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宮殿宗廟遺址 歷史碎片在此複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河南安陽殷墟宮殿宗廟遺址

甲骨文發現地

殷墟博物館俯瞰

殷墟博物館甲骨文寫意書法展

婦好墓出土的夔扳象牙杯

婦好墓外景

殷墟是中國商朝晚期的都城遺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郊一帶,橫跨洹河兩岸,保護區面積36平方公里。

自1928年科學發掘以來,殷墟出土了大量商代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

作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200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殷墟的重要組成部分,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為世界文明古國中著名的「古典城邦」之一,50餘座遺址分宮殿、宗廟、祭壇3組,宏偉壯觀。

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曾賦詩云:「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

商史跫音 繞樑千年

紅色的正門、翠綠的草地、寬闊的廣場、遠處復原宮殿的展廳……剛一來到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參觀者就能感受到這裡曾經作為「帝都」的氣場與厚重的歷史文化氛圍。

早在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國王盤庚為了緩和當時的社會矛盾,將都城從山東曲阜遷到安陽小屯,並在此定都255年,傳位8代12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以後,這裡逐漸荒蕪,成為一片廢墟,史稱「殷墟」。

正對著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大門的第一個復原宮殿,是名為「商史跫音」的綜合展廳。

整個展廳分為「商族起源」「王朝興亡」「國家與社會」「經濟與生活」「宗教與祭祀」等5大單元。

同時,展廳內通過立體沙盤模型、燈光圖例演示、人機互動體驗等多種現代化手段,向參觀者概括地介紹了商代基本情況,讓初入此地的人迅速形成一個淺層的知識儲備,以利於對後續館藏文物及知識的理解。

例如,展廳中對於不同規格墓葬模型的展示,就直觀地反映了商代社會的等級森嚴。

據介紹,商王朝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等級社會,商王是王朝的最高統治者,集軍權、神權和族權於一身,是奴隸主貴族階級的總代表,商王既是世俗權力的集中體現者,也是群巫和祭司之長,被認為是神與人的中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這種等級制度強烈地反映在喪葬風俗中。

最高等級的是商王及王室重臣,多使用「亞」「中」「甲」字形大墓;緊隨其後的是中、小貴族,墓室規模略小;他們共同構成商代的貴族階層,約占總人口的7%—10%。

事實上,商代社會的基本力量是平民,約占總人口的82%—87%,他們多使用長方形豎穴墓;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約占總人口的3%。

各級貴族使用不同規格的青銅禮器作為隨葬品,平民僅使用陶器、骨器等生活用品隨葬,最下層的人甚至沒有墓壙和隨葬品。

甲骨青銅 殷墟特色

穿過「商史跫音」展廳向東走不遠,就來到一座位於地下的精美建築,這就是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的核心展廳——殷墟博物館。

進入展區,需要穿過一個拾級而下的「時間走廊」。

據介紹,這是根據時間年代長度的比例設計的,從民國開始回溯,寓意穿越3000年的時空隧道,走進歷史深處。

與「時間走廊」另一端相接的是一個「主體水院」,其中央是一個用青石板拼成的龜腹甲,意在告訴參觀者甲骨文和青銅器將是接下來要參觀的精彩部分。

展廳中,一幅展示1990年在郭家莊160號墓中出土文物的圖片,引起了不少參觀者的注意。

據介紹,當時考古人員在一件提梁蓋鼎中發現一盤豬肉,出土時豬皮上的豬毛還在,肉中的肌肉紋理還清晰可見,說明當時的青銅器密封效果非常好。

另外,還發現在豬肉上有花椒葉的殘片,可證實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使用調味料。

同時,展廳中還有很多觚和爵,類似於現在的高腳酒杯。

據安陽市殷墟管理處講解員劉瀟介紹,商代人喜歡飲酒,這在文獻上有所記載。

後來周朝人認為商代滅亡的原因是過度飲酒造成的。

「觚和爵都是飲酒器,相當於現在的酒杯,銅卣是盛酒器,相當於酒壺。

這些容器的個頭比較大,但酒的度數並不高,相當於現在啤酒、米酒的度數。

」劉瀟說,現在很多遊戲動漫的畫面描繪三國時期人物用觚和爵飲酒,顯然是不符合史實的。

此外,商代的各種青銅兵器也是殷墟博物館的一大特色。

例如通常我們用以形容戰爭的「金戈鐵馬」一詞,「金」在商周專指青銅,故「金戈」也就是銅戈。

這種武器是商代較為常見的武器之一,使用時,戈橫向固定安裝在木柲上,用於鉤殺對方,屬於「鉤兵」。

商代通勤 車馬為貴

商代人通勤使用哪些工具呢?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的車馬坑無疑是一個集中的、完美的呈現。

