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平潭發現7000年前遺址!美國人說的話讓人震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我來到平潭,是因為這個島嶼很可能是法屬玻里尼西亞南島語族向海外遷徙的第一塊踏板。
——羅萊
」
考古人老范
↑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范雪春(左一)與同事在龜山遺址現場
老范說他與平潭有緣,是與平潭殼丘頭新石器遺址探秘結的緣。
這處距今6000多年的史前遺址,是福建沿海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今年57歲的福建省博物院資深研究員范雪春,臉龐黝黑,身材敦實,總是背著一個巨大的地質背包,手執一把考古小手鏟,用時下流行語說,已是專業考古三十年的「活化石」。
老范,這個醉心於史前調查研究的考古人,這次帶了團隊來平潭,一待就是一年。
這一年,老范的團隊在平潭展開了全島田野考古勘探調查,發現了許多「寶藏」——14處以上的先秦遺址。
其中,舊石器時代遺址3處,新石器時代遺址3 處,新石器-青銅時代遺址2 處,青銅時代遺址6 處。
他說,基本上摸清了平潭主島史前遺址的分布範圍、規律和埋藏情況,取得了重大收穫,填補了平潭沒有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空白。
老范說,考古就像連接古今的時空隧道,置身其中,伸手就能觸碰過去,觸摸歷史。
對他而言,此次領銜平潭史前考古調查任務,一方面,是受平潭綜合實驗區之邀來考察平潭殼丘頭文化遺址公園建設的定位問題;另一方面,來這裡尋找史前文化遺存,探索史前先民殖民太平洋的動因和證據,即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
這是他這些年一直在研究的國際性課題,平潭是他關注的一個區域,他認為這裡很可能會找到第一批去征服太平洋島嶼的古代先民遺存。
平潭龜山遺址
發現距今三千年的「餐具」
↑范雪春與美國考古學家羅萊在平潭龜山遺址現場
2016年12月20日,深冬的平潭島暖陽高照,福建博物院的考古車駛入平原鎮,老范在車上對來自大洋彼岸的考古學家羅萊說,馬上就到平原上攀村的龜山遺址了。
早在12年前,老范與羅萊就在平潭「並肩作戰」過。
2004年,他主持的中美聯合考古隊由福建博物院、美國夏威夷畢士博博物館和夏威夷大學人類學學系聯合組成。
羅萊作為夏威夷大學人類學學系的教授,他在平潭參與了殼丘頭遺址為期一個月的取樣挖掘和玄武岩調查。
在龜山遺址試掘現場,羅萊與老范蹲下來,仔細察看。
老范拿起一塊陶片遞給羅萊,並告訴他,目前從這個晚於殼丘頭遺址3000年的龜山遺址,可以看出有3個文化堆積層,最上部這層文化層堆積是該遺址的主要文化期,陶片成片成層堆積,遺物非常豐富,器類很多,質地優劣參半。
老范說,主要的陶片有灰色、灰黃色、灰黑色、灰白色、灰褐色、紅黃色等色彩;紋飾則有素麵的、繩紋的、方格紋的、回紋的等。
↑龜山遺址出土石器
此次龜山遺址還有一個重大發現,生活器具可辨器形有釜、罐、杯、甗等。
初步判斷該遺址為新石器至青銅時代的遺址。
老范激動地說,龜山遺址的發現,證明平潭有大型青銅時代的聚落遺址,其面積可達數萬平方米,而且從目前調查情況看,平潭北部從平原鎮的西營至白青鄉劍福村公路兩側都有古遺址,南北長達6公里,這是一個很大的古代聚落群遺址。
龜山遺址下層很可能年代更早,這種有多期文化的古遺址太難得了,它讓構建平潭史前文化發展的譜系框架成為可能,為探索史前聚落形態、聚落群之間的地理分布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和證據,為殼丘頭文化遺址公園的建設定位找到了科學依據,大大豐富了遺址公園的文化內涵,古人類生活場景的還原將更豐富多彩。
老范與羅萊圍著這個長、寬約4米的方坑,反覆研究著地表上的陶片與石器。
老范興奮地說,此次龜山遺址的文物更加講究美觀,器物的外觀都有漂亮的花紋,說明先人已經掌握了比較高明的燒制技術。
↑范雪春接受採訪
「有一件缽形釜器皿,材質為夾砂灰黃陶,下腹局部有灼燒痕跡,造型為敞口,表面裝飾為交叉繩紋,這樣好看的器皿,是古人用來盛放食物的,真是『高大上』啊!」老范說,在龜山遺址文物里,還有一個完整的陶杯,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懂得用輪制的方法來製作陶器,這也是先民的智慧。
通過出土的各類文物可以發現,龜山遺址的文物比殼丘頭遺址的文物裝飾更多樣化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古人類聚落有了大規模的發展,而這裡距離殼丘頭遺址不過1公里,說明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這一帶一直是古人類居住的家園。
