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習俗,你知道幾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藍色關注,我在這裡等你來

中元節諸多風俗,燒紙祭祖,放河燈,孟蘭法會。

中元節成為了一個內涵豐富的祭亡、祀鬼、解難、赦罪的盛大的華夏民俗節日。

小朵想父親了。

父親周年忌日不足一月逢上中元節。

往年的中元節小朵從未在意。

如今中元節讓小朵想父親。

小朵會想念父親在那邊是否安好。

小朵邁步進香燭店時,己有顧客。

在為亡故的親人寫寄遞的紙包。

小朵在旁等待,見老闆一筆一畫認真地寫著亡人收件地址與顧客的寄信地址。

顧客是名女人。

極瘦。

緊抿嘴。

桌上放好選好的紙錢,分成三份。

要寄給三位故人。

女人選的紙錢三份放在一塊也顯得單薄。

想來不是吝嗇,經濟條件使然。

看得出女人極在意在中元節給亡人寄燒紙錢的事。

細細地將三個亡人的地址寫在紙上,認真地盯著老闆一筆一畫的字跡。

那眼光里滿是期許盼望。

希望故人能收到寄去的心意和哀思。

但女人買的紙錢真的少得寒酸。

看女人緊抿的嘴應是花了其預算內的不少花銷。

三份錢放進三隻空大的投寄袋,單薄而空蕩。

女人買了元寶紙回家,準備晚上自己折元寶。

現成的元寶花不了多少錢。

想來女人為節約開支。

又進來一位女人。

富態而快活。

瞧著什麼也不懂的小朵,津津樂道,中元節為亡人燒紙的傳統及具體實操。

小朵愣愣聽。

若非父親故去,從未想過中元節有燒紙給故人的民俗。

關於時間、地點、細節,快活的女人說得口若懸河。

想來親人必是亡故多年,未如小朵這般動轍觸動思念故去親人的心思。

老闆終於開口,糾正快活女人中元錢燒紙祭祖實操錯誤處。

女人知在內行面前班門弄斧,朝小朵笑笑,終於聽了老闆忠告。

老闆像一個陰間與陽間的快遞打包員。

終於輪到小朵。

小朵一筆一畫恭敬地寫上故去親人的名諱及地址。

小朵希望燒的紙錢有用。

親人亦能收到。

那麼在那邊便可以豐衣足食。

那邊?小朵心裡不知是何滋味。

看過許多靈異鬼怪小說。

可是那邊?小朵輕嘆口氣。

小朵只希望如民間所說,中元錢為故人燒紙錢,其能收到。

小朵對寫好的紙袋突然有了感情。

因上面寫著親人的名諱,小朵想像他們收到紙袋裡滿滿的紙錢和元寶的樣子。

小朵小心翼翼將封得滿滿的寄往那個世界的快遞包輕抱輕放。

小朵回頭時,老人正走進店門。

臉上未有笑容。

想是中元節讓老人想起許多舊年往事。

中元節的日子讓老人越發思念故人。

小朵輕輕抱著給父親的紙袋:「第一次寄,想爸爸了。

老人聽言笑了。

看小朵的臉色放得柔和。

想來本該是如小朵這般的年輕人買了包燒寄給故去的親人。

老人亦老,故去不遠。

如今見到小朵思念父親的樣子,必是想到日後若是有小朵這樣的晚輩給她寄紙包時的神情。

老人之後,風風火火進來一位中年男人。

往草稿紙上寫故人的地址,等老闆忙完了來招呼他。

邊四處向貨架上張望,尋思往包里買些什麼寄予故人。

這晚,香燭店老闆生意很好。

必竟是中元節了。

寄包燒紙錢是風俗。

所寄之包豐儉由人。

只是那份對故去親人的哀思和懷念一樣是滿的。

喜歡時光恰巧的文章請關注、點讚、分享、訂閱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習俗|燒紙是陋習麼?燒紙的規矩你懂麼?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是說中國民俗非常的繁複與廣泛。涉及到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一般來說,道教信仰與民間信仰習俗有著密切的聯繫。民間的豐富信仰及活動被道教吸取進來加以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