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考古青年沙龍(成都)第二期紀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6月19日,由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辦的「歷史考古青年沙龍(第二期)」在四川成都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成都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瀘州市博物館等高校與科研機構的學者、師生共約5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期沙龍主題為「觀器之道——多視角下的漢代器物」,旨在以近些年出土的漢代金銀器、陶器、銅器等器物為線索,以多視角考察漢代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以及思想文化狀況等問題。

本期沙龍延續此前的方式,四位學者先做專題報告,在場師生緊接著圍繞報告內容展開討論。

活動分為上午、下午兩個半場,共持續約6個小時。

活動一開始,沙龍召集者和主持人王煜副教授首先就目前青年學者的學術活動情況和本期沙龍主題進行了介紹和說明。

他認為,目前的在歷史時期考古研究領域青年學者們的學術活動十分活躍,可以說此起彼伏,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現在的青年學者一方面既不再滿足於當下考古學的研究狀態,尤其是對以類型學為核心的器物研究的經典範式;但另一方面又缺乏新的範式,處於一個焦灼的狀態。

因此本次沙龍將在此方向進行探索,主題為「多視角下的漢代器物」。

器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形制,類型學研究固然不能缺乏,同時又是由不同地域的工匠生產而來,並且為不同歷史背景的人所使用。

而在考古發掘中,器物又多出土於墓葬遺址中。

可見一件器物從生產、使用、流通、埋葬,到人們對他們的認識及其寄與的寓意各個方面都值得探討,其與墓葬的關係也十分重要,因而在研究中可選擇的觀察視角也較多。

本次沙龍的主旨正是希望來自不同機構的學者能在前人的基礎上,以不同的視角對漢代器物展開更加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此外,王煜副教授還特別感謝了歷史考古學界諸多權威學者對青年人舉辦學術活動的支持,並且強調中青年學者的積極參與、相互支持也是能夠成功舉辦青年學術沙龍的重要原因。

而本次沙龍也希望能夠起到示範作用,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研究生論壇提供新的思路,做到「引進來」、「走出去」。

上午首先由來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韋正教授做主題報告,韋教授以「類型學之外」為主題,探討了海昏侯墓馬蹄金、吳晉時期魂瓶的相關問題。

他結合海昏侯墓考古發現與歷史文獻的記載,對馬蹄金的名稱、性質進行考證,在政治史與思想史的角度予以分析,認為馬蹄金是對天馬、麒麟之足的模仿,與漢代人的升仙思想有關,並且反映出漢武帝晚年對升仙的強烈渴望。

此後,韋教授又針對吳晉時期出土的魂瓶發表報告,將魂瓶與南京下坊出土的瓷灶相比較,認為魂瓶上部的雕塑與該瓷灶相似,應當有相同的功能,且與煉丹的風氣有關係。

此外,他還討論了魂瓶的產地,以及堆塑的樓閣、佛像、孝子送葬等主題,還對五聯罐的性質做出推測,認為其與五行思想有關。

通過以上這些探討,韋教授認為東漢中期以後,神仙外丹派的勢力在浙東地區得以發展,從海路而來的早期佛教也在這一背景中被「接受」和傳播。

隨後,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煜副教授、董華鋒副教授、趙德雲副教授,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魏離雅博士分別從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展開討論。

王煜副教授針對馬蹄金的出現與製造展開討論,認為這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即漢武帝的求仙思潮有關,對韋教授的解釋表示認同。

並且強調類型學是考古學研究的內功,值得反覆訓練。

但是在類型學研究之外,對考古現象的解釋也重要,因此在認識角度上一定要向多元化發展。

董華鋒副教授對魂瓶上的佛像,以及佛教傳入中國的路線展開討論。

認為這一時期的佛像多出現於附屬性結構上,因此起到附屬、守護的性質。

韋正教授指出佛像出現的位置越來越高,其在魂瓶、搖錢樹上的地位有一定的提升。

趙德雲副教授指出,報告中提到的凸瓣紋銀盆、銀盤並非全部都是伊朗的產品,只有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出土的銀器可以確證源自西方工匠之手,其他地區出土的銀器很可能是中國的工匠參考西方銀器的造型模仿打造而成。