據古文獻記載,我國夏代時就發明了車,但是至今未發現夏代車的遺存。

殷墟考古發掘的殷代車馬坑,是華夏考古發現的畜力車最早的實物標本。

車馬坑展廳內出土的6輛早已朽為泥土的商代馬車,經過考古工作者一絲不苟的精心剝剔,如今已經完完整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透過這些商代馬車,歷史的碎片被精美地還原,人們從中可以看到商代先進的製造業和發達的交通運輸。

在車馬模型前,有一條道路的復原切面。

整條道路由黃土夯成,上面有4條車轍痕跡,兩邊各有1.8米寬的人行道,分為快、慢車道,可以說是古代時候的高速公路,而馬車本身一般可以乘坐2至3人。

「繁榮的國都與遼闊的疆域之間,如果沒有便捷的交通,沒有馬車這樣快捷的交通工具,便無法實施有效的統治。

由此可見,商代的道路已經四通八達了。

」安陽殷墟景區管理處副主任王銀安介紹說。

與今天富人們追求豪華品牌汽車以彰顯實力類似,在商代,馬車不僅是交通工具,還可以作為隨葬品,用以體現車主人的地位。

據介紹,商朝的人非常迷信,他們認為生前榮華富貴,死後應該繼續享用,所以要把生前用的車馬乃至車夫用來陪葬。

巾幗英雄 婦好為先

在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婦好墓通常是遊人們最後也是必到的一個景點。

儘管人們先看到的是一個漂亮亭子和婦好的白色雕像,但真正的婦好墓入口卻在亭子旁邊,雕像實際上也只是婦好在後人腦海中想像的樣子。

據了解,「婦好墓」是1976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現的。

當時該墓保存完整,隨葬品非常豐富,有青銅器、玉器、石器、骨器等共計1928件。

墓中很多隨葬品都刻有「婦好」「好」「司母辛」等9種銘文。

由此可以證明婦好是商代第23位國王武丁的第2個合法妻子。

相關記載顯示,婦好不僅長得美麗,而且性情豪爽,武藝高超,又精通兵法,能夠帶兵打仗。

婦好曾經多次協助武丁運籌帷幄,平定四方,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深受武丁喜愛。

劉瀟告訴記者,該墓共7層,沒有墓道,直上直下呈豎井。

墓深7.5米,長約5.6米,寬4米。

當年,考古人員挖掘到6.5米左右時,發現有大量地下水,真正婦好的屍骨已被水浸泡,無法用現在的技術復原,所以如今婦好的長相已經無法還原,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雖然婦好墓的墓室並不大,卻是一座從未被盜掘過的商代王室墓葬。

婦好墓中的755件玉器、青銅器等陪葬品,足以體現出主人的身份。

例如,像礁石一樣的是6880枚海貝,代表了財富,經鑑定絕大多數為貨貝,另外還有1件阿拉伯紋綬貝,2件紅螺。

由於海貝產生於我國台灣、廣東沿海、海南島等地區,這也是反映商王朝時期中原地區與如今東海、南海海域具有聯繫的極為重要的證據。

本報記者 王俊嶺 王漢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殷墟——商朝之都

(世界文化遺產、5A級景區、河南安陽殷墟)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盤庚十四年,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盤庚遷都於北蒙(今河南安陽),改「北蒙」名為「殷」。盤庚十五年...

了解殷墟背景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豫見河南社會實踐隊走進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區,感受距今三千年的中華民族古代文化遺產。位於河南省北部的安陽殷墟,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都城遺址。200...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位於安陽市西北郊小屯,因其坐落在"殷墟宮殿區"而命名。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是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甲骨文發祥地,又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國旅遊景區全國青...

探訪安陽殷墟 感受商都文化

位於河南省北部的安陽殷墟,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都城遺址。2006年,殷墟被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1928年,殷墟科學考古工作正式展開,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內,這...

世界「第二個古埃及」—— 安陽殷墟

河南安陽殷墟是世界文化遺產,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陽西北郊小屯村一帶,橫跨洹河南北兩岸。是商朝後期的都城遺址,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歷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而馳名中外。商後期叫北蒙,又稱...

殷墟博物苑 基本簡介

殷墟博物苑坐北朝南,建於洹水之濱,仿商代的古建大門以紅、黑兩色為主色調,三門並峙,設計簡約,洋溢著3000年前王室的氣息。大門內的廣場中央佇立著一尊大鼎,這就是出土於安陽、堪稱商代青銅器登峰造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