↑龜山遺址探掘出土的陶片遺物
談及此次考古新發現,美國考古學家羅萊說,就龜山遺址的現場來看,試掘土層的下層為貝殼等遺物,土層為貝丘層,陶片燒制粗松易脆,與殼丘頭遺址相同,但龜山遺址出土的陶片質地堅硬,表面光滑,工藝也更好。
如同老范所言,此次發掘發現了很多不同時代的遺址,這為未來平潭建殼丘頭遺址公園提供了多樣的實物與遺址群落,同時也為研究海島新石器時代遺址提供了科學依據。
「通過各個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探掘,平潭很可能是法屬玻里尼西亞南島語族向海外遷徙的第一塊踏板。
」羅萊如是說。
手執考古手鏟
填補史前考古空白
↑龜山遺址探掘出土的陶片遺物
說到考古,似乎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但揭開那層面紗的背後,是不為人所知的苦與累。
今年8月,老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東南考古研究基地高級技師李水常,前往北厝村進行田野調查。
李水常是此次考古團隊中最得力的骨幹,也是一個有著幾十年考古經驗的「大咖」。
他們在去北厝村祠堂後的路上,要穿過密林與荊棘,一邊走一邊探路,而炙熱的陽光仿佛要把人烤化,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
天空那麼藍,風景也不錯,大家卻沒有時間欣賞,只想在這個山上找到新的遺址群。
平潭正在大開發大建設,搶救性的發掘刻不容緩,所以他們在全島開展了地毯式調查。
就這樣來來回回走了近半個月後,老范的團隊終於在山頂發現了一處貝丘遺址,有貝殼、陶片、石片、礪石、石砧等,這些石頭遺物原料為灰色英安岩。
英安岩也屬火山岩,是玄武岩的一種。
為什麼說通過這些出土陶器、石器,就能斷定它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物呢?
↑龜山遺址層陶支座
老范說,陶片在斷代上優於石器,因為陶器易打破損壞,所以更新頻繁,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新的器形被製作出來,我們通過這些器形的變化軌跡,就能判斷其早晚變化的關係,從而很容易判定它的年代,而石器在很長時間裡的變化不大,使用時間又很長,斷代上價值不如陶器,但可以看出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
北厝村祠堂後遺址出土的陶片,上面有刻劃紋、戳點紋、壓印紋、組合紋飾等。
「這些陶器的紋路與此前福建發現的最早的6500年前的殼丘頭遺址相似,經碳14測定,遺址距今約7000年,它還略早於殼丘頭遺址,這就將平潭新石器時代又往前推了近500年。
」
因此,可以認為這又是一個重要發現,目前國際學術界普遍認為,新石器時代距今7000年左右,生活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原住民開始向海外遷徙,這是南島語族向海洋擴散的關鍵時間點。
19世紀20年代,人類學家與考古學家就開始了探索南島語族的來源,經過考古界的緩慢考察,認為在中國沿海以及福建、廣東粵東地區,為南島語族起航的起點。
在平原東花坵遺址現場范雪春接受採訪
平潭殼丘頭文化遺址,考古定性其為福州先民歷史肇始的地方,是閩台文化之源,是目前福建省沿海地區發現最早的一處遺址,也是台灣海峽西岸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
對於研究福建史前文化、閩台關係、南島語族起源等問題都有重大意義。
「殼丘頭遺址記載了史前福建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依海為生、逐海遷徙的生活狀態,同時也反映了另一部分遷徙到台灣或太平洋其他地區的人們的生活狀態。
如果要編制殼丘頭遺址公園規劃,一定把這個考慮進去。
」老范說。
從地下到地上
穿越兩個「世界」
近三十年來,老范在現實與遠古兩個世界之間交替穿越,嘗試解開遠古時代的層層密碼,也希望從歷史的遺存中解讀其中的諸多含義。
他和福建省博物院的同事們,走遍了福建各個地界,探索這片沿海地域的前世今生。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羊澤林是老范的同事,在平潭掛職一年了,這次平潭全島的史前考古田野調查,與他前期詳細的書面考古報告分不開。
