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唯一挖開的皇帝陵墓,十年不到就被付之一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山鬼(明清史研究原創團隊成員)
1956年-1957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對明朝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地下玄宮進行了發掘,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對帝王陵墓的主動發掘。
此次考古共出土了各類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銀器、玉器、珠寶、龍袍、金累絲翼善冠、六龍三鳳冠、青花大龍缸以及眾多珍貴文物。
而這座唯一被發掘的帝陵就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和他的兩位皇后孝端、孝靖的合葬墓。
(明神宗朱翊鈞像出自故宮藏《南薰殿圖像》)
要知道神宗是朱翊鈞的諡號,那麼根據中國古代的《逸周書·諡法解》的解釋「治民無為曰神。
」這話的意思有兩個,一個是道家學說的無為而治,另一種很直白的字面意思就是治理民眾沒有什麼作為。
那麼神宗皇帝的「神」究竟是這兩種的哪一個?應該是第一個!首先這個諡號是明朝的大臣給的,而且即使是明朝的皇權與群臣的權利此消彼長,互相鬥法。
但是死者已矣,是不會再出現那個治理老百姓沒有作為這種刻薄的稱號的,而且神宗的兒子也是不會同意用第二個意思來對他的父親蓋棺定論的。
所以神宗應當是無為而治的神,而且這也符合古代「聖天子垂拱無為而治」的思想,同時也是百官對近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的一種揶揄。
(萬曆皇帝朝服像 看上去只是略富態,並沒有很胖)
民間傳說萬曆皇帝是個整天躲在床上的大胖子,並且還是個瘸子。
那麼這種說法可靠嗎?我們可以根據故宮南熏閣所藏的明代皇帝畫像看出,萬曆只是一個比較富態的人,並沒有說是達到了「痴肥」得境界,而且在中國古代的主流審美中這樣的人才是標準的美男子。
1957年之後,發掘定陵的工作人員見到了萬曆皇帝的遺骨,就當是的直觀感受看說萬曆腿骨看上去有些不正常,可能是個瘸子。
但當時的記錄十分模糊,沒有進一步論證,而且由於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發,萬曆和兩位皇后的遺骨被付之一炬,再也無從尋找。
但據《明史·神宗本紀》記載,在萬曆的一生中,曾多次舉行包括祭天、祭地、祭先農、拜奠孔子、大閱和出京謁陵等活動,而且這些活動都需要皇帝親力親為,甚至在萬曆十三年的時候,萬曆前往南郊求雨,行走之間毫無難色,哪裡又像是腿部有疾呢?哪裡又是一個胖的下不了床的樣子?
萬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注意這裡是不上朝,而不是不理朝政,所謂的不上朝只是不舉行「御門聽政」「百官朝會」而已,但正常的國家事務,以及重要官員還是會被萬曆處理和召見的,可以說萬曆有「怠政」的嫌疑,卻不能夠說他是個無能的昏君。
根據《神宗本紀》的記載,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一個皇帝對國家的控制力,和他的政治能力。
在這裡我們從張居正死後的萬曆十年皇帝開始親政算起:
「十一年春···二月···乙酉,振臨、鞏、平、延、慶五府旱災,免田租。
三月,追奪張居正官階」
在張居正死後的第二年,萬曆獨掌大權之後,先是減免受災地區田賦,示民以慈。
緊接著就用雷霆手段,褫奪張居正的官職,清算張居正在萬曆前十年的所作所為,建立屬於皇帝自己的威權,不能不說,萬曆的政治手腕頗高。
「二十年···五月,倭犯朝鮮,陷王京,朝鮮王李昖奔義州求救。
」
正是由此拉開了長達七年的明朝抗倭援朝戰爭,最終耗盡大明國力將此戰打勝,不僅保護了自己的藩國,同時也對其他的敵對勢力起到了威懾作用。
而且萬曆二十八年又平定了播州宣慰使楊應龍的叛亂,萬曆四十八年,又對建州女真用兵,雖然薩爾滸戰役大敗,但是也表明了萬曆皇帝在軍事思想上鐵腕手段,並非是昏聵無能之輩。
(萬曆皇帝戎裝像 中間騎大馬的這位,看起來也是英姿勃發)
此間種種雖然不是萬曆親為,但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他的能力也同時影響著國家的運轉,並且在國家官吏崗位空缺嚴重的情況下依舊能夠保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萬曆也不愧「神宗」之名。
並且正是在萬曆年間,中國興起了第一次的資本主義萌芽,經濟市場得到長足的發展,文化事業也空前繁榮,不但湧現了《三言兩拍》、《金瓶梅》、《本草綱目》、《牡丹亭》等大量優秀著作,還出現了李贄等一大批影響後世的思想家。
(萬曆皇帝遺體上留下的龍袍)
惟一一次考古挖掘成功的陵墓,揭開了萬曆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真相
在有明一朝的歷史進程中,明朝一共走出了16位皇帝,其中爭議較大的應該就是萬曆皇帝朱翊鈞,有人說明朝實際上亡於萬曆皇帝,也有人說萬曆皇帝運籌帷幄,主持了萬曆三大征,彰顯了明朝國威,其中萬曆皇帝「青...
這位奇葩皇帝修仙時間最長,而且喜歡在陵墓里宴請大臣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除此之外,這還...
明朝這位在位時間最長、功勞最多的皇帝,被專家掘了墳,並拋屍!
在歷史上被掘了墳的皇帝並不在少數,而這些掘墳事件,大多是盜墓行為。到了近現代,盜墓幾乎被打擊杜絕。而古墓的發掘工作,單單成為了考古學家搶救性保護以及考古目的在進行的。
史上最離奇詭異的一次皇陵發掘,挖掘人員全部神秘死亡,至今成謎
公元1955年,以歷史學家吳晗、郭沫若等為首的寫了一份《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最後在最高領導層批示下決定先發掘定陵。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墓。可惜...
此人堅決要挖定陵,導致無數頂級國寶瞬間被毀,從此禁止發掘帝陵
公元1955年,以歷史學家吳晗、郭沫若等為首的寫了一份《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最後在最高領導層批示下決定先發掘定陵。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墓。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