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發現世界最早古稻田 距今8000多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韓井遺址發現的古稻田

釜灶組合

江蘇省考古研究所供圖

大約1萬年前,中國人開始利用並選育水稻,此前考古發現最早的水稻田位於蘇州草鞋山遺址,距今約6000年。

然而,記者昨天從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獲悉,在剛剛結束的泗洪順山集文化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專家論證後達成共識,順山集文化得到正式命名,中華文明譜系再添江蘇基因。

正在發掘的泗洪韓井遺址屬於順山集文化,專家們在考察時認為,這裡發現的水稻田遺蹟不僅為中國最早,而且是全世界最早的人工稻作遺蹟。

韓井遺址, 中國最早的魚米之鄉

泗洪順山集遺址自2010年起經過多次考古發掘,其獨特的文化面貌逐漸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和認可。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考古學會新石器專業委員會召集,委員會主任、北大教授趙輝昨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013年考古界就提出將這一發現命名為順山集文化,此次來自社科院、北大、國家博物館及蘇滬浙皖等地的文博專家經過3天討論,將之命名為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

順山集遺址是淮河流域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環壕遺址,填補了淮河中下游史前文明的空白,將江蘇文明史向前推進了1500年。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用「江蘇文明之根」形容順山集文化,他說:「江蘇的『蘇』字,繁體字寫作『蘇』,它的形象是水草豐茂,有魚有米,泗洪順山集文化的韓井遺址,恰恰是江蘇乃至淮河中下游地區已知最早的魚米之鄉,是對『蘇』字的精彩詮釋。

作為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順山集文化分布範圍位於蘇北、魯南、豫東南和皖北的交界地帶,同樣類型的文化遺址目前已發現近20處,它的獨特性在哪裡?此次考古總負責人、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表示,首先是陶器特殊,用夾砂陶作的圜底釜,底部像鍋底,考古出土的灶,因為時間最早而被稱為「天下第一灶」;其次是生產工具中出現了圓形的石磨球和石磨盆;第三是在生活區周邊挖深溝,形成環壕,人們住的是地面式或淺地穴式的圓形房子;第四先民們在生活中形成了獨特審美,陶制的猴形、豬形和熊形面具帶有人類童年時的稚拙與天真。

根據北大、社科院、美國邁阿密BETA實驗室、喬治亞大學的同位素測年,順山集遺址共分三期,時間跨度為距今8500—7500年,奇怪的是,在約8000年前後,順山集遺址的人類活動一度突然消失,這裡的人是全部死亡還是全部遷移?巨變的原因是氣候變化、疾病流行還是部落戰爭?這些問題仍然是謎。

8000年前,

先民們在此馴化水稻

為深入了解順山集文化,國家博物館對順山集遺址4公里外的同時期韓井遺址進行了連續2年的發掘,在一個100平方米的探方內發現了一組與水稻栽培相關的遺蹟。

韓井遺址考古領隊、國博考古部館員莊麗娜告訴記者,專家傾向認為這是一處稻田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這組遺蹟的結構特點以及水管理的方式與既往發現的水田類似,都有田塊、水坑、水溝、水口,水坑間有高差,把水從東南角引向西南和西北兩個方向;二是遺址內發現了炭化稻和馴化水稻的證據,表明當時存在人類有意識的水稻栽培活動。

林留根告訴記者,韓井遺址的發現基本可以認定是世界上最早的稻田,對研究中國稻作農業起源意義重大。

以前學術界認為,中國水稻種植髮源地是長江中下游,後來淮河上游的賈湖遺址發現了9000年前的炭化稻,而韓井遺址稻田的發現,清楚地表明淮河流域同樣是中國稻作農業的重要源頭。

研討會上,有專家認為,每個地塊面積都不到10平方米,作為稻田是否太小?林留根表示,比順山集文化晚2000多年的馬家浜文化遺址,稻田面積只有幾平方米,比順山集文化晚4000年的連雲港藤花落遺址,稻田面積最小也只有十幾平方米,因此田塊大小並非關鍵,田塊結構和稻種的馴化程度更加重要。

