

成都市文廣新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處長 顏勁松:

繼續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力度

成都是國務院命名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為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市文廣新局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測繪,在文物普查的基礎上,對地下文物分布範圍(包含地下文物埋藏區和地下文物重點監測區)進行了調查,並納入「多規合一」全域數字化一張圖,極大地提高了文物保護工作效率,為在城市建設中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提供有效保障,使成都市文物保護工作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市政府將文物勘探納入城市基本建設管理程序,創建了文物勘探的「成都模式」,建設單位在取得用地規劃許可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前就已經對地下文物進行了勘探發掘,有效保護了地下文物資源,優化了投資環境。

我市還將依託東華門遺址,規劃建設天府文化公園,將其打造成為城市的文化標識、文化門戶和文化盛景;推進金沙遺址、邛窯遺址、明蜀王陵、寶墩遺址等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將大遺址保護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建設大遺址保護成都示範片區;依託杜甫草堂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寬窄巷子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浣花溪詩歌文化核心區、武侯三國文化核心區、少城近代文化核心區,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開展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兩權」分離試點;推動金沙遺址、邛窯等蜀道點位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開展對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青城山的保護管理、動態監測工作;配合建設規劃部門,做好多規合一工作,做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保護整體格局和歷史風貌的保護工作,繼續做好文物保護單位安全工作。

原標題:大力發展天府文化 保護傳承歷史文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年邛窯重燃爐火

2月5日上午11點,文君窯柴燒點火儀式在成都臨邛文博創意產業示範園隆重舉行。邛崍市邛窯文化保護髮展領導小組相關領導、文君窯主創藝術家們共同為文君窯揭牌。點火儀式上,主創藝術家韓國圓光大學教授、博...

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城市根基

淄博是齊國故都,齊文化的發祥地。現存90%以上與齊文化相關的文化遺蹟,集中在齊國故城臨淄,因為臨淄有「地下博物館」之稱。齊文化和彰顯齊文化的遺址遺蹟,成為今天的淄博最具代表性的的文化符號,成為這...

定了!雄安新區四大考古工作方案獲批覆!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圍繞新區規劃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雄安地區歷史文化...

讓文化遺產傳承不絕

近日,故宮養心殿啟動百餘年來首次大修。無論是神秘的「鎮宅」彩繪寶匣,還是故宮博物院負責人對「研究性保護」的解說,都再次引起外界好奇關注。文物保護這一專業性極強的話題,因而得到了一次有趣也有效的普...

甌越文化孕育溫州人精神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長期的歷史積澱,涵養出甌越文化的豐富內涵、鮮明風格和蓬勃力量。心懷著甌越文化,大膽的溫州人走向世界,書寫創新不止、大愛無疆的「溫州人精神」;心懷著甌越文化,溫州堅持歷史文化名城的...

雨露潤巴蜀 光芒照未來

——四川省「十二五」期間文物事業發展成果顯著 四川省是文物資源大省,擁有眾多世界和國家級文物資源,是推動四川省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源泉和有力支撐。記者從11月30日在成都召開的省文物工作會議上...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激發文化創造活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不動產」,是城市未來的根與魂。成都站在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歷史起點上,明確提出「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標要求,指明了涵養天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