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在今天的浙江,但越王勾踐劍卻為何在湖北出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65年12月,湖北省考古專家在一座古墓里發掘了一把青銅寶劍,寶劍出土,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這把至少兩千年前的寶劍,劍身居然毫無銹跡,劍刃還能輕鬆劃破16多層紙。

▲望山一號墓

寶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

在靠近劍格(即劍身和劍柄之間的橢圓部分)的地方,刻有兩行鳥篆銘文:「鉞王鳩淺 自乍用鐱」。

「鳩淺」二字引發了專家的激烈討論。

著名學者郭沫若認為這兩個字是邵滑(望山一號楚墓墓主人「邵滑」)但是古文字專家唐蘭認為,「鳩淺」這兩個字是「勾踐」的通假字,經過幾次爭論之後,郭沫若終於被說服,承認這是勾踐之劍。

▲鉞王鳩淺 自乍用鐱

那麼勾踐真的會在自己的兵器上刻名字嗎?

實際上,兵器上刻字,是中國非常有講究的一項傳統,據南朝.梁.陶弘景《刀劍錄》載:"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歲次午鑄一劍,長三尺,銘曰'照膽',古文篆書。

"由此可見,在商朝時期就有在刀劍刻字的行為。

歷史上除了越王勾踐劍,還出土過「吳王夫差」字樣的青銅矛,一代梟雄曹操的寶劍上則刻有「孟德王常服之」六個大字,短短几個字,卻能充分顯示出兵器主人強烈的個人氣質,武聖關羽佩刀上刻有「萬人」二字,展現出了關二爺萬人敵的氣概。

▲吳王夫差矛銘文

由此可見,越是神兵利器越會被刻上文字,以證明神兵的主人是誰,勾踐在自己打造的寶劍上刻字,也表明了他對此劍的喜愛。

那麼越王勾踐心愛的寶劍,卻為何會出現在千里之外的楚國,甚至成為楚國貴族的隨葬品呢?

▲越王勾踐劍 現藏於湖北省物館

有人說,這把劍是戰場劍,楚懷王派「邵滑」帶兵攻打越國,「邵滑」滅越後作為戰利品帶回楚國,有的觀點認為是勾踐的女兒嫁給了楚昭王,寶劍作為嫁妝隨著勾踐的女兒一起嫁到了湖北。

還有人覺得是春秋末年楚國與越國聯盟以攻打吳國,勾踐贈送於楚國的,所以越器會出土於楚都。

但是筆者覺得這把寶劍是楚國滅越國後的戰利品的可能性比較高。

從時間上來看,江陵望山楚墓是公元前331年的,楚滅越是公元前332年,時間上能夠對上。

其次,勾踐女兒嫁到楚國,作為嫁妝,勾踐應該鑄造其他兵器或者禮品,而非把自己精心製作的隨身器物贈送,即使是作為嫁妝,這把寶劍也應該是出現在勾踐女兒的墓里或者楚昭王墓中,而不是出現在楚國大臣墓中。

▲越王勾踐劍

另外,在戰國時期,為了鞏固盟約,流行的都是交換人質,例如秦就把子楚送到了邯鄲作為人質。

這可比贈送佩劍更加來的安全與可靠。

當然這個是筆者的個人看法,關於越王的佩劍為何會出現在楚國這一現象,學術界對此問題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論斷,因此,越王勾踐這把隨身佩帶的青銅寶劍究竟是如何進入到楚地的還需人們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如今,越王勾踐劍靜靜地躺在湖北省博物館的陳列櫃中,而旁邊就是曾與他相愛相殺的「好基友」吳王夫差之矛。

在這種平靜中,不知是否有人知道兩千多年前那段風雲變幻的歷史。

▲越王勾踐劍 與吳王夫差矛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可鎖定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越王勾踐劍為何會在楚國故地的湖北出土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劍首外翻捲成圓箍狀,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

天下第一劍 越王勾踐劍為何千年不朽

身穿一襲白衣,不染絲塵,手持一把名劍,削鐵如泥,此般俠義之風不知何時已深深定格在了人們的腦海。而伴隨著越王勾踐劍的出土,這種似乎只存在於武俠小說中的虛幻情景也漸漸走向了現實。1965年冬,在湖北...

「天下第一劍」 越王勾踐劍或元月10日提前撤展

作為臥薪嘗膽故事中的主角,越王勾踐使用過的劍長啥樣?敦煌·絲路大展在成都華麗麗地開展,有的觀眾或許還沒有留意,在成博負一樓的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展廳,越王勾踐劍已經悄悄咪咪地亮相了。這可是被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