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聊 | 七月十五 · 鬼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張美艷的面孔,一屏幽蘭的色調,雖然聽不到那冷森森的聲音,卻也不能忘卻她是一個鬼。

聶小倩同學,請出示你的身份證件,接受安檢……

1、鬼月鬼節

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

從六月三十開始,陰間的負責人就下令打開鬼門關,任由那些飢餓的孤魂野鬼到陽間去遊蕩覓食,整個活動為期一個月。

雖然說人鬼殊途,陽間的人們還是為了避免被鬼魂干擾而採取一些措施,最主要的方式是「設醮普渡」,希望孤魂野鬼們能充滿正能量、早日超生。

同時在鬼月中也有一些禁忌,以避免「人撞鬼」。

鬼月中最重要的日子就是「中元節」,農曆的「七月十五」。

這是中國的三大鬼節之一,另外兩個是清明節和寒衣節(十月初一)。

中國的民俗是個非常複雜的體系,一些說法經常自相矛盾。

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卻並不複雜,就是「各說各理」,融合了民間信仰、道教、佛教以及文人杜撰等多渠道的信息。

以七月十五為例,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2、目連救母

佛經者,是佛的重要講話單行本或選集。

佛不限於佛祖釋迦摩尼佛,但以其為本師及核心。

一本《盂蘭盆經》講述了「目連救母」的故事,演化出了盂蘭盆節。

佛祖的弟子目犍連尊者,也簡稱目連,是個大孝子。

但是他的母親卻不是一個善良的人,據說生前做了很多壞事(具體案卷不詳),死後在陰間餓鬼道受苦,饑寒交迫非常慘。

目連通過神通看到這些狀況,就想解救母親,但又感到無能為力,於是請教佛祖。

佛祖說,解救你母親靠你自己不行,必須依靠廣大的僧友。

你去組織一個答謝活動吧,選在七月十五,備下大量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奉獻給千萬僧友。

僧友們的修行功德就會一起超度你母親……佛祖說大家記住這個方法吧,不僅僅能超度你這一世的父母,最多能超度前七世的父母嘞……

3、陰間老大

道教中元節的來歷,與「三官大帝」中第二位「地官大帝」有關,七月十五是他的生日。

按道教神仙編制文件「天官賜福、官赦罪、水官解厄」,地官大帝「掌管五嶽大帝、五嶽諸真人及惜地神仙已得道者」。

而五嶽大帝中的東嶽大帝,也是負責幽冥界的神。

且慢!這時候一位叫「酆都大帝」的神仙提出了質疑:「陰間是我的地盤」!

接下來,閻王爺也憤憤不平的提出了抗議。

陰間的政治格局真的好亂!!!

要澄清的一點是,閻王不是閻羅王。

閻王是民間傳說中陰間的最高統治者,判官、牛頭馬面、黑白無常等都是他的下屬。

在希臘神話中,這個職位是冥王哈迪斯的。

閻羅王雖然一字之差,卻屬於另外一個體系。

這個可以從小說《西遊記》中清楚的看到,「俗、道、佛」幾方面的攪拌,在陰間設立了「十殿」,負責人合稱「十殿閻王」,閻羅王是第五殿的leader。

另外九個是: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東嶽大帝表示抗議!)、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

陰間的治理結構從一人獨裁變成了集體領導。

也有學者說,閻王就是閻羅王,原來負責第一殿,因為對待鬼過於寬厚,而被降職到第五殿。

很顯然,這種說法缺乏邏輯上的支持,也沒有正式的「任免文件」。

陰間啊陰間,地獄呀地獄!在最深處的還有一個帶著寵物的沉思者,他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就是地藏王菩薩。

似乎他的地位又在十殿閻王之上,總感覺像是地府的「書記」呢?

4、黃泉路上

無論陰間誰是No.1,對於普通的鬼魂都不重要,如何走過黃泉路,才是必須面對的。

這條風景可能並不美麗但卻知名度非常高的路,竟然找不到旅遊大咖們的親歷圖文遊記。

古往今來的一些學術書刊中,所分析的也都是人云亦云和憑空想像,又有無法契合的地方。

人死了,無論怎麼死的,就變成了鬼,肉體沒了,只剩下靈魂。

據說黑白無常是負責來抓鬼的公務員。

可神仙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就算白天黑夜不休息,兩個人24小時內又能出幾次任務呢。

估計黑白無常只是一個崗位名稱,編制數應該很多。

不知道如何競爭上崗,有沒有五險一金。

鬼門關是陰陽的分界,進了鬼門關就是黃泉路,「黃泉路上無老少」,揮手告別了前世的角色。

黃泉路邊開著艷麗的紅花,叫「彼岸花」。

俗話說「路是人走出來的」,嚴禁的說「路是人和鬼走出來的」。

黃泉路上並不安寧,孤魂野鬼也經常出沒,大多都是惡意的對待新來的。

為什麼陰間不再黃泉路上搞一次「嚴打」,徹底肅清孤魂野鬼呢?

