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這位在位時間最長、功勞最多的皇帝,被專家掘了墳,並拋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歷史上被掘了墳的皇帝並不在少數,而這些掘墳事件,大多是盜墓行為。
到了近現代,盜墓幾乎被打擊杜絕。
而古墓的發掘工作,單單成為了考古學家搶救性保護以及考古目的在進行的。
今天保留下來的皇陵仍不在少數,這些皇陵從帝王埋葬那一天起到現在幾乎沒有被盜過。
而陵墓中的陪葬品,想必也是極為珍貴的。
儘管這些文物對於考古學家來說,對研究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出於對文物的保護以及發掘技術的不成熟,這些陵墓依舊被完好的保存至今。
除了是那些被人為或者是地質災害破壞的古墓,才會適當地進行搶救性發掘,尤其是皇陵更為重視。
解放後,唯一一座由考古界主動發起的皇陵發掘工作,是位於北京的明十三陵其中的定陵。
而在此次發掘之後,國家明文規定此後將不再主動發掘皇陵。
對於定陵的發掘,又有著怎樣的經歷和過程呢?
定陵的墓主是明朝的朱翊鈞俗稱萬曆皇帝和他的兩位皇后。
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開創了明朝「萬曆中興」的昌盛局面,是中國歷史上屬於勵精圖治、勤勉明君的皇帝之一。
在他的治理下,誕生出了像張居正、高拱、高儀這樣的顧命大臣。
而朱翊鈞最讓人爭議的是,後期他長期不上朝,當然,儘管如此,朝廷的運行依舊是井井有條,可見其用人和能力之強大!
儘管朱翊鈞是一位明君,但對於陵園的建設也是絲毫不馬虎,甚至可以用得上奢華來形容。
據資料記載,定陵的修建宮花了六年的時間,花掉了朝廷兩年的稅收。
1620年朱翊鈞去世時,長眠於定陵。
1955年,由時任北京副市長吳晗、文化部副部長沈雁冰以及著名史學家郭沫若等人聯合發起帝陵發掘的申請,據說原本並不是要發掘定陵而是永樂皇帝長陵。
而在定陵的發掘過程中,由於沒有做好預判以及隨後的文革運動,導致定陵發掘草草收尾,大量的絕世文物遭到破壞,萬曆皇帝以及他的兩位皇后被拋屍荒野。
文物如果在墓室里不動,除去外力的作用,幾乎可以長久保持下去的。
定陵的墓室打開後,由於發掘技術不夠成熟以及保管文物不夠謹慎,使得大量的文物在墓室打開的瞬間因氧化而變黑甚至腐化。
考古發掘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
相比長陵,定陵規模更小一些,而沒有發掘長陵發掘了定陵,最終定陵以考古發掘失敗而告終,使得長陵被完好的保存下來,從此對於皇陵的發掘宣布不再進行,也算是定陵為考古發掘敲了一個警鐘。
而因考古發掘導致定陵的發掘成為了考古界的一個重大「悲劇」,這終究是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北京有座明代古墓,棺蓋打開後洗刷墓主百年污點,發掘者結局悽慘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在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奇特的古代陵墓,一些讀者對陵墓的發掘工作充滿好奇,並想知道在其過程中是否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與定陵有...
十三陵中的定陵為何被第一個挖掘?萬曆皇帝:我給祖宗朱棣背了鍋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
他是明朝最懶皇帝,陵墓發掘時怪事不斷,參與發掘者結局悽慘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在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奇特的古代陵墓,一些讀者對陵墓的發掘工作充滿好奇,並想知道在其過程中是否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與定陵有...
為什麼試掘明定陵後,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了?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1956年,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定陵。剛開始遭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反對。但是郭沫若一意孤行,...
20世紀令人痛心的考古發掘,郭沫若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定陵的挖掘的過程 實述!成為考古界最大的悲劇
明定陵的萬曆皇帝地下玄宮的發掘可謂是一波三折,自從1956年5月動工以來,考古隊僱傭大量的民工,耗費一年多的時間,在陵園內的明樓挖了三條約27米深,近百米的深溝。
60年前挖掘定陵現場照,教訓慘痛,從此國家決定再也不做一件事
我國目前對於考古的政策是, 能不動土就不動土,能推後挖掘就推後挖掘。為什麼這麼做呢?這是基於60年前挖掘明朝的一個帝王陵的悲劇得出的慘痛教訓。這個陵墓就是定陵。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發掘了的陵...
為什麼周總理禁止挖掘帝王陵墓?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朝定陵吧
中華歷史五千年,很多真相都淹沒在煙塵之中,而歷朝歷代的皇帝陵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通過挖掘古代皇帝的陵墓來了解歷史真相一直是考古界的習慣,但是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挖掘皇帝陵墓,這是為什麼呢?
帝陵被發掘,考古人員打開棺木,發現皇帝身上隱藏一個大秘密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帝王陵墓向來崇尚厚葬。從秦始皇開始,到光緒結束,除非是遇到什麼特別大的動亂。否則,帝王陵都需要精心修建。很多帝王陵都是在皇帝生前開始修建,耗費幾十年的力量,就為了死後...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
唯一被考古挖掘的皇帝陵墓---定陵
明十三陵,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陵區,陵墓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
古墓屍身被燒毀,國寶文物遭打碎!考古發掘的真實一幕
考古是文明的探索,文物是歷史的定格。我們在呼籲加強文保的今天,不妨隨我一同去回憶一段不堪的往事。這段往事我們先從介紹明定陵開始,該大墓位於北京大峪山東麓,明十三陵之一,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
定陵悲劇帶給我們的教訓,沒事別去打皇陵的主意
定陵,位於北京大峪山東麓,是明十三陵之一,這裡安葬著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及其皇后,因萬曆皇帝在位長達48年之久,而定陵開工日期則在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可以說這是整個明朝修建周期最長最費...
郭沫若一意孤行發掘定陵,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郭沫若...
作為考古學家,郭沫若發掘帝王陵墓錯了嗎?
對於郭沫若考古挖掘帝王陵墓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作為一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他對此痴迷無可厚非,但老想著動別人的陵墓也不是什麼好事兒。那麼他都想過去動哪些陵墓?結果又如何呢?
此墓為帝陵,有傳說無數,郭沫若不聽勸阻硬挖,導致珍寶損失無數
中國古代的帝王陵墓,無一不是珍寶無數,神秘無比,其中還有很多具有歷史價值的珍貴物品。因此,一些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就十分的熱衷於開掘帝陵,以期能解決歷史難題或得到前所未有的發現。大文學家和歷史學家...
首座被挖掘考古的皇陵,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
北京的紫禁城始建於明朝皇帝朱棣時期,與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皇帝一樣,朱棣在位時就修建了自己的陵寢,隨後明朝的十幾位皇帝都葬入了北京的北部山脈,人們稱為:明十三陵。
中國考古界第一次主動開掘帝王陵,卻變成一場災難,至今無法挽回
不論是摸金校尉還是考古專家,大家都對帝王陵墓情有獨鍾,帝王陵對於他們有著無盡的吸引力和征服欲,對於盜墓者,帝王陵代表著數不清的無價的陪葬品,而對於考古學家,帝王陵又有著無限的價值和意義,讓他們隔...
挖掘萬曆皇帝的定陵,發現了一個秘密,也是考古史上的悲劇
半個世紀來,關於萬曆定陵發掘的是是非非,一直爭議不斷。定陵,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兩位皇后合葬的陵寢,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陵區,定陵的主人萬曆皇帝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