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的傳統考據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網絡搜索不能代替讀書,通過搜索獲得的信息是支離破碎的。

無論哪個領域的歷史研究,都需要把握大的歷史圖景。

我建議剛入門不久的年輕學生,切不可每日忙於搜索而忽視讀書的重要性。

e時代帶來的變化

電腦和網絡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們的出現在短短半個世紀內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生活,而這種改變仍在進行中,且愈演愈烈。

e時代同樣對包括歷史學在內的人文科學研究產生了重大衝擊,帶來了深刻變化。

身處e時代洪流中的每一位學者,無時無刻不感受著這種衝擊,而且不得不積極利用新的工具,否則即有被時代淘汰的危險。

那麼,e時代到底帶來了那些改變?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致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書寫方式: e時代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書寫方式,執筆書寫變成了敲鍵盤。

這一看似平常的改變,其影響可能是深遠的。

在短短的二十年間,尤其是可攜式電腦出現以後,握筆寫字的人的數量迅速減少,手稿也就越來越少了,能夠識讀傳統的手寫字的人更是稀有,漢字的美感漸遭忽視。

較之於手寫,打字速度更快,尤其是日常使用的詞組,輸入更為迅速,但是對文言文和使用頻次較少的漢字,因為要選字,輸入的速度會大大降低,因此人們在使用電腦寫文章時會傾向於使用常見語彙,漢語語言的美感會有所降低。

二、閱讀習慣:閱讀紙本圖書,在書上做批註,有時將重要資料做筆記或卡片,是傳統閱讀的主要方式。

由於PDF檔案、電子書的出現,而且獲得與存儲極為方便,讀書人閱讀此類電子書籍的時間越來越多。

讀電子書做筆記不方便,關鍵是沒有讀紙本書的感覺,長時間對著電腦閱讀和寫作亦不利身體健康。

三、授課或講座方式:傳統授課或講座中,會配合板書,e時代講課則主要依靠PPT。

PPT在展示圖片、大段史料方面有很大優勢,但也導致講授過於格式化、提綱化,一些內容滑鼠一點即滑過,而沒有時間深究。

四、學者間的通信方式:由傳統的書信變為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瞬間即達,大大縮簡訊息傳送時間,而且還可以掛附件發送文字、圖片等資料。

但傳統書信的格式、稱謂、敬語等逐漸消失,親筆書信所帶來的那種見字如面的感覺也不復存在。

五、資料庫與檢索:進入e時代以來,各類資料庫,尤其是各種館藏機構的電子資源越來越多,研究者可以在短時間內擁有一個個人電子圖書館,掌握以往藏書家乃至圖書館都無法掌握的文獻數量。

而且更為便利的是資料庫的檢索功能,研究者僅用很短的時間,便可以找到一個題目的前人研究論著,以及與該題目相關的資料。

六、網絡資源提供了大量學術信息,成為學者獲得信息的重要來源。

目前,絕大多數主要的學術機構、專業機構都辦有網站,研究者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一個領域的基本情況。

另外,一些知識普及類網站、搜尋引擎、書店和拍賣行網站,乃至專業研究者和業餘愛好者的個人網站都包含大量有用信息。

總之,在過去二十年中,由於電腦和網絡的出現,傳統的寫作方式、閱讀方式、學者間的聯絡方式、演講與授課方式、查閱資料的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學者很難置身於這種變化之外。

但是,在e時代為我們帶來極大的便利的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其不利的一面。

e考據是傳統考據學的升級版

e考據這一提法,是台灣清華大學歷史所黃一農教授在其《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中首先提出的,至今已有十年。

這十年間,e考據引起了很多學者的共鳴,例如浙江大學黃時鑒教授、清華大學張國剛教授、復旦大學李天綱教授、章可博士等,都對e考據方法提出正面回應;而且隨著各種資料庫建設的迅速發展,使用e考據方法治學的學者越來越多。

其間也有學者對e考據方法提出批評意見,黃一農先生在2008年專門撰文予以回應,即《明末至澳門募葡兵的姜雲龍小考:兼答熊熊先生對e考據的批評》一文。

所謂e考據,就是充分利用電子資源進行考據的方法。

在這個定義中,有三個關鍵詞,一個是電子資源,一個是考據,還有一個是方法。

「電子資源」大家都很熟悉。

考據學是一種治學方法,又稱考證學或樸學,主要的工作是對古籍加以整理、校勘、註疏、輯佚等。

對考據學,梁啓超曾說:其治學之根本方法,在於「實事求是」、「無證不信」。

清代考據學者不僅對傳統儒家經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還對諸子百家、史部、集部等更大範圍內的傳統文化典籍進行了清理和爬梳。

他們通過校勘、辨偽、輯佚、註疏、考訂史實等多種手段,對浩如煙海的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去偽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

