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聖地法門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尋夢遊仙

我雖不信佛,但凡進入寺廟總是帶著一種虔誠之心。

此次夢尋長安,來前就很想看看位於扶風縣的法門寺。

法門寺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它是歷史上著名的皇家寺院,法門寺聞名遐邇是因寺里有佛指舍利。

法門寺的地理位置也很特殊,它靠美山和岐山,南隔渭河與秦嶺主峰相對。

三千多年前,華夏民族的古帝之裔、姬姜之後——古公亶父率領周部落來到這裡,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此處被稱為「周原」。

現在的法門寺是在原老法門寺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分為新法門寺和老法門寺兩部分。

我踏進老法門寺大門,就看見法門寺建築頗顯肅穆,迎面是一座具有唐式建築風格的銅佛殿。

殿內飄出的一股股香火味道,傳來的一聲聲佛音,讓我的心緒一下子沉靜下來。

在銅佛殿中供奉著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是佛教密宗至高無上的本尊。

據說,佛有三身,是法身、報身、化身,其分別用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釋迦牟尼佛來象徵。

在佛的兩邊分別是觀音和普賢兩位菩薩,手持法器的十八羅漢依著牆壁環繞於佛龕周圍。

銅佛殿的後面,一座雄渾高大的十三級磚塔屹立在院中,塔頂指向湛藍的天空,這就是法門寺的中心建築物。

塔是佛教規律性建築,又被稱為浮屠或佛圖,主要是供奉佛骨或葬貯高僧屍骨之用,也有作為收藏佛經或置佛像之用,法門寺的寶塔主要是供奉佛祖釋迦牟尼佛指舍利的。

相傳在公元前485年,釋迦牟尼滅度之後,古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阿育王為了懺悔自己的罪孽而皈依了佛教,他將佛骨分成84000份,分葬於世界各地,並建造了84000座塔用來供奉佛祖釋迦牟尼佛指舍利。

當時在中國就建有19座佛祖舍利塔,其中法門寺塔特意選在了「周原」故地,因此法門寺塔和寺就有了「關中塔廟始祖」的稱譽。

在法門寺塔的塔底四方有四個不同的題額,正南為「真身寶塔」,正北為「美陽重鎮」,正西為「舍利飛霞」,正東為「浮屠耀日」。

據說法門寺塔在修建之初名為阿育王塔,東漢至北魏期間寺廟被稱為「阿育王寺」,隋代改名為「成實道場」,唐初時高祖李淵將其改為「法門寺」。

法門寺塔先後經歷了近兩千年從木塔到磚塔的兩個時期,其中木塔有1502年歷史,磚塔有372個春秋。

這座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的寺廟,自從唐高祖李淵賜名後就成為了皇家寺院,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從此法門寺在中國歷史及佛教史上最輝煌的序幕便拉開了。

大唐的天子們都信奉佛法,尊奉法門寺佛指舍利為護國真身舍利,每30年便開啟一次法門寺地宮,以隆重禮法把法門寺的佛指舍利迎至長安或東郡洛陽的皇宮供奉一次,形成了中國佛教史最盛大的典儀。

從法門寺中的《大唐迎佛圖》中可以看到,當時皇家迎奉佛指舍利的宏大場面。

法門寺距離長安三百里,迎佛骨的那些天,道路車馬晝夜不絕,到處是佛教徒虔誠的膜拜,有些佛教徒肘行膝步,甚是虔誠。

就是到了武則天稱帝時的「武周」時期,皇家都是大力崇奉佛教,到處都是頌佛與頌經之聲。

唐朝共有七位皇帝舉行過規模盛大的迎奉佛骨活動,到了唐武宗時期,由於佛教與道教間的矛盾,發生了大規模的滅佛事件。

法門寺寺僧為了保存佛指舍利,將它封藏於法門寺塔地宮之中。

從此,佛指舍利在這地宮中靜靜地沉睡了1113年。

1981年8月24日,法門寺塔的西半側在綿綿陰雨的秋季跨塌,僅留下半面塔身危立殘台石磚上。

1987年重新修建法門寺塔,農曆4月8日佛誕日這一天,在清理塔基時意外發現了塔下的地宮,深藏千年之久的釋迦牟尼佛指舍利和供養舍利的大批唐代珍貴文物重新開光。

我喜歡拍塔,外出遊玩時拍了不少塔的照片,在來法門寺之前,我對寺廟中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這座真身寶塔上,這是一座最觸動我心扉的塔。

