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件鎮國之寶, 你見過幾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歷史博物館: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鑄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

此鼎形制雄偉,重達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司母戊鼎初為鄉人私自挖掘,出土後因過大過重不易搬遷,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

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文物特徵

后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為後配),折沿寬緣,直壁深腹平底,

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

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首尾相接,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緣飾饕餮紋,均以雲雷紋為地。

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凹弦紋。

腹內壁鑄有「后母戊」三字。

字體筆勢雄健,形體豐腴,筆劃的起止多顯峰露芒,間用肥筆。

該鼎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氣勢恢宏,紋飾美觀,鑄造工藝高超,亦是已發現最大的商代青銅禮器。

文物價值

后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它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馬槽,所以人們又叫它「馬槽鼎」。

后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

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

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

饕餮是傳說中喜歡吃各種食物的神獸,把它鑄在青銅器上,表示吉祥、豐年足食。

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這種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象被虎所吞噬。

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

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

后母戊鼎是中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標誌著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水平和中國高超的鑄造水平。

文物研究

鑄造工藝

后母戊鼎的鑄造工藝十分複雜。

根據鑄痕觀察,鼎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

鼎身共使用8塊陶范,每個鼎足各使用3塊陶范,器底及器內各使用4塊陶范。

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范澆鑄而成。

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

而且,製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過程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同時必須配備大型熔爐。

后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與傑出的技術成就,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鑄造這樣大型的青銅器,首先要分別鑄出部件,然後再合鑄成為一個整體,工藝十分複雜。

鑄造時需要二三百個工匠同時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此外,經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分析的沉澱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

它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聰明才智。

文物作用

考古工作者通過對有關青銅器的研究,以及甲骨文中的記載,認為在鼎腹內壁銘文「后母戊」三個字中,「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的廟號。

以及根據銘文可知,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兩個兒子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親婦妌而制的。

2

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

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鑑賞

北宋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虹橋局部)

從《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幾個非常鮮明的藝術特色:此畫用筆兼工帶寫,設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畫,即所謂「別成家數」。

構圖採用鳥瞰式全景法,真實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繪了當時汴京東南城角這一典型的區域。

作者用傳統的手卷形式,採取「散點透視法」組織畫面。

畫面長而不冗,繁而不亂,嚴密緊湊,如一氣呵成。

畫中所攝取的景物,大至寂靜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小到舟車裡的人物,攤販上的陳設貨物,市招上的文字,絲毫不失。

畫面中,穿插著各種情節,組織得有錯落有致,同時又具有情趣。

內容

內容豐富,描繪東西繁多。

《清明上河圖》在表現手法上,以不斷移動視點的辦法,即「散點透視法」來攝取所需的景象。

大到廣闊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細到舟車上的釘鉚、攤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諧的組織成統一整體,在畫中有仕、農、商、醫、卜、僧、道、胥吏、婦女、兒童、篙師、纜夫等人物及驢、牛、駱駝等牲畜。

有趕集、買賣、閒逛、飲酒、聚談、推舟、拉車、乘轎、騎馬等情節。

畫中大街小巷,店鋪林立,酒店、茶館、點心鋪等百肆雜陳,還有城樓、河港、橋樑、貨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關於《清明上河圖》中畫有的人數,說法不一,常見的有500餘人說(白壽彝《中國通史》) 、815人說(湯友常數米法)、1695人說(齊藤謙《拙堂文話·卷八》),此外各種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房屋樓閣三十多棟,推車乘轎也有二十多件,各種說法較為一致。

如此豐富多彩的內容,為歷代古畫中所罕見。

各色人物從事的各種活動,不僅衣著不同,神情氣質也各異而且穿插安排著各種活動,其間充滿著戲劇性的情節衝突,令觀者看罷,饒有無窮回味。

結構

結構嚴謹,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分明。

可貴的是,如此豐富多彩的內容,主體突出,首尾呼應,全卷渾然一體。

畫中每個人物、景象、細節,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簡、動靜、聚散等畫面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達到繁而不雜,多而不亂。

