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冤家對頭的兵器——越王勾踐劍與吳王夫差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湖北省博物館珍藏著兩件精美的古代青銅兵器,一件是越王勾踐劍,一件是吳王夫差矛。

現在它們靜靜地躺在陳列櫃中,默默相對,誰知在約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之交,曾攪過怎樣的風雲激盪,又是怎樣離鄉背井從吳越水鄉來到荊楚大地?

越王勾踐劍,1965年冬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

這座墓一槨二棺,墓主邵固為楚國士大夫一類中下層統治者。

出土時銅劍放在死者的左側,下面還壓著一柄銅削。

劍長55.7厘米,刃最寬處4.6厘米,重875克。

它的兩側鋒刃略略弧曲,距劍格三分之二處最寬,往前逐漸內收,至前鋒處再度擴展,其後收聚成劍的鋒尖。

劍身中間凸起脊棱,兩從微微下凹。

鋒刃薄而鋒利。

劍身滿飾黑色菱格形花紋。

正面近格處正面有兩行八字銘文,鳥蟲體篆書,自右至左讀為「越王鳩淺,自乍(作)用劍(劍)」。

學者考證,「鳩淺」即「勾踐」,也就是歷史上那位臥薪嘗膽,矢志滅吳的越王勾踐。

劍格鑄獸面形花紋,一面用綠松石鑲嵌,一面用藍色玻璃鑲嵌。

劍莖呈圓筒形,無箍,只有兩組四條細弦紋。

出土時,上面纏繞一道道絲繩(緱)。

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盤形,鑄有十一道同心圓紋。

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江陵縣望山一號楚墓中,它出土時完好如新,鋒刃銳利。

全劍長55.6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

此劍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箍形,內鑄十一道極細小的同心圓圈。

劍柄為圓柱體,柄上纏著絲繩並刻有三道戒箍。

劍格向外突出,正面用藍色玻璃,背面用綠松石嵌出美麗的花紋。

整個劍身滿飾有菱形暗紋,在靠近劍格的地方刻有鳥篆體錯金銘文「越王鳩潛(勾踐),自乍(作)用劍」八字。

劍主人「鳩淺」就是「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約公元前520年-前465年)。

考古學家稱此劍為「勾踐劍」。

無論就勾踐劍的外形研製,還是質料搭配,這口劍都無疑是我國青銅短兵器中罕見的珍品。

「越王鳩潛(勾踐),自乍(作)用劍。

」越王勾踐劍銘

《越王勾踐劍銘》與《越王大子矛銘》的書法風格極為相似,甚至可視為一人所書。

上面的文字以精美、嚴謹、裝飾性強而著稱,是屬於當時流行於吳、越、楚、蔡等國得鳥蟲文字。

鳥蟲書,常以錯金形式出現,高貴而華麗,富有裝飾效果,流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把文字銘刻在武器上,並把鳥的形狀鑲嵌在字形與線條當中,使書法線條與工藝裝飾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其形體構成樣式多變,線條屈曲婉轉,結構變化多端,極其講究圖案的美觀。

胡小石說:「至齊楚之分,齊書整齊,而楚書流麗。

整齊者流為精嚴,而流麗者則至於奇詭不可復識。

」使用的辦法是在點畫上增加鳥形,有時在點畫上增加經簡化過的鳥形,也有的字進行幾何化的處理,總之給人一種秀雅多姿、渾然一體的美感,使每個字看起來都飄飄欲飛,富麗堂皇,猶如花紋圖案,雖是武器,也不覺其兇殘,由於裝飾感極強,反能給人以審美的享受。

