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生洞中抬出一石人,專家進去一看是帝王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918年6月,前蜀皇帝王建薨,年七十二,「廟號高祖,葬永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成都的繁榮經濟,促使了巴蜀建築的發展。
永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的,雖歷經千年風雨,卻依舊固若金湯。
直到1940年,兩名學生的意外發現,永陵才轉變成了考古發現。
王建
成都西門外的金河岸邊,曾經被人稱為「撫琴台」,相傳是司馬相如撫琴之處。
1940年,這裡發生了一件轟動一時的故事:兩名學生將彩繪的石人像,從石洞裡抬了出來,當地文物部門聞訊後,立即帶人趕赴現場,進行搶救性發掘。
這次發掘,是由著名考古學家吳金鼎主持,由於墓室被盜墓者嚴重毀壞,泥水順著盜口湧入墓室,墓內填滿了大量的淤泥。
墓室分前、中、後三室,每室均以木門作間隔,木門早已腐朽不存,門上的飾件不復存在。
在清理時,考古人員驚奇地發現了許多帶字的玉條,經辨認為王建的哀冊,上面記錄王建的名字、前蜀年號、陵墓號等。
至此,考古人員才知道,他們發掘的是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
在陵墓的後室,是王建的御用石床,幾乎占據了後室面積的一半,這裡放置著王建雕像、玉帶、銀豬、金刀等數百件文物,更重要的是雕像符合史書所載王建相貌。
郭沫若曾對王建墓發掘,給予過極高評價。
他在信中說到:「王建墓的發掘,的確是件激動人心的事,如果是在和平時代,如果是在歐美,如果是在日本,想必早已轟動全世界了。
」
這座墓的失敗挖掘,導致如今考古不挖帝王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考古為何不再挖帝王陵?因為這座陵墓的教訓太深刻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
帝王陵反盜墓設施難住考古,地宮打開後眼前所見令人驚訝
原題:反盜墓設施難住考古人員本文作者 倪方六接著上一篇《新中國第一個發掘帝王陵並非北京明定陵,因盜墓賊先挖才考古》,繼續往下聊南唐二陵被盜的事情。反盜墓設施難住考古人員在未考古前,當地稱南唐陵為...
1942年,四川皇陵發掘的台前幕後,一份報紙讓郭沫若欣喜若狂
導讀: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的永陵路上,有一座永陵博物館,走進博物館,人們會看到一封郭沫若先生珍貴的信件。一張標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用箋」的信紙上,有郭沫若寫給「瘦舟」的信。信上並沒有出...
1942年,成都挖防空洞發現一座皇帝陵,郭沫若聽說後欣喜若狂
導讀: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的永陵路上,有一座永陵博物館,走進博物館,人們會看到一封郭沫若先生珍貴的信件。一張標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用箋」的信紙上,有郭沫若寫給「瘦舟」的信。信上並沒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