法門寺的由來也是由於這座寶塔,是先有了塔才建了後來的寺,有了當年的阿育王塔繼而有了阿育王寺,才有了今日的法門寺。

法門寺是以真身寶塔為寺院中軸,塔前是山門、前殿,塔後是大雄寶殿,在真身寶塔的東西兩側分列著鐘樓和鼓樓,銅佛殿與大雄寶殿之間以真身寶塔為中心形成的塔院周圍有長廊相連,這是中國早期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

法門寺的大雄寶殿斗拱飛檐,青磚綠瓦,古樸典雅。

大雄寶殿是供奉佛祖聖像的地方,其地位與孔廟大成殿相當。

大雄寶殿的「大雄」譯自梵語,是教徒對釋迦牟之尊稱,「大雄」也是指修行的完滿境界。

在大殿前的兩根柱子上有:「法、非法、非非法、舍非法門;門、無門、無無門、入無無門」的對聯,這是著名國學大師文懷沙手書。

殿內正中供奉著毗盧遮那佛,其兩側並坐的是阿彌如來、成就如來、寶生如來、阿難如來,從5佛同奉中就能知道法門寺屬於佛教密宗。

參觀完老法門寺,我遊覽了一牆之隔法門寺珍寶館,裡面展出的都是地宮中出土的數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的各類絕代珍寶。

法門寺塔的地宮是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後室及秘龕7部分組成,是迄今規模最大的供奉佛指舍利的地下建築。

據說,在地宮被打開的那一刻,整個大理石砌成的地宮後室中,滿眼是一片金碧輝煌,重重摞摞的金銀器皿,珠玉寶石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

一千多年以前的金器珠玉,流光溢彩,光輝奪目,參與發掘的人無不為之驚嘆。

在地宮中共發現了四枚舍利:一枚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這是世界僅存的佛指骨真身舍利;三枚保護佛指舍利的影骨舍利,其中兩枚為白玉所制,另一枚為一高僧的舍利。

在地宮內除了發現大量的珍貴文物外,還發現了兩塊石碑:一塊是《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敘述了唐代六次迎佛骨的歷史。

另一塊是《物帳碑》,它實際上是一個地宮寶物的清單,清單中詳細的記載了寶物的捐獻人、物品名稱、重量、尺寸、製作工藝、質地、紋飾、配件數等。

人們對照物帳碑檢查發現,這裡共匯集著兩千多件皇室金銀器及各種珠寶玉石,而且這份清單與出土的文物都能一一對應。

銀花雙輪十二環大錫杖,錫杖是由唐懿宗供養的,杖身長1.96米,頂端為4輪套12環。

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杖身通體綴飾纏枝蔓草、雲氣和團花紋飾。

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體型最大、等級最高、製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鎏金浮屠塔,塔分為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

塔基為須彌座,外部有三層護欄,每面護欄正中有一弧形踏步。

塔身四面各開有一門,門外兩側各有一力士。

塔為頂單層,四角攢尖形,房額上鋪有人字形斗拱。

塔剎上6個相輪由下往上依次漸小,相輪以上有寶蓋、圓光、仰月及寶珠,氣象十分莊嚴。

考古人員在這塔內發現一枚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前檔板上刻著兩位坐僧,兩側壁各鏨出兩隻迦陵頻伽神鳥, 在棺內裝著一枚影骨舍利。

在這些眾多的寶物中,真正引起轟動的還是佛指舍利。

據說,考古隊清理地宮後室即將結束時,意外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層後,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在密龕中發現一個藏著寶函的包裹。

這個沉甸甸的寶函是唐懿宗賜贈的,共有八層之多。

最外層是一個檀香銀棱頂木函,由於屬於木木製品,出土時已殘朽。

裡面套裝著三個銀寶函、兩個金寶函、一個玉石寶函和一座單檐四門純金塔。

純金塔打開後,塔內有一玉制的佛舍利仿製品。

之後,考古人員對密龕里發現的鐵函進行檢查,在鐵函內發現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里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里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