羊澤林如是評價老范:他所主持的10多項考古發現填補了福建史前考古領域的空白,他還積極探索國際學術界的熱點課題,主持、參與完成36項福建考古發掘項目,被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4處,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1處。
特別是2009-2011年發現並發掘的漳平奇和洞遺址,填補了福建乃至中國東南區域史前文化的空白,被評為「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老范想把這一次平潭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系列考古,作為自己退休前的「收官之作」。
在存放考古遺物的倉庫里,我們見到了此次的考古成果。
老范開玩笑地說:「很多人總把考古等同於『挖寶』,實際上,我們拿著一把手鏟、小鋤頭,挖啊,刨啊,為的就是有新發現。
雖然挖掘出土的大部分是不起眼的破陶片,而非絕世珍寶。
然而,這些『古代垃圾』在我們考古人的眼裡,就是『寶貝』。
考古工作者的職責就是從最普通的跡象和物品里抽絲剝繭,還原我們祖先的歷史和文化。
」
這些考古遺物年齡都在3000年以上,確實稱得上「寶貝」。
做考古,除了專業技術,更重要的是對文物的熱愛、責任心,這是考古人必備的。
老范說,考古人有一個雅稱「中國最基層的知識分子」。
是的,從地下到地上,漫長艱苦的野外工作,與文學、影視作品裡描寫的驚險刺激好玩沾不上邊,更多的是長年累月在野外風吹日曬,重複著跋山涉水、挖土、刮面、畫線的動作。
↑龜山遺址缽形釜
范雪春進大學時選擇的是歷史系,卻沒想到入學不久就被分到考古專業,誤打誤撞學了考古,竟成了他終身的職業。
不僅野外勘察時極耗體能,室內的整理更是枯燥乏味,但這是考古人每天結束野外的活計後必做的工作:對出土文物進行修復,每一件文物的清洗、描述、建檔、撰寫文字說明、繪圖和照片拍攝,細緻而繁瑣,最終匯成成果。
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趙輝先生曾說:「考古,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非常認同,這次在平潭考古,單單清洗陶片、石器與貝殼類的遺物就有幾千件,還要分類、列表、記錄,這就是我們考古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了解古代先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的方式,從而揭示我們的出身、文化認同、民族形成與根源。
」老范說。
都說考古是探索文明的一盞燈,考古者就是持燈的人。
老范說,願意一輩子做那個手執考古鏟的持燈人。
內蒙古新發現一處哈民文化遺址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13日專電(記者勿日汗)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通遼市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遺址。根據遺址房屋形制、出土遺物特點推斷,這個遺址屬於哈民文化遺存。哈民文化是一種新的考古學...
河北趙縣一村發現5000年前古村落遺址,新石器時代就有當地人活動
為配合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安段)改擴建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工作人員對石家莊趙縣賈呂村一處史前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確認該遺址為距今5000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村落。這一發現將趙縣人...
福建博物院2015年度文物考古成果豐碩
3月2日,福建博物院召開2015年度文物考古匯報會。記者在會上獲悉,去年,我省完成田野考古調查勘探項目10項;完成田野考古發掘任務11項;完成水下考古項目兩項;完成文物保護項目16項。在過去的2...
合肥肥東發現6000年史前文明
作者:鄭靜合肥市肥東縣店埠鎮南院日前發現了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現場出土發現了較完整的玉器、陶器、骨器和石器300多件,並收集了大量的骨骼標本,還發現了居住的房坑、灶坑、灰坑和灰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