越王勾踐劍銘銘文,此風格與當代之美術字相近,而與書法精神相悖。

某種藝術,其對於細部的裝飾誇大到了繁瑣、成為一種負擔的時候,就意味這一路風格的窮途末路不遠了。

楷書之盛,在唐,楷書之衰,亦在唐,斯所謂盛極而衰也,何以衰,過度的裝飾化傾向使然。

這柄銅劍鑄制精良,集華美和實用於一身。

據發掘者說,銅劍剛從素漆劍鞘中取出時,光潔如新,不見一點銹痕,摞起來的二十來層紙一划而破。

郭沫若先生看了這柄劍後,欣然賦詩曰:「越王勾踐破吳劍,專賴民工字錯金。

吳王夫差矛出土比越王勾踐劍晚了近20年,1983年11月出土於湖北馬山5號楚墓中。

這座墓也是一座中小型楚墓,墓主的身份與出土越王勾踐劍的望山1號墓墓主相當,兩墓相距不足2公里。

矛長29.5厘米,矛葉寬約5厘米,形狀與短劍相似。

中部縱向突起脊棱,並有血槽。

它兩刃鋒利,斜直向上收聚成尖峰。

骹(筒)部較短,下部鑄成燕尾形。

矛骹的斷面呈橢圓形,骹孔直達鋒尖。

在矛骹上部兩面各鑄有一個精美的獸面形鈕。

矛的通身鑄飾與越王勾踐劍相似的菱格形暗紋。

矛葉的正面,在靠近骹部的地方,有銘文八字,「吳王夫差,自乍(作)用劍」。

字口錯金,至今仍光亮如新(圖四)。

出土與傳世的有吳、越王銘文的青銅兵器可達數十件,它們雖然各具特色,但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無論從製作工藝,還是藝術裝飾都可以以王者的身份傲視群雄。

東周時期吳越兵器利甲天下。

《考工記·敘》說:「吳越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

」又說,吳越之劍,遷乎其地弗能良也,地氣然也。

其鋒利「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

」吳越國君酷愛藏劍,《越絕書·外傳》載「昔者越王勾踐有寶劍五,聞於天下。

」這幾柄劍「揚其華,捽如芙蓉始出;觀其鈲,燦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深深如水溢於塘;觀其斷,嚴嚴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此所謂純鈞也。

」這也是對越王勾踐劍的讚譽。

當時,諸侯間均以佩帶吳越寶劍為時尚,因此也才有了吳季札掛劍徐君冢樹和越王勾踐以寶劍換楚國援兵的故事。

用現代科技檢測越王勾踐劍,主要成份有銅、錫、鉛、鐵、硫等。

其中銅含量為80~83%,錫含量為16~17%,這正是青銅兵器最合理的配比,既保持青銅兵器韌性,又達到了最大的硬度。

而且劍脊和兩刃的銅、錫配比有所不同,劍脊部分銅的含量較高,劍不易折斷,兩刃的含銅量比劍脊低,而錫的含量高,使得劍刃更加鋒利,應是採用複合的方法鑄造的。

至於越王勾踐劍表面的菱形暗紋,有人認為是採用填錫的方法做成的,也有人認為是硫化銅氧化的方法製作的。

吳王夫差矛與越王勾踐劍兩者裝飾手法相同,其製作工藝也不會相去太遠。

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都是春秋末期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一對生死冤家。

吳王夫差繼闔廬之志,富國強兵。

為報父仇,先於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大敗越軍,繼而圍攻越都會稽(今浙江紹興之南),迫越王勾踐投降。

後來又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與晉爭霸。

而越王勾踐先是到吳國為人質,受盡屈辱折磨。

回國後任用賢良,勵精圖治,秣馬囤糧,後乘吳國天災人禍之時,滅掉了吳國,夫差遮面自盡。

勾踐又渡涯北上,與諸侯會盟於徐(今山東滕州附近),成了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

隨之演繹出了美女西施,以及「臥薪嘗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

誰知道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是否見證了這段風雲激盪的歷史?

