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7000年前華夏釀酒史:國際著名考古學家劉莉問道仰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8月1日上午,國際著名考古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劉莉一行2人走進仰韶酒業參觀考察。

仰韶酒業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郭富祥,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韓素娜,總經理助理樊建輝全程陪同。

劉莉教授於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美國天普大學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後赴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1994年獲博士學位。

1982-1983年工作於陝西省考古研究所;1996年至2010年任教於澳大利亞拉楚布大學;2010年至今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教授,在歐美考古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考古學理論、東亞早期文明、聚落考古、新石器時代到早起國家、澱粉粒分析與早期生業態研究等。

她先後發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邁向早期國家之路》、《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中國考古學》(劍橋世界考古學系列)等著作,為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大幅提升了中國考古學在世界的影響力,是國際公認的中國考古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和傑出代表。

近些年來,劉莉教授在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引發了考古學界的極大關注。

在刊登於2017年第2期《中原文物》的《早期陶器、煮粥、釀酒與社會複雜化的發展》一文中,她對仰韶文化中以小口尖底瓶為代表的出土陶器作出了如下重要論述:

「西北部地區的陶器傳統主要是仰韶文化的陶器特徵,其代表性器物包括尖底瓶、盆、缽及灶,另外陶漏斗也出現在不少仰韶中晚期的遺存中。

尖底瓶的功能長期以來多有爭論,傳統的觀點為汲水器,但經實驗證明無法有效使用於汲水。

另一種觀點為尖底瓶是釀造谷芽酒的發酵容器;而漏斗一般用於過濾或轉輸液體,其功能也應與釀酒有關。

「尖底瓶的器型特殊,其錐狀的底部有利於釀酒過程中沉澱渣滓(穀物的穎殼等),與現現代釀造啤酒使用錐狀體的容器具有同樣的原理;其小口可方便密封,有利於發酵,這是因為酒的釀造過程需要在缺氧的環境中進行。

根據我們的觀察,各地區仰韶遺址出土的許多尖底瓶內壁上都附有一層黃色殘留物,類似於米家崖陶器的情況。

尖底瓶分布極其廣泛,遍布黃河中游地區,延續整個仰韶時期 2000 多年。

這一現象說明,使用尖底瓶釀酒的傳統在仰韶文化分布區是一個普遍現象。

「我們注意到,尖底瓶的分布地區與鬹—高柄杯的分布區完全不重合。

同時在仰韶文化遺址中很難找到可以稱作酒杯的器物。

那麼仰韶人如何飲酒?答案是:尖底瓶既是釀酒器、貯酒器,又是飲酒器。

」。

「陶器的產生及其型制逐漸向複雜化發展的過程與食物加工的方法有密切關係,而煮粥與釀酒是早期陶器的重要功能。

此行劉莉教授專程來到仰韶酒業,進曲房、走車間、探工藝,每到一處,都以她獨特的學術視角對每一處細節認真詢問和仔細記錄,體現了一位考古大家嚴謹務實的治學態度。

在全方位了解了仰韶酒的四陶工藝和生產流程後,劉莉教授來到仰韶酒文化博物館,當在琳琅滿目的展示區看到陶元素滿滿的仰韶彩陶坊系列產品時,她對仰韶酒業緊密結合仰韶文化,獨具匠心的開創出獨立自主新香型白酒,反過來又以風靡市場的陶香美酒滋養和傳播仰韶文化的巧妙構思和成功做法表示充分認可和高度評價。

劉莉教授表示,希望仰韶酒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繼續以陶香美酒為載體,傳承和弘揚好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仰韶文化,踐行和升華好中華民族光耀世界的文化理念與民族精神。

日月輪轉,星河璀璨。

七千年前的仰韶人用陶制酒和儲酒,七千年後的仰韶人不忘初心,擎起亘古先祖智慧的火種,重塑陶器耀世的光華,在堅守傳統制陶工藝和釀造技術的同時,結合新時代科技創新的要求,精準把握九糧之配比、窖菌之多寡、火力之疾緩等一系列複雜而微妙的平衡,將四陶工藝巧妙融合其中,開創出中國第十三種香型---陶融型白酒。

2018年是仰韶酒業值得紀念的一年,以仰韶文化中魚紋葫蘆瓶為瓶身原型的仰韶彩陶坊已經問世和暢銷了整整十年。

2018年也是仰韶酒業承前啟後、再赴新征程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提出豫酒振興的大背景下,仰韶酒業趁勢推出的以最具代表性的仰韶文化出土陶器---小口尖底瓶為瓶型演變而來的彩陶坊天時系列日、月、星三款產品即將榮耀上市。

其厚重大氣的優美瓶型和古樸典雅的彩繪圖案再一次與仰韶文化深度交融,綻放出輝映古今的光芒。

這既是對仰韶文化的致敬之作,也是仰韶酒業在未來3-5年突破30億,靠近50億目標的具體謀劃和戰略之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