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考古青年沙龍(成都)第二期紀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6月19日,由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辦的「歷史考古青年沙龍(第二期)」在四川成都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成都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瀘州市博物館等高校與科研機構的學者、師生共約5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期沙龍主題為「觀器之道——多視角下的漢代器物」,旨在以近些年出土的漢代金銀器、陶器、銅器等器物為線索,以多視角考察漢代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以及思想文化狀況等問題。

本期沙龍延續此前的方式,四位學者先做專題報告,在場師生緊接著圍繞報告內容展開討論。

活動分為上午、下午兩個半場,共持續約6個小時。

活動一開始,沙龍召集者和主持人王煜副教授首先就目前青年學者的學術活動情況和本期沙龍主題進行了介紹和說明。

他認為,目前的在歷史時期考古研究領域青年學者們的學術活動十分活躍,可以說此起彼伏,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現在的青年學者一方面既不再滿足於當下考古學的研究狀態,尤其是對以類型學為核心的器物研究的經典範式;但另一方面又缺乏新的範式,處於一個焦灼的狀態。

因此本次沙龍將在此方向進行探索,主題為「多視角下的漢代器物」。

器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形制,類型學研究固然不能缺乏,同時又是由不同地域的工匠生產而來,並且為不同歷史背景的人所使用。

而在考古發掘中,器物又多出土於墓葬遺址中。

可見一件器物從生產、使用、流通、埋葬,到人們對他們的認識及其寄與的寓意各個方面都值得探討,其與墓葬的關係也十分重要,因而在研究中可選擇的觀察視角也較多。

本次沙龍的主旨正是希望來自不同機構的學者能在前人的基礎上,以不同的視角對漢代器物展開更加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此外,王煜副教授還特別感謝了歷史考古學界諸多權威學者對青年人舉辦學術活動的支持,並且強調中青年學者的積極參與、相互支持也是能夠成功舉辦青年學術沙龍的重要原因。

而本次沙龍也希望能夠起到示範作用,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研究生論壇提供新的思路,做到「引進來」、「走出去」。

上午首先由來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韋正教授做主題報告,韋教授以「類型學之外」為主題,探討了海昏侯墓馬蹄金、吳晉時期魂瓶的相關問題。

他結合海昏侯墓考古發現與歷史文獻的記載,對馬蹄金的名稱、性質進行考證,在政治史與思想史的角度予以分析,認為馬蹄金是對天馬、麒麟之足的模仿,與漢代人的升仙思想有關,並且反映出漢武帝晚年對升仙的強烈渴望。

此後,韋教授又針對吳晉時期出土的魂瓶發表報告,將魂瓶與南京下坊出土的瓷灶相比較,認為魂瓶上部的雕塑與該瓷灶相似,應當有相同的功能,且與煉丹的風氣有關係。

此外,他還討論了魂瓶的產地,以及堆塑的樓閣、佛像、孝子送葬等主題,還對五聯罐的性質做出推測,認為其與五行思想有關。

通過以上這些探討,韋教授認為東漢中期以後,神仙外丹派的勢力在浙東地區得以發展,從海路而來的早期佛教也在這一背景中被「接受」和傳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帶你還原「漢廢帝」劉賀的多面人生

近日,首都博物館的海昏侯墓展覽在京城颳起了一股博物館參觀熱潮。截止至3月11日,網上預約參觀的名額已達上限。話說這引得萬人空巷的海昏侯展究竟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呢?

歷史考古青年沙龍(成都)第二期紀要

2016年6月19日,由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辦的「歷史考古青年沙龍(第二期)」在四川成都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成都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倫敦大學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