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文明源頭 破解歷史謎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雄安新區考古調查和發掘進展如何?正定開元寺南廣場遺址透露出什麼古代信息?崇禮太子城遺址解開哪些歷史謎團?陽原泥河灣盆地考古發掘有何新突破……
日前,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主辦的2017年全省考古業務匯報會在省會召開。
在這場「田野考古群英會」上,來自省內外的23支考古隊帶來我省最新考古成果,接受來自全國近百位專家學者點評,並積極推動這些新成果走入大眾視野。
雄安新區考古調查成果豐碩
南陽遺址出土器物。
毛保中供圖
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2017年4月,雄安新區設立。
為了切實做好新區文物保護工作,根據國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的部署和要求,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牽頭,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等單位組成河北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
「聯合考古隊分成10個工作組,於2017年6月至12月對雄安新區33個鄉鎮的640個行政村約2000平方公里區域進行了系統的考古調查,同期還開展了機載雷射測繪調查,取得了豐碩成果。
」匯報會上,省文研所副研究員雷建紅介紹稱,目前已調查登記各類文物遺存263處,其中遺址189處、墓葬43處、古代建築15處、近現代文物16處。
這些文化遺存時代早到新石器時期,晚到明清時期。
其中,地下埋藏文物尤以新石器、戰國、漢代為多,涉及城址、聚落址、墓葬、窯址等;地上遺存則多是明清時期的建築、碑刻以及近現代革命史跡。
「本次調查工作已將文字、表格、圖片、繪圖等遺存數據資料實時上傳至考古數字化綜合管理平台,並依據遺存的保護級別、保存狀況、科學價值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
」雷建紅說,通過調查,已比較全面地掌握了雄安新區境內文物遺存總體分布情況,為雄安新區文物保護利用和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礎。
與會專家認為,雄安新區是河北古文化遺存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其文物特點一是數量龐大,二是埋藏深,三是年代跨度大。
聯合考古隊的調查工作科學有序,充分運用了數字化信息採集技術,實現了新區全覆蓋,為進一步完善河北考古學文化的譜系編年和時空框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也為延續新區歷史文脈、服務新區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舊石器考古發掘湧現新成果
南陽遺址出土器物。
毛保中供圖
「此次考古成果有近三分之一屬於舊石器考古,說明我們在這一領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匯報會上,省文物局原副局長、河北省泥河灣東方人類探源工程首席科學家謝飛說。
短短兩天的匯報會上,舊石器考古發掘新成果令人備感振奮——
馬圈溝遺址新發現三個文化層,把古人類活動延伸至120萬年左右。
「尤其是第Ⅳ文化層石製品特點鮮明,刮削器為主要的器形,具有明顯的進步性特徵,可能代表了泥河灣盆地早更新世的第一次石器技術革命。
」馬圈溝遺址考古隊領隊王法崗介紹說。
石溝遺址發現兩條形成於更新世早期的自然沖溝,溝內有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如犀牛、羚羊、野牛等。
這些化石通過埋藏學微觀分析,上面除了鬣狗啃食痕跡,還發現了疑似人類使用石片切割的痕跡。
來自河北師範大學的趙海龍領隊介紹,這說明古代人類尚缺乏主動獵殺大型動物的能力,而是在利用鬣狗殺死犀牛等大型動物後採用的一種較為安全的掠食策略。
東谷坨遺址2017年度發掘面積約100平方米,共出石製品3000餘件、無人工痕跡的礫石200多件、動物骨骼化石1000餘件以及石質碎屑和動物碎骨等。
「遺址石製品從整體上來看呈現出舊石器時代早期簡單的石核石片模式,但也不乏精美的石核及工具。
」來自中國科學院的陳福友領隊介紹說,遺址較好地揭示出古人類活動場景,有利於我們更好地開展古人類石製品打制、狩獵肢解活動等研究工作。
記者注意到這些舊石器時期的遺址多位於張家口陽原縣、蔚縣一帶。
對此,謝飛表示,以前河北省舊石器考古研究並不多,但這些年新成果不斷湧現,而地點主要集中在張家口一帶,這說明了什麼,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論證。
他認為,揭示古人類的活動和演變將成為河北省考古研究值得關注的一個專題性課題。
古城址考古獲得豐富實物資料
「近年來,大家逐漸意識到城址考古的價值。
2017年,是河北省古城址考古領域收穫豐富的一年。
」座談會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朱岩石副所長說,比如南陽遺址已確定為一處戰漢時期中型城址,其西漢時期文化遺存較為豐富,已初步構建起該區域戰國末期至兩漢之際典型器物演變序列,為東周、漢代城市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考古新成果。
不僅如此,正定開元寺南廣場遺址的考古發掘也令人振奮。
該遺址發掘面積1035平方米,目前已發現唐、五代、北宋等7個歷史時期的文化層疊壓,出土了2000餘件可復原器物,還發現遺蹟94處。
「此次發掘為了解正定古城城市布局的演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商業活動以及當時的商貿路線提供了重要線索。
」來自省文研所的陳偉領隊說。
崇禮太子城遺址位於張家口市崇禮區四台嘴鄉,2017年經勘探確認為一座平面為長方形的城址,總面積14萬平方米。
經過清理,發現建築構件中有大量勾紋方磚、素麵條磚上戳印「內」「宮」「官」字,多件印花碗印有「尚食局」款銘文。
省文研所的黃信領隊介紹說:「我們目前認為該遺址應是龍關鎮一帶唯一一處金代中後期有宮廷性質的城址,其極有可能是《金史》記載的金章宗駐夏的泰和宮。
」
臨漳鄴城遺址、肅寧武垣城遺址、石家莊石邑城遺址……古城遺址考古不斷發現新成果。
對此,朱岩石建議:「由於古城遺址考古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應該進一步加大多學科、多部門的參與力度,比如積極與測繪、地質等部門合作,迅速建起完整系統的矢量圖,通過數字化地圖全部定位,可以減少誤差,減少重複勞動。
」 (記者龔正龍)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發掘獲重要收穫
2016至2017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合作,對吉木乃縣通天洞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分兩個發掘區,發掘面積合計65平方米,發現了距今45000多年的舊石器中期向晚期過渡的文化...
馬圈溝遺址又發現兩處百萬年前文化層
本報訊(記者耿建擴 通訊員田建輝、仝輝)記者日前從河北省陽原縣委宣傳部獲悉,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歷時數月對泥河灣遺址群進行了詳細考察,在馬圈溝遺址第一文化層探方右側山體發現兩處百萬...
搬好小板凳,坐在谷堆邊(呃,沙發也行哈),聽聽我們的老祖宗與石頭的那些故事
8月26日,沅江市赤山島虎鬚山遺址考古發掘工作進入尾聲,考古工作人員準備撤離。至此,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市文物管理處、沅江市文物管理所組成的考古隊對赤山島舊石器歷時一年多的考古工作已完成。舊石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