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發展的中國博物館與《建議書》在中國的實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博物館高級別論壇的主題是促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和加強博物館與收藏及其多樣性和社會作用的建議書》在中國的推廣,論壇集中討論所涉及的幾個分主題,如新興博物館領域不同的模式與挑戰、和平和衝突時期的文化遺產保護、博物館和專業人士的在道德和技術標準上的責任、博物館、藏品和文物相關公共政策制定等,都是當前博物館領域重大課題。

中國博物館界對《建議書》的反饋落實措施

中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與聯合教科文組織《建議書》的精神要旨不謀而合。

中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成員國,中國博物館協會同時也是國際博物館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2015年11月《建議書》頒布後,為了推動落實,中國做了很多工作:

中國博物館協會積極通過會議交流、印製冊頁等方式加以推廣落實這一準則性文件。

2016年9月17日,在成都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期間,專門召開一次小型的國際圓桌會議,請國內的大博物館的館長和一些國際的專家進行溝通交流,作為前期的預先籌備與預熱。

為了組織籌備好今天深圳的論壇,中國博物館協會努力加大《建議書》的推廣宣傳力度,積極遴選國內專家參會,積極參與起草《深圳宣言》,目的就是要在更廣的範圍、更深的層次,做出更大規模的一次集中的、正式的推廣推介,以期迅速做出更加紮實的研究落實。

《建議書》對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指導意義

《建議書》是迄今為止教科文組織在博物館領域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標準性文件。

作為一個保護和加強博物館作用的國際準則性文書,《建議書》針對決策制定者明確了博物館運作所應達到的最低標準,向全行業推介了博物館基本的職業標準和國際原則,以便確立博物館的社會地位及其相應的作用和責任。

《建議書》的頒布代表了近年來國際博物館在「多樣性和社會作用」領域的堅定立場,反映了國際博物館界科學實踐的顯著進步,是國際博協以往非凡成果的又一集中體現,也標誌著意味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把加強博物館在保護和管理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它們對社會和教育發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並給予了積極的行動支持。

(一)突出和保護博物館的「多樣性」

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有著良好的制度保障。

中國頒布了十餘項與博物館及其收藏有關的全國性的法律規章制度,支持不同行業興辦多樣化門類的博物館,保障博物館及藏品的「多樣性」。

目前,中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從類型上看,既有綜合類、歷史類、藝術類、自然科學類、遺址類、紀念類等傳統類型博物館;也有工業遺產博物館、生態博物館、數字博物館等新型態的博物館。

針對占全國博物館總數24%的非國有博物館,《博物館條例》明確提出國家在博物館的設立條件、提供社會服務、規範管理、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財稅扶持政策等方面,公平對待國有和非國有博物館。

目前有部分非國有博物館存在專業技術工作比較薄弱,法人財產權沒有得到切實落實,內部管理不夠規範,收藏品來源不明或來源不合法的問題,行業主管部門正在積極進行引導和規範,以儘快提升非國有博物館的整體專業性。

博物館收藏、展示、保護的藏品包羅萬象,既有歷史文物又有生物地質標本,既有歷史人物的珍貴遺物也有現當代普通人的生活物證,每一個館都有自身的藏品特點和展覽體系,體現了充分的「多樣性」。

絕大多數已建成的博物館都具備完善的藏品保護、陳列展覽和教育服務設施。

博物館的藏品豐富多樣,全國博物館館藏文物總數近4000萬件套,珍貴文物達400萬套件以上,一批世界級藝術瑰寶得到妥善保護和利用。

(二)拓展藏品範圍,推動非館藏藏品的保護利用

隨著博物館收藏視野不斷擴展,不再囿於傳統意義上的古代藝術品,注重「為明天收藏今天」。

近年來倡導各博物館收藏能反映中國過去半個多世紀社會發展的紀念物品。

2010年起開展至今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很多沒有被博物館收藏的文物也納入到登記範圍,得到登錄管理。

迄今已登錄國有可移動文物藏品信息5200萬件,其中約3000萬件收藏在全國各地的博物館中,既有遠古時代的文化歷史標準,也有各個歷史時期各種材料質地的文物,還有當代的藝術品、工藝品以及民族物品等。

陸續頒布了《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文物藏品檔案規範》《館藏文物登錄規範》, 對做好博物館藏品管理,從內容到形式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2015年施行的《博物館條例》中專門用7條對藏品的來源、管理、保護等方面做出規定,要求建立藏品檔案,對藏品安全負責。

各地加強文物資源管理,一大批一普中新發現和認定的可移動文物得到有效保護,注重加強普查成果的展示、利用和宣傳,促進收藏單位間藏品資源整合,加強館際交流與合作。

(三)各方資金投入促進藏品保護及博物館功能發揮

中國高度重視館藏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十一五」期間共投入約6億元,「十二五」共投入近30億元。