魏離雅博士也贊成此觀點,並指出中國工匠對波斯器物有一定誤解,將銀盒當成了銀盤,因此其仿造出來的銀器在造型上也顯得比較獨特。

此後,來自廈門大學歷史學院的張聞捷博士以「漢代青銅樂鍾制度」為題發表專題報告,他以已有的音樂史研究、經學研究為基礎,對樂鐘的形制、紋飾與調音方式進行深入研究,通過測音報告來辨別樂鐘的組合方式,並且探討了漢代樂鐘的數量制度與擺放方式。

認為漢代編鐘的使用並無統一的制度規範,其禮學來源不盡相同。

《周禮》中記載的樂懸制度也並沒有在墓葬中得到體現。

王煜副教授結合關於漢代葬玉的研究,認為早期文獻與考古材料的關係十分微妙,既有能絲絲相扣的地方,也有完全矛盾的地方,歷史時期的考古研究中一定要善於使用文獻材料,但在使用中又要仔細辨析。

韋正教授也指出早期文獻往往帶有極強的地域性,在與考古材料的結合中需要對史源加以考察。

王煜副教授還提出有關西南地區羊角鈕鐘的作用,張聞捷博士認為羊角鈕鍾到底是禮儀用具還是實用器具,目前還暫時不能下定論,推測其很有可能只是在音樂中起到控制節奏的作用。

此外,漢代畫像石中也有很多樂鐘的形象,其中有些樂鐘的數量與墓主人應當使用的級別並不相符,且畫面中有大量空白,理應畫得下符合級別的編鐘數量。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十分值得探討。

下午的沙龍首先由來自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趙德雲副教授做專題報告,題目是「西南夷青銅兵器上的蹲踞式人形圖像」。

他首先分別介紹了滇池地區、滇東高原地區、貴州西南部地區出現的蹲踞式人形圖像及其不同特點。

這種圖像出現的年代均在戰國晚期至西漢時期,早期多出現於高等級墓葬,晚期開始在中小型墓葬中普遍出現。

早期蹲踞式人形圖像種類比較多、變化比較大;中期該類圖像開始趨於穩定,種類減少;晚期該類圖像的種類又開始增多,變化較大。

蹲踞式人形圖像多出現於銅戈上,這種銅戈裝飾華麗,應當是禮儀用具。

趙德雲副教授結合西南地區出土的岩畫,以及當代民族志材料推斷:這種圖像應當與喪葬活動有關,帶有一定巫覡文化的色彩;而蹲踞式人紋在邊疆地區的廣泛分布,提示出此時期西南夷文化之間有相近的意識形態和精神追求。

隨後韋正教授、王煜副教授、張聞捷博士、魏離雅博士等都圍繞這一主題與趙德雲副教授展開了交流與討論。

王煜副教授指出圖像的意義在不同場景中有一定差異,需要更多的材料、更準確的背景才能予以解釋。

並且以「八塔台文化」為例,提出西南夷考古對「文化」與「類型」的界定範圍問題。

張聞捷博士指出商代的族徽中也存在與蹲踞式人紋相類似的形象,作為族徽形象,可能最後已經喪失了有關圖像本身的意義,而趨向於文字的作用。

此外,他還結合自己的考古發掘經歷,指出墓葬中兵器大多都是禮儀性質的。

魏離雅博士提出,人類學研究認為「蹲踞式高舉雙手」的形象是人類藝術中普遍出現的符號,南太平洋、東南亞地區也有很多類似的圖像。

針對考古學文化的使用與界定,在場學者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來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李飛、成都考古文物研究所的左志強和唐淼等學者都參與了討論。

本期沙龍最後一場專題報告來自成都博物院的蘇奎副研究員,他以「漢代對羊紋金葉飾與匈奴文化」為題目,對全國各地出土的對羊紋金葉飾展開研究。

報告詳細分析了對羊紋金葉飾的性質與製作年代、圖像構成與紋飾來源、製作工藝與工匠、用途與組合情況等。

他從微觀到宏觀逐層遞進論證,提出了與以往學者們不同的一些看法。

尤其,他最先找到了漢代對羊紋金葉飾的直接來源,並對這種金葉飾的具體使用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新觀點,即與戰國中期以來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歷史背景密切相關,它們很可能是胡冠當中「鶡冠」之上的裝飾物。