5、地獄之門

到底是先到閻王殿,還是先到奈何橋呢?按投胎轉世的程序分析,應該是先判定後執行吧。

假定走過了黃泉路,先來到閻王殿,面臨的是針對這一世的所作所為,組織上給你做處理決定。

以十殿為例:

一殿秦廣王,像是組織人事部門。

對於表現優秀的,給予飛升天界的機會;對於表現平平的,送第十殿投胎轉世;對於有違法違紀違反道德行為的,轉紀委監察司法部門具體處理。

從第二殿到第九殿都是根據生前罪孽設定的專職審判和懲罰機構,從名稱上看就能看出這些地方的恐怖。

二殿楚江王,掌管活大地獄,又名剝衣亭寒冰地獄。

三殿宋帝王,掌管黑繩大地獄。

四殿五官王,掌管合大地獄,又名剝剹血池地獄。

五殿閻羅王,掌管叫喚大地獄。

六殿卞城王,掌管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

七殿泰山王,掌管熱惱地獄,又名碓磨肉醬地獄。

八殿都市王,掌管司掌大熱大惱大地獄,又名惱悶鍋地獄。

九殿平等王,掌管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

每座大地獄下面還設置有十六小地獄,各種刑罰都是殘忍至極。

有人問了「十八地獄」在哪裡?這種說法是與閻王相對應的,閻王是總負責人時,十八個地獄有十八位判官負責。

無論哪種地獄的機構設置如何,都是傳說中鬼魂必須要經過的一關。

這裡的恐怖並不是嚇唬鬼的,而是嚇唬人的。

告訴人們生前做壞事,死後在陰間要受罪。

經歷了組織考驗和司法處理的鬼魂,終於來到了第十殿,要投胎轉世了。

6、孟婆湯茶

轉世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佛教推出了六道輪迴的概念。

根據人生前的所作所為,將被分配到「天道、人道、畜生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之一。

呀!又出來了一個地獄道。

對就是這麼亂!傳說的體系版本太多,互相也並不能說服對方。

這就像一個很low的問題,誰是上天的主宰?答案是:玉皇大帝(民間)、元始天尊(道教)、如來佛祖(佛教)、上帝耶和華(基督教)、宙斯(希臘神話)、天照大神(日本神話)、安拉(伊斯蘭教)……

想當年一位天庭的高級幹部,因為違反「八項規定」,被「開除天籍、打下凡間」。

可惜走錯了畜生道,錯投豬胎,英俊威武的天蓬大元帥變成了大耳朵的豬剛鬣。

還是再回到一般傳說中。

陰間最幸福和最悲傷的地方可能就是奈何橋了。

鬼魂被送到這座橋,準備徹底告別過去了。

抹去記憶、抹去愛恨情仇,是非常痛苦的。

忘川河邊,一座高高的土台,叫做望鄉台。

站在上面再去看看陽世間的親人們,近視眼估計會比較吃力吧,所以提醒大家務必少玩手機。

這裡還有一塊三生石,記錄下前生、今生和來生(這不是一個小品的名字),祝福來到這裡的每一個鬼「早登彼岸」。

懷著複雜的心情走上奈何橋,一位老婆婆送你一碗湯,必須一口氣喝掉,這就是孟婆的湯。

喝了忘記前世今生!啊,這碗湯竟然是低級格式化的命令,從此硬碟和內存里啥也沒有了……

砰的,一頭冷汗,從黃泉遐想中走出來。

還是太陽下的地球上最happy了。

7、燒紙給誰

進入互聯時代了,各大祭祀節日在城市裡還少不了燒紙的景象。

夜幕下,僻靜的街頭一團團火光,第二天清晨看到一處處的黑色的灰燼。

現在還在以燒紙方式祭奠親人的,多數是五十歲以上的人群,再就是一些殯葬人員的儀式需要,以顯得「很專業」。

即便不是以環保的角度,這些也沒有什麼意義。

儀式更多的都是為了活人的心安。

假如死者不是奸惡之徒,應該很快就投胎轉世了呀,燒了冥幣他也收不到。

假定他並非善良之輩,那麼應該在地獄中受苦,估計收快遞也會被鬼卒管制的。

還有呀,冥幣和陽間貨幣的兌換比率嚴重失衡,陰間的經濟始終處於不斷的通貨膨脹中。

對故去親人的懷念,更多的要轉化到對活著親人的理解與愛護。

子女盡孝也是如此,活著時多做一些,不要等人死了搞那麼多給別人看的祭奠。

祭奠,你知道逝去先人的名字能上數幾代呀?

一段沒有事實依據的故事,寫給七月十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陰曹地府一瞥: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

唐伯虎曾經作過一首絕筆,詩云:「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流落在他鄉。"其實,地府和陽世雖有相似但並不一樣,陰間,是一個只有鬼才知人不知的地方。儘管說到這裡大家都不願多...

七月半,鬼門開 。 那天出生的人叫天胎

七月十五是鬼節,這天百鬼放假,可以上陽間放鬆放鬆。十四的半夜鬼門開,一直到十五的半夜關,所有的鬼必須在鬼門關閉之前回陰間,否則就滯留陽間成為孤魂 野鬼!同時整個陰曆七月也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