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效明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是大運河長效管理與申遺工作有序推進。

依託嘉興大運河遺產監測中心,實現對大運河遺產的長期、動態、科學管理,中國大運河(嘉興段)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是重點保護工程取得進展。

馬家浜文化博物館概念性設計方案通過評審,子城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全面開展,文生修道院等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得到維修及環境整治,全市73座古橋得到保護和修繕。

三是文物普查工作有序開展。

完成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全市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348處,新增全國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21處。

四是非遺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市、縣兩級均已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全市現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2項,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分別為15項、62項和177項。

(市文化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共享增城區不可移動文化遺產普查成果

編者按:自2013年9月以來,增城區在此前文物普查既有成果的基礎上,開展了新一輪全面、深入的文化遺產普查工作,覆核與發現不可移動文化遺產共742處,其中:覆核不可移動文物499處,新增不可移動...

渝北區全力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9月18日,記者從渝北區文化委獲悉,今年以來該區廣泛開展遺產保護宣傳,積極推進可移動文物普查,加強文物保護監管,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全力推進全區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為廣泛開展遺產保護宣傳...

我國將完成首次可移動文物普查

本報訊(記者 趙婷婷)國家文物局官網日前發布了《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每25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觀眾人數達到8億人次/年。「十三...

南京將建百家博物館 開發千種文創產品

中國江蘇網4月7日訊 完成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規劃編制30處以上;力爭在全市建有100家各級各類博物館,每年舉辦200場主題展覽;推進博物館文創試點,開發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