重點針對腐蝕損失嚴重的珍貴文物開展搶救性保護修復,幾年來,搶救性保護修復了2萬餘件珍貴受損文物和20餘萬枚出土簡牘。

100餘家博物館的庫房和櫃架囊匣等保存條件得到改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2008年開始實施的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其最大的經費支持就來自於中央財政每年支付的30億元人民幣。

當前,全國已有4013家博物館為公眾免費開放,使博物館的公共服務、博物館的社會作用實現了最大化。

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展覽超過2萬個,經常配合主要節日、紀念日和重大政策舉辦主題展覽,同時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各種教育活動20餘萬項,大多數以青少年觀眾為對象,全國博物館每年的觀眾總數達到7億人次,其中青少年是第一大觀眾體系,老年是第二大觀眾體系。

(四)推動博物館「社會作用」的最大化

博物館的公益性,決定了博物館應以「平等性、均等化、廣覆蓋」為根本原則和目標,面向全體公眾開放,而非少數人專屬。

同時,博物館作為公共信託機構,其藏品資源和資金來源多來自於國家和社會,因此博物館不能以營利為目的,而應最大限度地向公眾免費開放。

我國實施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正是對博物館公益屬性和社會作用的最好踐行。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一殘疾人大國和第一老年人大國,中國博物館在為殘疾人和老年人服務的硬體設施方面在過去十年間整體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完善,但有些博物館為殘疾人和老年人主動服務的意識還有待加強,中國博物館協會也在積極推動全國博物館像對待青少年一樣進一步提升為殘疾人和老年人服務的意識和水平。

此外,中國博物館在地域分布上還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區還有大約一千個縣沒有博物館,倡導各個省的主要博物館通過流動博物館的形式,把展覽項目和教育活動送到農村和邊遠地區,讓沒有博物館的地區的民眾特別是青少年也能享受到博物館的公共平台。

(五)嚴厲打擊文物的非法販運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中國是文物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為此,政府持續加大打擊盜竊、盜掘和走私文化財產等犯罪行為的力度,並建立了對文物拍賣企業和文物商店經營活動的監管制度,防止文物的非法交易。

中國加強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的追索,中國政府在國際公約的聯合下,已經與美國、義大利、瑞士等19個國家簽訂了《打擊非法盜竊和走私文物》的雙邊協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們從英國、法國、美國等國追索或者返還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三千餘件。

同時,中國對於文物流失對原屬國人民和原屬國文化所造成的破壞有深切感受,為此積極承擔相關國際公約規定的義務。

近年來,根據公約締約國提出的請求,先後通過行政途徑,將伊拉克、秘魯、阿根廷、日本等國被盜文物信息通報海關和公安部門,並協助海關稽查疑似被盜文物,禁止和防止這些文物入境,同時要求博物館和藝術品市場相關方不要接受、購買或者交易來自這些地區的文物。

(六)堅守博物館「非營利」宗旨,推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鼓勵博物館堅守公益性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藏品開發文化創意產品,以滿足觀眾把博物館帶回家的願望。

國家今年出台了密集的支持政策。

如何更好地推動文化文物單位開發文化創意產品,讓「館藏文物活起來」,是當前文博單位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議題。

各地博物館紛紛加大了文化產品開發力度,通過研發文化產品、提供差異化優質有償服務等途徑,既為公眾提供了相應服務,延伸和拓展了陳列展覽的展示服務空間,湧現了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恭王府管理中心、蘇州博物館等一批著名博物館和朝珠耳機、文山先生手植種子等一批明星產品,順利實現了對博物館文化更深入、更廣泛、更持久地傳播,同時又增強了博物館自我造血功能,減少了對財政單一補貼機制的依賴。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十分注重強調避免受利益驅使,傷害自身的公益屬性,衝擊自身的藏品研究和保護工作。

博物館,忠實記錄著人類一次又一次的創新與變革。

在歷史的跌宕與現代化的蓬勃中,新時代的中國博物館,正努力成為中國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以及當代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過去二十年是中國歷史上博物館事業發展最快的時期,中國也是同時期世界上博物館事業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博物館正經歷著由「以物為本」向「以人為本」的觀念轉變,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屬性進一步強化。

下一階段,將支持鼓勵建設更多有特色的基層專題類博物館,完善博物館體系,提升博物館的質量,讓更廣大民眾,在博物館中體驗著社會發展進步的方方面面,並推動中國從博物館大國向博物館強國轉變,更好地履行保護文物傳承文明的歷史使命。

(此文摘自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上的主旨演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臨時展覽選題如何影響博物館的社會價值

博物館的社會價值是博物館區別於其他公共文化機構的根本屬性,歸根結底是由博物館、公眾、社會這幾大要素構成。博物館社會價值的實現,需要處理好博物館與自身建設、公眾需求、社會發展相互之間的關係,使之...

博物館動人心弦的魅力

換個角度看博物館海納百川博物館便是匯聚人類文明成果的海洋……本期小編為您推薦博物館系列的幾本書,讓它們帶您體會博物館動人心弦的魅力之所在,探知博物館背後的理念,享受「發現」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