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記錄的上古人神之戰!(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山海經》書影

據《山海經》內容推敲,成書時間前後確有較大差異,有部分篇章中,已出現太牢、君子、帶劍等禮儀性的稱謂,而大部分章節則隱隱然若洪荒之時。

故而,有不同觀點認為其書成於夏禹時;也有認為其乃魏晉之作;或有稱是漢代之書;抑或主體成書早,後世有填補章節者,因此,才有巨大字詞內容落差。

此書中有簡述戰爭的內容多錄于海外、大荒兩部分,其事皆為總其大概,並無細節。

但戰事皆在上古之時,或為部落征伐,或為滅國之戰,或為神人之爭,推想規模,必恢弘之極。

以下為《海外經》所出戰事。

羿

羿殺鑿齒之戰

《海外南經第六》載:「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

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齒持盾,一曰戈。

《大荒南經第十六》復載:「有人曰鑿齒,羿殺之。

羿即善射的后羿,大概是遊牧部落的首領,武力超凡,箭法卓越,而對手鑿齒,或說他是野人,有人稱鑿齒指此人牙齒巨大,大概擅長撕咬,攜帶的武器是防禦的盾,也有說法是

《大荒南經》復記載,即是以鑿齒所在角度記,看其上下條目,多與蛇類有關,也有弓箭者。

或許兩人相爭源於部落利益,壽華之野雖未考證何地,可能在兩部落之間。

也可能鑿齒並非人類,而是野獸之流,無論他是誰,終歸未能抵擋住后羿的一箭,死。

形天

形天爭帝

《海外西經第七》載:「形(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形天與帝爭奪神位,也可能是神頭領的位置,結果形天失敗了,被帝砍下了頭,帝將他的頭埋在常羊山,而形天的屍首依舊不甘,「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拿著武器叫囂。

帝,一說天帝,一說是堯帝,一說黃帝,但既然是爭神位,則更可能是天帝了。

形天本身或許也是一神,斷頭之後不影響他的戰鬥力;或者是人間有實力的頭領,被殺之後屍變了;總之他意志堅定。


禹殺相柳

《海外北經第八》載:「共工之臣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谿。

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

禹厥之,三仞三沮······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相柳是公共的臣子,從描述上看,似乎是上古時期的巨型蛇狀怪物,有九顆人面的頭,他到哪裡哪裡就變成澤國。

大禹殺了他,血腥味道太過濃厚,熏得四周寸草不生。

大禹便想挖坑把相柳埋進去,挖了三次深坑,都塌陷了。

大概是因為死而不僵,相柳的身體還再蠕動。

《山海經》中描述異物奇獸,多無尺寸,相柳氏亦然,其身軀該是龐大的,大禹殺他,定為驚天動地的一戰。

窫窳

危與貳負殺窫窳(音 牙雨,亦猰貐,傳為吃人的怪獸)

《海內西經第十一》載:「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

帝乃梏之疏屬之山。

桎其右足,反縛其兩手與發,系之山上木,在開題西北。

另根據《海內北經第十二》稱:「有人曰大行伯,把戈。

其東有犬封國,貳負之屍在大行伯東。

綜合兩條而看,便有四種可能:其一,是貳負、危殺死窫窳之後,帝懲罰兩人,都將他們的右足帶上鐐銬,將雙手反綁,為防止逃跑、掙扎、增加痛苦,又將他們的頭髮綁在反捆的雙手上,繫於山間的巨木,最終,兩人都受折磨而死,貳負的屍體則在大行伯處發現,危屍首則不知何處;其二,便是貳負死,被棄於大行伯東,危依舊活著接受折磨;其三,是帝只抓到了危貳負逃走,卻終難逃一死;其四,就是危逃走,不知所終,或死或隱,貳負獨自忍受折磨,最終死於大行伯之東

至於兩人殺死的窫窳,與帝當有要緊關係,傳其為食人怪獸或兩人為救世人而殺之

燕滅貊國之戰

《海內西經第十一》載:「貊國在漢水東北,地近於燕,滅之。

燕國在公元前11世紀,周朝建立之初,便已得建,此處漢水,或說是松花江,或說為中朝邊境的鴨綠江,貊國即據此地,燕國滅了它。

此戰所述,雖然距今遠,但對照其他,則已經記述最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文讀懂《山海經》(上)

以前看山海經,總覺得內容太雜亂無章,很多有意思的細節,淹沒於平淡的地理說明性質的文字中。於是,我將其中的有趣的精華內容梳理成一篇文字,如果讓我給人講《山海經》,我就只把此文粘出來,也就完了。如果...

一文讀遍《山海經》(下)

續接上文。上篇題目「讀懂」不太適合,改為「讀遍」吧。————《山海經》里的奇神異怪————怪身怪面:其神皆龍身而人面。(《山海經·南山經》)自鈐山至於萊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

中國古典小說——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