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堅決要挖定陵,導致無數頂級國寶瞬間被毀,從此禁止發掘帝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1955年,以歷史學家吳晗、郭沫若等為首的寫了一份《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最後在最高領導層批示下決定先發掘定陵。
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墓。
可惜悲劇隨之而來,不僅大量珍貴文物、頂級國寶被毀,而且主導發掘工作的幾個人全部神秘死亡。
當然,要解開這一系列的神秘離奇事件,首先要知道定陵是誰的?定陵墓主人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
明神宗朱翊鈞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
公元1568年,隆慶二年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
公元1572年,隆慶六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萬曆皇帝執政前期,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國力得到恢復,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
而明神宗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征,鞏固了大明王朝疆土。
可惜萬曆皇帝後期長達20年怠政,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以至於內閣出現了「人滯於官」和「曹署多空」的現象,朝廷中樞癱瘓,黨同伐異,互相擠兌,邊務廢弛,國庫空虛,把明朝推向絕境,使遼東努爾哈赤乘機崛起,加快了其終結的歷史進程。
公元1620年,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崩,終年56歲,廟號神宗,葬十三陵之定陵。
在萬曆皇帝去世的300多年後,以郭沫若為首的帝王陵墓發掘團決定發掘萬曆皇帝陵墓。
這次發掘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考古、研究。
公元1956年5月,由郭沫若、吳晗等人主持的明定陵發掘工作開始破土動工,在耗時近三個月才後終於挖掘完成。
可惜當地宮打開的瞬間,很多價值連城的陪葬品遇見空氣之後迅速崩壞,除了皇帝的金冠等一部分金銀玉文物,其餘大部分有機質文物都損毀嚴重。
接著又由於經驗不足,考古人員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軟化劑,塗抹在半腐的衣物上,然而過了幾個月後全部變黑、變硬、變脆。
同時,這些文物一脫離了墓室中穩定的環境,空氣中的水分,氧氣,二氧化碳等都會加速文物的劣變,尤以有機質文物為最,有些甚至剛一接觸到空氣就立刻灰化,十幾秒的時間就什麼都不剩了。
再加上當年的文物庫房太過簡陋和技術水平的落後,四面漏風,根本談不上恆溫、恆濕、避光,以至於後來大多數絲織品呈現支離破碎的損壞狀態。
很多奇珍異寶遭到無法修復的毀壞。
然而更大的傷害是文革期間,好多考古學家們被迫離開了崗位。
已經打開萬曆皇帝陵墓被擱置,以至於大多數的珍貴布料和木料,被直接暴露於自然條件下,迅速乾枯腐敗。
萬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甚至被扔到野外讓農民劈了當家具。
萬曆和他兩個皇后的屍骨,更是被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
最後還是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鄭振鐸和副所長夏鼐先生隨即上書國務院,請求立即停止再批准發掘帝王陵墓的申請,周總理批准了這一申請。
從此,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從此成為考古界的一個定規。
不過此事還沒有結束,據說當年力主挖掘定陵的的歷史學家在獄中自殺身亡,死前頭髮被拔光,而擔任挖掘指揮工作人員在出訪阿富汗和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途中,飛機失事身亡。
開棺時的攝影師不知什麼原因上吊自殺了。
而參與挖掘的考古專家晚年神志不清,腦溢血而死。
而那毀壞棺木的七人也離奇死亡。
總之,當年主張發掘定陵的一些人都神秘去世,至今都讓人寒顫,十分詭異。
朋友,歡迎關注!
史上最離奇詭異的一次皇陵發掘,挖掘人員全部神秘死亡,至今成謎
公元1955年,以歷史學家吳晗、郭沫若等為首的寫了一份《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最後在最高領導層批示下決定先發掘定陵。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墓。可惜...
惟一一次考古挖掘成功的陵墓,揭開了萬曆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真相
在有明一朝的歷史進程中,明朝一共走出了16位皇帝,其中爭議較大的應該就是萬曆皇帝朱翊鈞,有人說明朝實際上亡於萬曆皇帝,也有人說萬曆皇帝運籌帷幄,主持了萬曆三大征,彰顯了明朝國威,其中萬曆皇帝「青...