郭沫若在《讀〈隨園詩話〉札記》中說:「欲論古人或研究古史,而不從事考據,或利用清儒成績,是舍路而不由。

e考據和傳統考據都是方法,用黃一農先生的話說:「e考據與傳統考據並不是對立的兩套方法,e考據只是傳統考據學在e時代的升級版,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具有較多的可操作性,能在合理時間內進行先前較難施行的分析,並因此較有機會開創出新的研究格局。

」但我們同時也應該明白,方法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工具與手段,但它本身不是目的。

無論是e考據,還是傳統考據,都有共同的目的。

相較於傳統考據學,e考據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多:電子資源數量巨大,而且還在不斷地高速增長。

相信未來終有一天,所有存世的文字、圖像資料基本上都有電子版,甚至所有文字資料都有word版。

傳統學者踏破鐵鞋無覓處,而現在的學者可以得來全不費工夫。

二、快:電子資源的最大優勢就是可檢索。

這使得學者可以在短時間內便獲得前人無法企及的信息量。

三、雜:檢索所得信息通常會龐雜紛亂。

只有具有了紮實的史學功底,才可能在龐雜的信息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獲得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

四、巧:善用電子資源,使學者迅速進入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成為可能,從而大大縮短了補課時間。

e考據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e考據歸根結底是考據。

e是一種工具,而考證則還是需要傳統的功夫。

如果沒有傳統的考據功底,面對浩如煙海的資料庫,就如你面對整架整架的圖書文獻一樣,只能望洋興嘆。

這些傳統考據的基本功包括: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歷史學、地理學、歷算學、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辨偽學、輯佚學,以及典章制度等。

這些學問在清代考據學的刺激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不懂這些學問,e考據也是空談。

這些傳統功夫是基礎,而且遠比掌握使用電子資源的技巧更難,因此應該花更多的時間系統學習與訓練。

有了這些基本功,沒有電子資源同樣能夠做學問,儘管可能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沒有這些基本功,即使坐擁千T的電子資源,也做不出學問來。

還應注意,電子資源有著較高的錯誤率,因此在檢索完成後,仍需要翻越紙本進行核對,盡信資料庫不如沒有資料庫。

二、e時代顯然已經來臨,但遠非完善。

各類資料庫仍在不斷更新中,儘管可檢索的漢字或許已達五十億字,但我們必須知道,這隻占所有文字資料的一小部分。

就目前電子資源的發展情況而言,e考據能夠發揮最大作用的領域主要是明清史。

因為這一時代所留下的文獻數量巨大,且電子資源也非常豐富,儘管未電子化的文獻仍有很多,但已電子化、能檢索的文獻已大大超越前人所能掌控的範圍。

宋元以前的歷史研究,由於存世文獻有限,一個學者用一生的時間是有可能讀完的,而且時代越往前,歷史研究對考古學的依賴就越大,而考古資料大多尚未電子化。

因此,治宋元以前的歷史,e考據所發揮的作用就不如明清史大。

至於外國史,情況就更不容樂觀。

以我研究葡萄牙海外擴張史為例,大部分文獻都是手稿,其中一部分已經有PDF文檔,但根本無法檢索。

至於歐亞內陸史、印度史、阿拉伯史、非洲史、美洲史、東南亞史等領域,我真的不知道在多大程度上能夠使用e考據。

不過在e時代,我們起碼可以通過檢索,大致了解這些領域的研究狀況。

三、即使所有的檢索方式都使用了,所獲得的信息已經很多,但是檢索者必須清楚,這並不代表你已經獲得了所有存世的相關信息。

歷史學者最好永遠不要說「關於這個問題的所有資料我都掌握了」這樣的話。

四、e考據降低史學研究門檻的同時,也引發一些不良現象。

舉兩個例子,一個是近年來學術論文的資料堆砌感越來越強。

由於通過檢索可以獲得大量相關資料,一些學者對資料不捨得割愛,甚至根本無暇割愛,這導致越來越多的文章一眼望過去就好像是資料彙編,無論是文章布局還是語句,都缺乏美感。