玉棺裡面放置的是真正的佛骨舍利。

這枚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

從此,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最具有爭議性的文物是一個五重寶函,它的出現給地宮做出了一個確切的定位。

寶函是在地宮後室密龕發現的,在第三重鎏金銀函上鏨刻了45尊造像,構成唐密金剛界成身會曼陀羅,代表了佛世界的最高境界,而佛指舍利就安放在這五重寶函里,由於地宮的獨特構造及它特有的內部擺設,經過學術界和考古學家及宗教界經過了11年的反覆論證,終於確定了五重寶函和地宮是唐代密宗的內道場。

法門寺地宮中除佛教法器和供養器外,更多的是唐皇奉佛的世俗物品,包括皇室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金銀器具和上千件薈萃唐代絲織工藝的絲織物,這其中包括了武則天的繡裙。

器具中包括了食器、茶具、薰香器、錢幣,以及各類珠寶雜件等。

這些奇珍異寶數量之多、品類之繁、等級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極為罕見的。

鎏金臥龜蓮花五足朵帶銀香爐:由爐身、爐蓋組成的香爐通體鎏金,顯得非常的華麗。

香爐的蓋沿下折與爐身口沿扣合,蓋面突起並飾有一周蓮瓣紋,上有五朵花蔓纏繞的蓮花,每朵蓮花上臥有一隻龜。

花蕾狀的蓋紐中鏤有孔洞,以便於香氣溢出。

爐身上壁飾有流雲紋,其五隻爐腳為鉚接的獨角天龍獸,獸足之間銷釘有套接花結組合的朵帶。

鎏金銀香囊是唐僖宗供奉的,它是目前發現直徑最大的唐代香囊。

據史書記載,在唐宋時期,香囊在上層社會中極為流行,貴婦乘車出行時常在袖中置一香囊,車馳過,香菸如雲,數里不絕,塵土皆香。

地宮中的這一香囊上下半球各飾鎏金團花六朵,囊體鏤空處刻有葉狀紋飾,以供香氣溢出。

香囊內部鉚接有兩個同心圓金屬環和一個盛香料的缽狀香盂,無論香囊怎樣轉動,其內部的香盂始終保持水平狀態。

在清理法門寺地宮中室文物時,人們在一朽壞的木箱內發現了13件瓷器,這些瓷器造型精美,胎質優良,釉色自然,製作精巧,器物口、腹、底渾然一體,宛若天成。

通過《物帳碑》的記載,證明這些瓷器為青瓷中的極品---秘色瓷。

秘色是越窯青瓷中極為罕見的一種色調,其在制胎施釉及燒造等方面的獨特工藝,使燒制的瓷器似冰類玉,猶如盤中盛有水,清徹明亮,玲瓏剔透。

秘色瓷是古代宮廷專用瓷,臣庶是不得使用的,因此被稱為秘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宮還出土了一套唐僖宗使用過的鎏金茶具,這是中國目前所知時間最早、組合最完整、等級最高的茶具,也是世界上發現時代最早、等級最高的宮廷茶具。

這一套茶具有茶籠、茶碾、茶羅子、茶爐、茶匙、茶盆、茶碗、茶托、調料盛器等,分別對應了貯存、烘烤、碾磨、羅篩、烹煮到飲用等唐朝宮廷茶道的全過程,用實物印證了《茶經》中的有關內容,講述了中國茶文化的源流和發展過程,全面地體現了唐宮廷茶道的工序和茶文化內容。

