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件半坡遺址文物在烏市展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市民正在參觀由西安半坡博物館送展的半坡遺址出土文物。

□文/新疆都市報記者 唐媛媛 圖/新疆都市報記者 秦鵬

像6000年前半坡母系氏族人一樣「鑽木取火」,親自動手製作原始陶器……12月15日,由西安半坡博物館和烏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遠古回聲——半坡遺址與半坡文化展》在烏市博物館開幕,來自半坡博物館的101件珍貴文物將參觀者帶回到6000年前。

《遠古回聲——半坡遺址與半坡文化展》,是西安半坡博物館開放50多年來,第一次以較多數量、較高等級的文物舉辦的巡迴展覽。

展覽共展出90套(組)101件文物,其中絕大多數為等級文物,包括部分一級文物。

此次展出的文物,除了出土於半坡遺址中的典型文物外,還有同屬半坡文化的其他遺址的精美文物。

這次展覽中的大部分文物,都是第一次與公眾見面。

與其他展覽不同,此次展覽最主要的特點和亮點,是採用了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展覽形式或理念。

它改變了博物館展覽常見的按單元、段落進行布局的固定模式,全部內容渾然一體。

展覽中設計了一位學生和一位考古學家兩個角色。

通過他們的一問一答,把對普通觀眾而言相對陌生的考古學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表述出來;通過話題的轉變進行展覽單元、段落的劃分,這可以說是博物館展覽形式的一次嘗試、探索與創新,不僅解決了表達上的難題,也希望考古學不是總以古板、生硬的面孔示人。

西安半坡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張希玲說,半坡遺址的發掘,不僅向人們揭開了當時鮮為人知的史前遺址的神秘面紗,還揭示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會組織、生產生活、經濟形態、婚姻狀況、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另外,此次巡展將「原始部落快樂行」活動帶入現場,參觀的孩子們不僅能夠目睹來自半坡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更能寓學於樂,在現場體驗半坡人鑽木取火、用陶泥盤築法製作陶器等,讓孩子們在親自動手體驗、參與中,更加生動地了解半坡遺址及其悠久的歷史文化。

繼續閱讀:

神秘魚紋貫穿始終業內眾說紛紜

記者在文物展中發現,「魚」幾乎成為標誌性符號。

無論在人面魚紋盆還是珍貴陶器上,均出現了魚的身影。

「在6000多年前,魚是半坡人的主要食物來源。

」張希玲說,由於物資匱乏,半坡人經常挨餓,在半坡村落前有一條大河,為半坡人的吃水和捕魚創造了便利條件。

而在當時惡劣的生活條件下,半坡人經常面臨疾病的困擾,成活率很低,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

所以他們希望能夠像魚一樣快速繁衍生息,這也是魚頻繁出現在半坡遺址文物中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從早期到晚期,魚紋幾乎貫穿半坡繪畫的始終。

人和魚合二為一的人面魚紋,不僅反映了人類與魚的關係,更反映了人內心深處的願望和祈求。

考古學家認為,人面魚紋是氏族的標誌,將魚作為祖先一樣崇拜,是氏族的一種圖騰,也有月亮崇拜說、原始信仰說等20餘種說法。

神奇尖底瓶 打水有妙招

口小底尖,腹部鼓起,肩部有一對穿繩的半環形耳。

在此次展覽中,多個從半坡遺址中發掘出來的陶器,集中展現在市民眼前,它被稱之為紅陶雙耳尖底瓶。

據考證,這是一種半坡文化遺存中常見的陶器,其用途是從河流中取水和存水。

但是,為什麼要把它做成尖底呢?張希玲解釋說,考古學上有一種說法是尖底瓶入水能自動灌水,灌到一定程度後可自動直立,符合重心原理。

「從河流中取水後,尖尖的底部便於直接插置於河灘之上。

」張希玲說,儘管考古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只有符合特定條件的尖底瓶才能夠實現自動灌水,然而我們已經能夠從中感受到新石器時代的半坡先民的智慧,正因如此尖底瓶也成為半坡最典型器物之一,其打水方式是人類科技史上重心原理「植物錘染」的首次運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半坡遺址和半坡文化展開展

漳州新聞網訊(記者 戴嵐嵐)5月18日是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遠古回聲——半坡遺址和半坡文化展」在市博物館三樓舉辦。展覽將持續至7月18日。此次展覽以一位學生和一位考古學家對話問答的形式,...

西安半坡遺址博物館遊覽指南

前言:西安半坡博物館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發掘的,發掘之初,全國各地青年踴躍來此參觀學習,為我國的考古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隨著七十年代,兵馬俑的出土,半坡遺址逐漸消失在全國人民的視野中。館址破舊,知...

逛博物館|探索半坡遺址居住及墓葬文化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典型文化,而半坡文化則是黃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