一個是近年來學術論文有越來越長的趨勢,有的單篇論文甚至十多萬字。

傳統學者做學問,因為要手寫手抄,十分耗時費力,因此往往反覆推敲,惜字如金,以至語不驚人死不休。

史學論文需要可讀性,論文除了要論,亦要注重「文」:行文務必凝練,文字力求優美。

德國啟蒙時代劇作家、文藝批評家萊辛在《拉奧孔——論畫與詩的界限》中說:「一部大書就是一宗大罪。

」文章的水平不在長短,不在厚薄。

五、搜索不能代替讀書。

通過搜索獲得的信息是支離破碎的。

無論哪個領域的歷史研究,都需要把握大的歷史圖景,特別是對一個時代的整體性把握。

這方面的訓練,必須通過讀書來獲得。

我建議年輕的學者,特別是剛踏入史學之門不久的年輕學生,切不可每日忙於搜索而忽視讀書的重要性。

每一個領域都有其基本文獻和經典著作,對這一類的書,需要研讀、精讀、反覆讀,並做讀書筆記。

傳統學術對基本文獻都要求爛熟於心的。

比如二十四史,或者起碼前四史,又如十通。

以前這些書都是需要研讀的,現在這些書的命運變成被搜索的對象,甚至成了擺設。

史學研究的高下不在於運用文獻的多寡,而在於史識的高下。

因此我們不能一味追求掌握孤本秘籍,而要追求高見和獨到之處,所謂獨到,就是僅有你的思想到達了那個高度,而別人難以企及。

掌握文獻多,並不意味著見解高明,而通過普通文獻,有的學者也可以獲得高見。

獲得高見的關鍵在於史思,就是你的頭腦的思維能力。

陳寅恪《隋唐制度史淵源略論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兩書,正史引用率占73.14%;其餘碑刻、筆記和詩文集,占三成弱。

可知其研究是以基本文獻為主要依據的,靠七成的大路貨來發覆,非將書讀「破」不可。

我們要明白一點,研究是research,不是search。

研究需要study,僅靠search是無法完成研究的。

e時代找資料沒有絕對的權威,要不了多久,可能多數歷史學者都大體掌握了e時代的檢索方法,到那時,還依靠什麼制勝?

六、不能為考據而考據。

在e時代環境下,大批對我們而言仍很陌生的歷史人物和故事,都有可能被比較詳細地考證出來。

但是,歷史上的人與事浩如煙海,不能隨便抓一個陌生的人或事便加以考證,一定要問為什麼要考證此人此事。

歷史學不能蛻變為揭秘之學。

考證一定要有目的性和較為明確的意義,要考慮選題是否值得,可以上升到何種高度。

七、微觀考證應與宏觀歷史敘述結合。

微觀考證與宏觀歷史敘述是不同的治學路數,不同學者,各有所好,均有意義。

二十世紀史學大師,法國的布羅代爾是一個,英國的湯因比是一個。

無論是《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還是《歷史研究》,都既表現出微觀歷史考證的功夫,也體現出作者宏觀歷史敘述的能力,而後者更為重要。

同時,這兩部書的影響不僅局限於所敘述之歷史本身,更重要的是史學理論、方法和視野方面的影響。

八、電腦超強的存儲功能不能取代頭腦的博聞強記。

記入大腦的知識,特別是成體系的知識,能夠在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隨時發揮作用。

即使電腦中儲存了《全唐詩》,也不如熟讀《唐詩三百首》。

九、e考據為歷史學者快速完成一篇超越前人很多的論文提供了可能。

但我還是認為論文別寫得太快,即使快速完成了,也先放一放,過一段時間後再修訂。

要知道,你通過短時間內完成的論文,別人或許也可以。

也就是說,快速完成的論文不一定就是高明的論文或者別人無法超越的論文。

現在的論文生產,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多到根本沒時間好好讀,如果單比數量,中國是世界上學術最厲害的國家,但事實上是一個什麼水準,大家都清楚。

我們不希望自己的論文對他人而言僅僅是搜索信息的對象而已。

我們希望自己的論文能夠有獨到的見解,對別人能夠有所啟發,所寫的論文多一些心血之作,少一些水貨。

我在1994年首次接觸電腦,2000年首次接觸網際網路,對資料庫和網上學術資源有一些使用,但經驗並不多。

在我已出版的論著中,通過資料庫檢索和網絡檢索得來的資料所占比重不高。

我現在電腦硬碟中也有一兩個T的文獻資料,但使用率仍很低。

另一方面,在電腦和網絡帶給我一些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帶來很多煩惱,例如死機、文檔丟失、不斷彈出的廣告和各類提醒、重裝系統、軟硬體更新換代後熟悉新功能的使用等等小問題,都足以讓一個「文科動物」心情煩躁得要死。

提高自己的抗干擾能力,是e時代的一項基本要求。

我理想的讀書做學問狀態是沐浴焚香,獨坐案頭,手捧一部好書,慢慢品味,偶有一得,隨筆記下。

但我的抗干擾能力比較差,這樣的狀態也從來沒有過。

因此,我想不妨拿我自己做一個e時代的反面教材,來反思一下e時代的學術研究。

我所談的許多想法,都是我治學的一種追求,但我個人遠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中國古代石刻研究的曠野中耕耘

冬末春初,正是萬物萌生的時節。師弟趙超寄來三晉出版社為他新出版的論文集《鍥而不捨——中國古代石刻研究》。倚坐春日之中,漫讀一過,不禁有所感觸,寫下來與考古文博界的朋友們交流。 趙超的研究生導師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