鎏金銀龜盒也是唐皇系列的宮廷茶具之一,是用來裝茶末的,使用時可從烏龜嘴中倒出茶末。

銀質鎏金的銀龜盒是分體鈑金,焊接而成的。

銀龜盒的造型似一隻昂首曲尾,四足內縮,做欲跑狀的烏龜。

銀龜盒以龜的背甲作盒蓋,內焊有橢圓形口架,各部位的紋飾也與龜體相近,形象十分逼真,頗具動感。

珍寶館內數不盡的文物,道不完的歷史滄桑,深深的吸引了我。

走出珍寶館,站在台階上仰望雄偉的法門寺塔,法門寺在裊裊香菸和梵音中,散發著佛門特有的莊嚴和肅穆的氣息。

聽著鐘鼓樓響亮的鐘罄之聲,我雙手合十,心靜如水,沒有祈求。

此時的心境或許得到一種解脫,對紅塵的紛爭或許看的更深更透,似乎對生命有了更深的詮釋。

看完法門寺塔地宮中的珍寶後,我來到新法門寺,新法門寺景區由山門廣場、佛光大道、合十舍利塔,以及眾多藝術佛像、園林雕塑小品等組成。

山門廣場由佛光門、般若門、菩提門及圓融門4部分組成,北接佛光大道,寓意著芸芸眾生由此岸世界渡到佛的彼岸世界的過程。

說實話,我還是喜歡斗拱飛檐、古色古香的老法門寺,對於新法門寺那怪異的造型,心中很是不喜歡,總感覺佛門凈地沒必要弄的金碧輝煌,這樣反而失去了中國的傳統建築文化。

近年來,造型各異的建築不斷考驗著人們的視覺,引來了陣陣的口誅筆伐,建築暢言網在2012年評選出的第三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中,新法門寺還榮登榜首。

但是,為了一睹那至高無上的佛指舍利,我還是踏上了通往合十舍利塔的佛光大道。

釋迦牟尼佛指舍利從地宮中請出來後,就一直供奉在陝西省博物館中,當新法門寺的合十舍利塔建成後,便將佛指舍利供奉其中。

據說,佛祖也不願到那醜陋的新法門寺去,在舉行佛指舍利安奉大典那天,整個陝西天降大雨,道路難行。

安奉大典後不久,一些參與活動的官員在平日裡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竟意外負傷,這些現象至今沒人能夠解釋。

不是佛教信徒的我,不想去探索考證這些現象,但對佛的虔誠我始終如一。

法門寺塔是阿育王專為佛指舍利而建的,在塔建成之後的千年歷史中,佛指舍利就一直被供奉其中,法門寺塔的地宮才是佛指舍利的家。

如今,佛指舍利離開了他久居的地宮,來到了新法門寺,也許佛祖是想通過這些現象表達不滿吧?

其實參觀新法門寺並不是想看這裡的建築多麼粗壯,而是為了參拜供奉在合十舍利塔內的釋迦牟尼佛指舍利。

也許我作為一個凡夫俗子可能與佛無緣吧,佛指舍利被藏在了舍利塔的地宮中,只能通過照片來目睹供奉在塔中的佛指舍利了。

我無意去理解佛教中諸如四諦、緣起、法印、八正道、十二因緣、三界六道、因果業報、三十七道品、涅盤重生等繁雜的教義,但是在這佛門聖地我似乎也能感受到一份聖潔和高遠。

走出舍利塔,仰望安放著佛祖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的塔,心裡想著此行雖沒能目睹佛指舍利,但觀賞到了「窮天下之莊嚴,極人間之輝煌」的大唐珍寶,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小貼士:西安至法門寺高速路約2小時車程,在西安有多個地點可乘車前往。

大唐芙蓉園西門每天8:00—11:00發車,經停大雁塔北廣場東側停車場,返程時間為14:30—16:00,票價25元(購買法門寺景區門票,可免費乘車)。

西火車站東廣場每天7:00—10:00發車,游2(西安火車站—法門寺)、游3(西安火車站—乾陵—法門寺)返程時間為13:00—16:00,票價25元。

西安城西客運站—法門寺,第一班:8:45 —9:00,第二班:11:00—11:30, 第三班:16:00—16:20,票價為30.5元。

法門寺—西安城西客運站,第一班:5:25, 第二班:8:30 ,第三班:13:30,票價為26元。

佛指舍利瞻仰時間:逢每月農曆初一、十五:10:00——16:00,逢周六、周日,10:00——16:00。

(我去時日期不對,沒能看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世界上的「第九大奇蹟」--法門寺的主要看點

文|悠悠我心 巷陌APP將跟隨您的步伐,用心讓每一次旅行都更有意義。相傳印度的阿育王為使佛教發揚光大,將佛祖舍利分送給各地,凡是得到舍利的地方都要建造佛塔供奉,法門寺就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佛教聖地。法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