通過多角度的分析,他觀察到了對羊紋金葉飾在紋飾、製法和用法方面,與北方草原匈奴文化當中的器物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同時,他也注意到了對羊紋金葉飾上部的熊首圖像和下部的對羊首側面組合圖像是屬於中原文化的,且製作者為中原工匠。

綜合各種因素,蘇奎副研究員認為漢代對羊紋金葉飾是屬於漢文化的,但是它們受到了北方草原匈奴文化的影響。

這與西漢早中期南北文化交流和「胡風漢化」的歷史背景緊密有關。

報告結束後,與會學者開展了自由討論。

韋正教授認為整個論述很全面,論證過程也很精彩,尤其是對羊紋金葉飾使用方法的考證讓他很興奮。

他贊同蘇奎的看法,並認為這正好可以與自己之前研究過的漢晉時期金鐺相銜接起來。

韋正教授還提到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也出土了盤羊紋金飾片。

另外,他對熊首動物形象的辨認、對羊紋金葉飾的製作來源、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等方面都提出了修改建議,並期待此項研究成果早日發表。

王煜副教授就論證過程的圖案分解方法表示讚許,並以王仁湘先生對彩陶紋飾的研究為例,強調了細節觀察和角度轉換的重要性。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方圓遠、廈門大學的張聞捷博士針對金銀器鑄造工藝和紋飾來源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此後沙龍進入完全自由討論時間。

參與本次沙龍的所有學者、研究生都對器物研究的現狀與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來自史前考古、歷史時期考古、歷史學、藝術史、人類學的學者在不同的學科視野與思維視角下探討了類型學研究的重要性與局限性、考古學研究如何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等問題。

四川大學中國西部邊疆安全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馮渝傑博士還特別指出,在歷史性的解釋和研究中應該充分注意到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全面梳理相關材料,得出更為合理的解釋。

臨近尾聲,本期沙龍的召集者王煜副教授做了總結髮言,對前來參加本次沙龍的專家學者、老師同學表達了感謝。

認為本次沙龍不僅專題報告的內容新穎、精彩、深入;自由討論的氛圍也十分濃厚、融洽,師生們各抒己見展開了充分、自由的學術探討,達到了沙龍原有的目的——多視角。

他指出,考古學的基礎研究在很多領域已經相對比較紮實了,青年學者可以嘗試在前人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嘗試在歸納的基礎上對考古學現象進行解釋,嘗試以多視角的思路進行更加豐富的研究。

最後,王煜副教授表示沙龍這一形式十分有利於學術尤其是青年學者的交流與成長,希望能持續進行下去,歡迎更多的學者和同學來川大進行學術交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卡若遺址雙體陶罐

西藏博物館2014年曾舉行觀眾最喜愛的文物評選活動,從館藏數萬件藏品中選取了「十大精品文物」,這十件文物分屬於各個歷史時期,新石器時代卡若遺址出土的雙體陶罐是其中年代最早的一件精品文物。該器物外...

西周國家的技術變革和社會轉型

2016年11月24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曹斌老師召集的周文化研究青年學者沙龍(第一期)——「西周國家的技術變革和社會轉型」在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三層會議室舉行。本次沙龍分為...

傳說中的「那一本熱書」

發行半年即脫銷,孔夫子、淘寶等網絡銷售平台上的私家書店紛紛加價出售,號之「那一本熱書」、「暢銷考古書籍」、「新角度、新方法、新內容,宗教學、考古學、歷史學的跨界扛鼎之作」;有的價格超出定價四倍,...

尋找漢代之前的絲路蹤跡

19世紀,德國學者李希霍芬將歷史上連通東西方的交通大動脈稱為「絲綢之路」。今天,一談到這條溝通東西方文明的貿易通道,人們往往更多聯想到的是兩次出使西域的西漢人張騫。而隨著新的考古證據不斷地湧現,...

歷史考古青年沙龍(成都)第二期紀要

2016年6月19日,由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辦的「歷史考古青年沙龍(第二期)」在四川成都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成都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倫敦大學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