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這位在位時間最長、功勞最多的皇帝,被專家掘了墳,並拋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歷史上被掘了墳的皇帝並不在少數,而這些掘墳事件,大多是盜墓行為。

到了近現代,盜墓幾乎被打擊杜絕。

而古墓的發掘工作,單單成為了考古學家搶救性保護以及考古目的在進行的。

明十三陵碑

今天保留下來的皇陵仍不在少數,這些皇陵從帝王埋葬那一天起到現在幾乎沒有被盜過。

而陵墓中的陪葬品,想必也是極為珍貴的。

儘管這些文物對於考古學家來說,對研究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出於對文物的保護以及發掘技術的不成熟,這些陵墓依舊被完好的保存至今。

除了是那些被人為或者是地質災害破壞的古墓,才會適當地進行搶救性發掘,尤其是皇陵更為重視。

定陵發掘中

解放後,唯一一座由考古界主動發起的皇陵發掘工作,是位於北京的明十三陵其中的定陵。

而在此次發掘之後,國家明文規定此後將不再主動發掘皇陵。

對於定陵的發掘,又有著怎樣的經歷和過程呢?

專家

定陵的墓主是明朝的朱翊鈞俗稱萬曆皇帝和他的兩位皇后。

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開創了明朝「萬曆中興」的昌盛局面,是中國歷史上屬於勵精圖治、勤勉明君的皇帝之一。

在他的治理下,誕生出了像張居正、高拱、高儀這樣的顧命大臣。

而朱翊鈞最讓人爭議的是,後期他長期不上朝,當然,儘管如此,朝廷的運行依舊是井井有條,可見其用人和能力之強大!

定陵地宮

儘管朱翊鈞是一位明君,但對於陵園的建設也是絲毫不馬虎,甚至可以用得上奢華來形容。

據資料記載,定陵的修建宮花了六年的時間,花掉了朝廷兩年的稅收。

1620年朱翊鈞去世時,長眠於定陵。


1955年,由時任北京副市長吳晗、文化部副部長沈雁冰以及著名史學家郭沫若等人聯合發起帝陵發掘的申請,據說原本並不是要發掘定陵而是永樂皇帝長陵。

而在定陵的發掘過程中,由於沒有做好預判以及隨後的文革運動,導致定陵發掘草草收尾,大量的絕世文物遭到破壞,萬曆皇帝以及他的兩位皇后被拋屍荒野。

定陵地宮

文物如果在墓室里不動,除去外力的作用,幾乎可以長久保持下去的。

定陵的墓室打開後,由於發掘技術不夠成熟以及保管文物不夠謹慎,使得大量的文物在墓室打開的瞬間因氧化而變黑甚至腐化。

考古發掘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

定陵發掘龍袍破損

相比長陵,定陵規模更小一些,而沒有發掘長陵發掘了定陵,最終定陵以考古發掘失敗而告終,使得長陵被完好的保存下來,從此對於皇陵的發掘宣布不再進行,也算是定陵為考古發掘敲了一個警鐘。

發黑破損的龍袍

而因考古發掘導致定陵的發掘成為了考古界的一個重大「悲劇」,這終究是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

唯一被考古挖掘的皇帝陵墓---定陵

明十三陵,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陵區,陵墓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