充分表現了畫家對社會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畫面組織和控制能力。

從內容看,此畫屬於風俗畫,也具有風俗畫的特點。

技法

在技法上,大手筆與精細的手筆相結合。

善於選擇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於詩情畫意,又具本質特徵的事物、場面及情節加以表現。

十分細緻入微的生活觀察,刻劃每一位人物、道具。

每個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態,各有情節。

房屋、橋樑等建築結構嚴謹,描繪一筆不苟。

車馬船隻面面俱到,謹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勢。

比如船隻上的物件、釘鉚方式,甚至結繩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嘆為觀止。

3

湖北省博物館: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Sword of Goujia),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

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

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

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越王劍」是越王勾踐請鑄劍名師經歷數年精心鑄造出來的。

據《吳越春秋》和《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曾特請龍泉寶劍鑄劍師歐冶子鑄造了五把名貴的寶劍。

其劍名分別為湛廬、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

據稱,後來越被吳打敗,勾踐曾把湛廬、勝邪、魚腸三劍獻給吳王闔閭求和,但因吳王無道,其中湛廬寶劍「自行而去」,到了楚國。

為此,吳楚之間還曾大動干戈,爆發過一場戰爭。

此劍雖歷經數千年,但劍身沒有銹跡,花紋光亮如新,劍鋒閃爍寒光,依舊鋒利無比,實為曠世罕見之奇物。

成語「臥薪嘗膽」中的男主角勾踐嗜好鑄劍。

據《拾遺記》記載:「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祀昆

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懸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魄,七名卻邪,八名真剛。

」他還熱衷於搜集和珍藏名劍。

當時的寶劍鑑定大家薛燭,當他看到勾踐珍藏的寶劍時,大吃一驚,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稀世之寶。

由於勾踐名劍眾多,收藏價值極高,並且古代尚武之風濃郁,一把稀世神兵更是世人所追求的。

特別是勾踐死後,有許多人士曾絞盡腦汁去尋找他所珍藏的寶劍,但一無所得。

4

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

「馬踏飛燕」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

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

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託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像力和感染力。

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

馬踏飛燕也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

「馬踏飛燕」是東漢藝術家的經典之作,是中國古代雕塑藝 術的稀世之寶,在中國雕塑史上代表了東漢時期的最高藝術成就。

藝術價值

「馬踏飛燕」是東漢藝術家的經典之作,是中國古代雕塑藝

馬踏飛燕-銅奔馬

術的稀世之寶,在中國雕塑史上代表了東漢時期的最高藝術成就。

馬踏飛燕不論其神采的表現,抑或是鑄造工藝之高明均不必說了,更令人折服的還有其創作構思的絕妙。

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馬形象這並不太難,然而要將一件靜物表現出它的動感,特別是要表現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馬神速,十分不容易。

然而中國無名藝術家們卻能獨運匠心,大膽誇張地進行巧妙構思,讓馬的右後蹄踏上一隻凌空飛翔的燕子。

這樣一來,以燕襯馬,讓飛燕與奔馬的速度有目共睹,使奔馬的動勢凝固在一個靜止的空間,把一匹靜止的銅馬塑靈了、塑活了、塑絕了!

馬踏飛燕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

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一隻凌雲飛馳、驍勇矯健的天馬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

該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

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5

河北省博物館:金縷玉衣

我國已經出土玉衣的西漢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縷玉衣墓只有八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滿城一號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

它用一千多克金絲連綴起2498塊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個工匠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

整件玉衣設計精巧,作工細緻,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

1968年,這件金縷玉衣出土時,轟動了世界。

考古發掘

金縷玉衣

由於金縷玉衣象徵著帝王貴族的身份,有非常嚴格的制工藝要求,漢代的統治者還設立了專門從事玉衣製作的「 東園」。

這裡的工匠對大量的玉片進行選料、鑽孔、拋光等 十多道工序的加工,並把玉片按照人體不同的部分設計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狀,再用金線相連。

製作一件中等型號的玉衣所需的費用幾乎相當於當時一百戶中等人家的家產總和。

用金縷玉衣作葬服不僅沒有實現王侯貴族們保持屍骨不壞的心愿,反而招來盜墓毀屍的厄運,許多漢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盜。

到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從此玉衣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