唯一被考古開掘的帝王陵墓,為何結局詭異而悲哀
考古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大型墓葬,比如秦始皇陵,雖然發掘的都是陪葬坑,但是引起世界轟動,無數人期待對秦陵的挖掘。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秦陵始終沒有挖掘,其中離不開一個考古國策「萬不得已不准挖帝王陵」,...
郭沫若想挖誰的墓被周總理拒絕?
提起郭沫若,除了風流才子名震江湖外,其還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挖墳掘墓,尤其是對古代帝王的墓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郭沫若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20世紀令人痛心的考古發掘,郭沫若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十三陵中的定陵為何被第一個挖掘?萬曆皇帝:我給祖宗朱棣背了鍋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
郭沫若力主發掘定陵,製造了史上最大考古悲劇,參與人員離奇死亡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
郭沫若本是一文人,為何熱衷於挖墳掘墓,終極夢想是秦陵
早年的郭沫若確實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稱「孔夫子掛腰刀」,寫過很多不錯的文集,然而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卻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國家為什麼禁止挖掘帝陵?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的後果!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首選的對象是永樂皇帝的長陵。獲得批准之後...
為什麼萬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他的陵墓,為何被詩人郭沫若挖掘。
我們都知道,明朝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有個性,有夢想當木匠的,比如明熹宗朱由校,有夢想是當大將軍的的,明武宗朱厚照,有修仙的,如嘉靖帝朱厚熜,有沉迷女色的,明穆宗朱載垕。而今天我們說的是二十八年未上朝...
史上最離奇的一次考古,參與人員全部神秘死亡,原因至今仍是謎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為什麼周總理禁止挖掘帝王陵墓?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朝定陵吧
中華歷史五千年,很多真相都淹沒在煙塵之中,而歷朝歷代的皇帝陵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通過挖掘古代皇帝的陵墓來了解歷史真相一直是考古界的習慣,但是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挖掘皇帝陵墓,這是為什麼呢?
為何帝王陵墓不能隨意挖掘?萬利皇帝的龍袍現狀,說明了一切!
【導讀】新中國的考古事業,從上世紀初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然而我們很難看到報導過帝王陵墓的挖掘。眾所周知帝王陵墓中肯定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物,但是為什麼一直不作為考古學家主攻的對象呢?原...
這位奇葩皇帝修仙時間最長,而且喜歡在陵墓里宴請大臣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除此之外,這還...
明定陵發掘中發生什麼?為什麼我們不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了
在60年前,中國考古界有一條重大的消息轟動世界:中國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公元1563-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妻妾——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明定陵發掘成功。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帝王陵...
國家為何禁止挖掘古代帝陵?只因郭沫若當年挖掘明定陵的嚴重後果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正因如此,掌握著全天下的財富的皇帝就希望自己死了之後也能擁有和活著的時候同樣的生活。於是,在他們死後,無數金銀細軟、...
挖掘萬曆皇帝的定陵,發現了一個秘密,也是考古史上的悲劇
半個世紀來,關於萬曆定陵發掘的是是非非,一直爭議不斷。定陵,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兩位皇后合葬的陵寢,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陵區,定陵的主人萬曆皇帝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一位皇帝。
郭沫若一意孤行發掘定陵,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郭沫若...
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墓門打開,一陣黑煙飛出,所有人慘遭不測
說起郭沫若,人們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僅次於魯迅的文豪,他博學多才,他精通五國語言,是新詩的奠定人,有是中國當時為數不多的甲骨文研究大家之一。考古是個冷門的學科,但意義非常重大,一不小心還能發...
北京有座明代古墓,棺蓋打開後洗刷墓主百年污點,發掘者結局悽慘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在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奇特的古代陵墓,一些讀者對陵墓的發掘工作充滿好奇,並想知道在其過程中是否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與定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