然而,越國最終讓楚國給滅了,勾踐六世孫無強被楚威王打敗了。

「殺無強,盡取吳地玉浙江,北破齊於徐州,而越從此散。

」記載見於《史記·越世家》。

事情發生在公元前333年,似乎給了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出現於數千里之外的楚地江陵一個簡單而直接的答案,就是楚滅越後,做為戰利品被掠至楚,又被埋葬在邵固一類士大夫墓中的。

但從字義分析,越「散」並不等於國亡。

有的史書記載,到了秦王政(始皇)時,尚有荊(楚)、吳(吳早已滅,應為越)、燕、代(趙)四國合兵伐秦之事《戰國策·秦》。

秦王政二十五年,「降越君,置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

這已是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前一年的事情。

越既未滅,那末勾踐劍和夫差矛就不見得是戰利品入楚,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諸侯間的饋贈,因為一度越楚關係密切,楚昭王曾納勾踐之女為妃。

不管怎樣的風雲變幻,今天它們已成了那段歷史的載體之一,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

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會以嚴謹審慎的心態去研究它們,以現代科技手段去保護它們,讓它們傳之萬代。

小連結:《吳王夫差寶劍》

2014年12月19日,蘇州博物館將舉辦「吳鉤重輝——蘇州博物館藏吳越青銅兵器特展」。

本次展覽的展品主要是以蘇州博物館2014年從台灣古越閣主人王振華夫婦處徵集到的58件青銅兵器為主,依託蘇州的考古發現,再現吳越兩國鑄劍的精湛技藝,也讓我們領略了吳越兩國燦爛而悠久的文化與軍事歷史。

本次展覽由吳越爭輝、耕戰並舉、禮樂化民、金戈鐵馬四個主題展廳組成。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穿越兩千多年的歷史,一睹吳越青銅兵器的犀利與精緻吧。

吳王夫差劍。

此劍通長58.3厘米,身寬5厘米,格寬5.5厘米,莖長9.4厘米。

夫差是吳國末代君主,公元前495——473年在位。

這把劍是迄今已知幾柄吳王夫差劍中最精美最完整的一件。

它的線條流暢,劍從收分自然,通體保存完好無缺。

劍格部分深鑄獸面紋,再鑲嵌以綠松石,即使有少部脫落,仍不失為當時鑲嵌技術的代表之作。

其劍格和劍鞘扣合部分,曲中帶直柔中帶剛,上翹之圭角鋒利如刃,讓人嘆為觀止,劍箍上所鈐松石小若沙粒卻擺列整齊,亦是絕技。

因為此劍劍柄部位裝飾複雜,且和劍體的韌性要求不同,所以採取了分鑄技術。

分鑄是中國青銅鑄造技術中的高級工藝,猶如現在的預製技術,一般將比較複雜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件先行鑄成,然後再插入合范的相應部位熔鑄在一起。