解放以來,漢墓中所發現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其中河北省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二件、定縣西漢中山孝王劉興的一件、江蘇省徐州東漢楚王劉戊(一說為第二代楚王劉郢客)的一件、 安徽省亳州東漢末年曹操的宗族曹騰(曹操祖父)的一件,共5件,已經完全復原。

以滿城漢墓的二件為例,劉勝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 片,金絲重1100克,竇綰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700 克,其製作所費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驚人的。

1986年在河南永城芒碭山僖山漢墓出土 ,現分別收藏於河南博物院「河南古代玉器館」和商丘博物館的金縷玉衣長為1.76米,由2008塊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為西漢梁國國王陪葬品。

按人體部位分別為頭罩、面蓋、上衣、袖、手套、褲、腳套等,1988年參加了北京故宮舉行的全國出土文物精華展,1991年作為中新建交的先行使者赴新加坡參加展出,為中國贏得了榮譽。

徐州博物館館藏國寶「金縷玉衣」,「金縷玉衣」於1994~1995年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由徐州博物館花費兩年多的時間修復完成。

是目前國內出土的金縷玉衣中玉質最好、玉片數量最多、工藝最精的一件。

這件金縷玉衣目前有很多全國之最:年代最早,距今超過2000多年,推斷墓主人是第三代楚王劉戊;玉片最多,玉衣長174厘米、寬68厘米,用1576克金絲連綴起4248塊大小不等的玉片;玉質最好,玉衣全部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組成,溫潤晶瑩;工藝最精,玉衣設計精巧,作工細緻,拼合得天衣無縫,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

6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鑲金獸首瑪瑙杯

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選用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紅色瑪瑙琢制,而獸嘴鑲金的工藝處理,也是匠心獨運,它金光閃閃,克服了獸嘴處材質色澤太深的不足,使獸頭的造型之美更為突出。

文物研究

獸首瑪瑙杯選用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紅色瑪瑙琢制,這件以深紅色、淡紅色為主調的紅瑪瑙,中間竟夾有一層淡白,如此神奇自然的變化,如此鮮潤可愛的色澤,使這塊紅瑪瑙成為世間稀有的俏色玉材。

獸首牛角杯是在20世紀70年代的何家村發現的。

當時,考古人員在一個陶瓮的旁邊發現了一個小銀罐,獸首牛角杯就躺在裡面。

俄國也有類似的物品出土,不過沒有中國的漂亮,那個杯子上沒有白色的花紋。

從輪廓上看,這種弧形的酒杯形似獸角,故也有稱角杯的。

瑪瑙杯的造型與西方「來通」相似。

「來通」起源於西方,這種形制起源於西方,希臘人稱之為「來通」(rhyton),後來才傳播到亞洲。

希臘的克里特島在公元前1500年已出現此種器物,它像一隻漏斗,可用於注神酒。

當時人們相信來通角杯是聖物,用它注酒能防止中毒,如果舉起來通將酒一飲而盡,則是向酒神致敬的表示。

傳到亞洲以後,來通廣泛流行於美索不達米亞至外阿姆河地帶的廣大區域,甚至進入中國。

關於獸首瑪瑙杯的產地與年代,仍在討論之中,有人認為是八世紀唐人的仿製品,有人認為是外來物品,年代在七世紀之前。

獸首瑪瑙杯的材料應來源於國外,據《舊唐書·高宗上》載: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癸丑,倭國獻琥珀、瑪瑙,琥珀大如斗,瑪瑙大如五斗器。

」《舊唐書·波斯傳》載波斯曾遣使獻瑪瑙床。

《舊唐書·拂菻傳》載:「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大貝、車渠、瑪瑙、孔翠、珊瑚、琥珀,凡西域諸珍異多出其國。