那麼,如何判斷水稻是否被馴化?北大文博學院秦嶺教授表示,野生稻要繁殖,稻粒必須能在成熟後自動落到地面,而人類採集和收割的稻穀,都是成熟後仍留在莖杆上的,因此人類馴化水稻是一個反自然的過程。

分辨野生稻還是馴化稻,關鍵要看稻粒與莖杆相連部位的小穗軸,小穗軸光滑表明是自然脫落的野生稻,如果有拉扯形成的斷裂,則表明是馴化稻。

研討會公布的一份檢測報告表明,順山集遺址馴化稻所占的比例從早期的14%增長到晚期的26%左右,這表明當地水稻馴化水平比較低,但1000年間從未間斷。

實際上,水稻馴化過程極其漫長,學術界認為這個時間長達三四千年,直到6000年前才基本完成。

從獵人到農夫,

多學科聯手破解遠古生活

因為馴化稻占比不高,專家們認為順山集文化的農業發展水平較低,漁獵和採集仍然是先民們的主要生活方式,那時的人們處於從漁夫、獵人向農夫轉型階段。

多學科合作使得8000年前的生活被逐步認知。

上海博物館陳杰研究員負責動物考古分析,他告訴記者,遺址中發現了鱉、狗、貓、豬、麋鹿、梅花鹿、麂獐類和水牛等動物的骨骼,通過它們的棲息地可以推測,順山集遺址周邊有大範圍的水域和沼澤,還有灌木和森林,生態環境非常好。

狗的骨骼表明它們已經被完全馴化,被安葬在住房周邊證明了它們與人類關係親密。

豬處於半馴化狀態,其骨骼是所有動物中最多的,近40%在1.5歲至2歲間死亡,此時它們的體形和肉量已經達到最大,人工飼養的豬往往在此時被宰殺。

更多的豬骨骼來自中年和老年豬,這可能是因為當時處於家豬馴養的早期階段,人們肉食的主要來源仍然是狩獵。

對土層和器物表面的顯微鏡考古則表明,薏仁是當時最普遍的食物,其次是一種類似吊瓜的植物栝樓,在近50件標本中,只有一件石器表面發現了水稻澱粉顆粒,這也從一個側面佐證了當時對水稻的利用程度並不高。

淮河流域處於中國南北分界線,是氣候敏感地帶。

與其他生活較為穩定的地區相比,順山集文化的先民們為應對較為劇烈的氣候波動,創造力更容易被激發,這也許正是當地很早出現稻作農業的原因之一。

南京大學黃建秋教授表示,農業產生前人類過著遷徙生活,只能隨身攜帶很少物品,而農業和定居可以積累財富,並且使人口暴增,合作增多,進而出現社會分工和階級分化,順山集文化正處於這場變革中,這場變革奠定了後來的人類社會模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順山集文化可被稱作「江蘇文化之根」。

本報記者 王宏偉

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供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江蘇文明之根——順山集遺址

順山集遺址,位於江蘇省泗洪縣梅花鎮大新莊西南,地處重崗山北麓,西臨趙莊水庫,東距寧徐公路約2公里,為丘陵墩形遺址。地表為黃灰土,並雜以紅燒土塊,遺物分布普遍。

河南舞陽賈湖文化,燦爛中原文化!

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始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初,保護區面積5.5萬平方米,是一處規模較大、保存完整、文化積澱極為豐厚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賈湖遺址呈近圓形,...

江蘇省文物局率隊抽查考古工地

內容摘要:2015年 5月 12日至13日,江蘇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率專家組,對南京博物院正在發掘的睢寧縣古邳鎮城裡村遺址、邳州河灣漢代墓地、沭陽萬北遺址和國家博物館發掘的泗洪韓井遺址進行了...

「順山集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江蘇泗洪召開

2016年4月26至28日,由中國考古學會新石器時代考古專業委會、南京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田野考古中心、泗洪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順山集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江蘇泗洪召開。來自北京大學、倫敦大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