劍首也是以不同成份之合金青銅分鑄後再銜接劍莖而成。

在劍身近格處鑄有銘文兩行十字:「攻敔(吳)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

「攻敔」,即吳國。

春秋時代吳國的國名,典籍作「吳」或「句吳」,青銅器銘文則作「吳」或「攻敔」。

越王「者旨於賜」劍。

該劍通長53.8公分,身寬4.7公分,格寬5.5公分,莖長9公分。

者旨於賜即越王勾踐之子「鼫(shi)與」,公元前464-459年在位。

這把劍的看點在它的劍格和劍首。

劍格作倒凹字形,兩面鑄有典雅的雙鉤線「鳥篆體」銘文共八字:正面為「戉(越)王王戉(越)」,反面「者旨於賜」。

其中越王二字重文,連讀應為「越王者旨於賜」。

字口間嵌滿片狀藍綠色松石,為迄今保存綠松石原貌最完整的越王劍。

劍首為圓盤形首,鑄有七圈凸稜線組成的同心圓,在中心點圓周則有七條燕尾形凹紋,向著凹點內聚,而整個劍首面布滿極纖細斜格紋為襯底。

劍首上作如此精緻紋樣的裝飾,極為罕見。

越王州勾劍。

該劍通長51.7公分,身寬4.5公分,格寬5公分,莖長9.5公分。

州句即越王勾踐之曾孫,公元前448-412年在位。

此劍圓莖實心,莖上原有兩道箍,現已殘失。

劍首圓盤形,鑄有多圈同心圓凸棱,紋深而細。

劍身表面呈深綠銹色,滑指其上如感噴漆般光滑、柔細。

劍格作倒凹字形,劍格兩面鑄有典雅鳥篆體銘文十四字,並以精緻斜線作為襯底。

正面銘文:「句州越王州句」,反面為:「(劍)僉用(作)乍自自乍(作)用僉(劍)」。

其中州句、自作用劍均有重文,連續應為「越王州句,自作用劍」,州句「句」字省去「口」,在已見州句兵器中是罕見的。

而且凡銘文在劍格者,由於地位局限,鳥篆大多不清,但此劍「鳥篆」尤其清晰,鳥書秀麗,製作精緻,在兵器中堪稱上乘。

鎏金菱形紋劍,戰國,通長43.3厘米,格寬4.6厘米,莖長8.5厘米。

此劍劍身較寬,中起脊線,近鋒處收狹明顯,前鋒尖銳,雙刃薄而鋒利。

一字形平格,圓莖(柄)中空,尚可見范塊留存,無箍,圓環形首。

劍莖(柄)表面呈不規則龜裂狀,上用絲繩纏緱,作菱形網格狀,表層塗著黑漆膠質物,用以固定纏緱。

劍身兩面裝飾網格狀的菱形紋鎏金,網格的斜線分為左、右兩組,各三十條,上下線條交叉處塗有不明物作間隔,而不通連。

滑指紋飾區上,有些微凸起之感,經放大30倍觀察,飾金區下無凹槽,密度較松,其間縫隙有銅銹,因而推斷是器表鎏金。

這種鎏金菱形紋劍,為以往歷代傳世或考古發掘的銅劍所無,其裝飾工藝與纏緱形式無疑為青銅兵器發展史,提供了一件彌足珍貴的實物例證。

菱形暗格紋劍。

二號劍(左)通長52.4厘米,格寬5厘米,莖長9.1厘米,重量770克。

三號劍(右)通長53.9厘米,格寬5厘米,莖長9.5厘米,重量700克。

這兩把劍都鑄造於春秋晚期,二號劍為有感暗格紋花紋,可以用手指明顯感覺到的;三號劍為無感,即手指划過沒有任何感覺。

兩劍劍身寬長,近鋒處收狹,前鋒尖銳。

中脊線隆起,兩從斜弧。

一字形平格,空心圓莖,環形式首。

劍身滿飾雙線菱形暗格紋,在每個菱紋的交叉點各飾一個實心菱形紋,劍身紋飾虛實結合,排列有序,具有較強的裝飾性。

菱形暗格紋被稱為異光花紋,是吳越鑄劍「三絕」之一。

到目前為止,尚未完全破解其鑄造秘密。

此菱形暗紋與湖北江陵望山一號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紋飾相似。

回文章頂部,點「龍泉寶劍」進行訂閱

歡迎關注龍泉寶劍微信公眾號:「 longquanbj 」一起交流

☆歡迎愛好刀劍的朋友加劉師傅的微信交流:liu1526878677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勾踐劍和夫差矛為什麼被埋在楚國墓葬中

1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上面用鳥篆銘文刻了八個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的這把「天下第一劍」 千年不銹

提起勾踐,比「臥薪嘗膽」更有名、同樣有歷史研究價值的,還有一把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是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是春秋晚期越國製造的青銅器,劍長55.7厘...

勾踐劍與夫差矛上的字,你更喜歡哪一個

2500多年前,吳越大地上,勾踐與夫差激戰20多年,「臥薪嘗膽」並施「美人計」的勾踐終於戰勝夫差。2500多年後,銷煙早已散盡,這對千年冤家的兩件兵器——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面對面靜靜地躺在...

真正的國家寶藏在這裡|吳越青銅劍

文/張敏在火藥發明之前,人類爭鬥的沙場是冷兵器的世界。在中國古代的十八般兵器之中,劍,歷來被稱為「百兵之皇」,而年之最長者,唯青銅劍是也。從商朝時的短如匕首開始成長,到東周時期,吳越之地的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