」 可見瑪瑙貢品大多來自波斯、拂菻、日本等國。

獸首瑪瑙杯由紅色纏絲瑪瑙琢成,採用圓雕技法,造型、製作堪稱精絕。

一側雕成獸首,杯身仿佛飛馳奔騰的瞬間,栩栩如生。

這件來自中亞的佳作可在《唐書·德宗紀》里「倭國獻瑪瑙,大如王斗器」的記載中覓得蹤跡。

可見當時的瑪瑙器物,無論中外都是難得的奢侈品。

而元代皇家則專設瑪瑙玉局,明清兩代存世至今的瑪瑙珍品更是屢見不鮮。

7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

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

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文物價值

曾侯乙墓編鐘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學界為之震驚,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宏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曾侯乙墓編鐘的鑄成,表明中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中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文明古國」的歷史輝煌。

8

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此錫杖長196.5厘米,重2390克。

錫杖的材質非常貴重,並非由錫金屬制

成,而是由金銀打造。

整條錫杖用金2兩,用銀58兩,通體金光閃爍,熠熠生輝。

由杖身、杖首、杖頂三部分組成。

杖身中空,呈圓柱形,通體襯以纏枝蔓草,上面鏨刻圓覺十二僧,手持法鈴立於蓮花台之上,個個憨憨可掬;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為四股雙輪十二環,是佛教界最高權威的象徵,屬佛祖釋迦牟尼。

鏨有流雲紋的銀絲折成垂直相交的四股桃形輪,象徵四諦:苦、集、滅、道。

每股輪幅上套置三個滿飾纏枝蔓草的扁圓錫環,共十二環,代表十二部經。

杖頂是象徵佛所在的兩重蓮台,仰蓮流雲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

文物地位

錫杖,是佛教眾多法器中至高至尊的法器。

僧人在化緣時,振環依聲,以代叩門,同時又有防身之用。

《錫杖經》雲,佛告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萬行盡在其中」。

為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堪稱世界「錫杖之王」。

2002年國家文物局發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中,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以其獨特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成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9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舞馬銜杯紋銀壺,高18.5厘米,扁圓腹,蓮瓣紋壺蓋,弓形提梁,一條細鏈連結著壺蓋與提梁。

壺底與圈足相接處有「同心結」圖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條結。

圈足內墨書「十三兩半」,是壺的重量。

壺腹兩側用模具衝壓舞馬圖,馬肥臀體健,長鬃披垂,頸系花結,綬帶飄逸。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14.8厘米,口徑2.3厘米。

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銀壺的造型採用了北方遊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和馬鐙的綜合形狀。

在壺身的兩面,以模壓的手法各捶出一匹翹首鼓尾、銜杯匐拜的舞馬。

提梁、蓋及舞馬紋飾均鎏金,燦燦金色與灼灼銀光交相輝映,色調分外和諧富麗。

此壺造型、紋飾別具匠心,製作精湛,舞馬形象栩栩如生,尤具風采,更因其印證了史書中記載的玄宗馴養舞馬祝壽的故事而彌足珍貴。

10

北京故宮博物院:「大禹治水」大玉山

「大禹治水」的玉山用料產自中國新疆和田,為緻密堅硬的青玉。

這件文物是中國玉器寶庫中用料最宏,運路最長,花時最久,費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氣魄最大的玉雕工藝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大禹治水」玉山高224厘米,寬96厘米,底座高60厘米,重達5350公斤。

玉山置於嵌金絲的褐色銅鑄座上,以名貴的青白二色和田玉精心雕造而成。

青白玉的晶瑩光澤與雕琢古樸的青褐色銅座相搭配,更顯得雍容華貴。

玉山上雕刻有山峰、小溪、瀑布以及人物等多種題材,匠師以寫實的「剔地起突」工藝技法,將這些題材與材料的原有形狀巧妙地結合起來,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玉山的正面刻有乾隆皇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大方印,背面刻「八征耄念之寶」方印,下部還有長篇御詩及注文。

此玉山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原標題:中國各地博物館的當家寶貝兒,讓你一次看個夠!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作為世界文物大國,我國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並且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

各省博物館「鎮館之寶」,你知道多少?

每一個喜歡歷史的人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去當地的博物館,因為在博物館裡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藏品,從古至今,幾千年的文化,都可以從這些藏品里體現出來。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文化,留下了大量的珍貴藏品,現在大多收...

中國著名博物館的鎮館之奇珍異寶!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作為世界文物大國,我國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並且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展示著在不同歷史背景中的文化內涵。接下來就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