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請您提建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進一步保護城市的歷史風貌和特色,傳承歷史文化遺產,協調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發展的關係,統籌安排保護和建設活動,市規劃局委託山東省建設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編制了《濰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該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為落實城鄉規劃的民主決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體制,增加規劃的公開性、透明性,確保規劃方案更加科學、規範,現對規劃方案進行公示,歡迎廣大市民積極獻言獻策。

詳情可查詢市規劃局網站http://ghj.weifang.gov.cn

聯繫電話:8080698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徵求意見日期:2016年11月1日-11月8日。

規劃範圍

與濰坊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的規劃範圍一致。

主要針對中心城區及周邊地區,統籌考慮市域範圍。

規劃目標

建立以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為重點,統籌考慮歷史城區、歷史建築、不可移動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體系。

保護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展現歷史環境,留住城市發展的記憶,合理保護和利用歷史建築,形成富有歷史文化內涵,延續歷史文脈,古代與近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歷史文化名城。

名城價值與特色

名城價值

(1)全國著名的遠古恐龍、古火山科考和展示板塊;

(2)東夷文化的發祥地;世界風箏的發源地;

(3)歷史上山東地區的工貿重地和水運商埠;

(4)近代山東地區重要的煤炭、菸草等產業基地和鐵路樞紐城市。

名城特色

(1)獨具特色的「龜蛇相依」雙城格局;

(2)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眾多、燦爛多彩,是中國北部手工藝傳承和發展的明珠;

(3)生活性、生產性遺蹟並存,近現代工業遺產眾多;

(4)融合南北園林風格的重要典範。

保護框架體系

以中心城區及周邊地區為規劃重點,建立歷史文化名城(包括市域自然文化保護、歷史城區、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等),歷史文化街區,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建築(包括文物保護單位、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歷史優秀建築等)三個層次的保護體系,同時考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市域保護框架

保護「兩名城、五名鎮、八名村、十四傳統村落;六圈、四廊、多點」的宏觀歷史文化與自然格局。

「兩名城」:青州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五名鎮」:安丘市的庵上鎮和柘山鎮、臨朐縣的大關鎮和冶源鎮、壽光市的侯鎮等五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八名村」:寒亭區寒亭街道楊家埠村,安丘市的石埠子鎮庵上村、輝渠鎮黃石板坡村、輝渠鎮雹泉村,青州市的彌河鎮上院村、五里鎮井塘村和王墳鎮趙家峪村,昌邑市的龍池鎮齊西村等八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十四傳統村落」:安丘市的柘山鎮薛家莊村、輝渠鎮下澇坡村、輝渠鎮黃石板坡村、輝渠鎮西溝村、石埠子鎮羅家官莊村;青州市的王府街道辦事處井塘村、彌河鎮上院村、邵莊鎮王輦村;昌邑市龍池鄉齊西村;壽光市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朱頭鎮村;昌樂縣的喬官鎮響水崖村、喬官鎮土埠溝村;臨朐縣的城關街道寨子崮村、嵩山鎮北黃谷村等十四個傳統村落。

「六圈」:漁鹽文化與自然保護圈、古火山歷史文化與自然保護圈、龍山文化歷史文化與自然保護圈、雲駝、仰天、沂山歷史文化與自然保護圈、民俗歷史文化與自然保護圈、遠古恐龍歷史與自然保護圈。

「四廊」:濰水文化與自然廊道、彌河歷史文化與自然廊道;濱海歷史文化與自然廊道、齊長城歷史文化與自然廊道。

「多點」:市域範圍內的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不可移動文物點等。

中心城及周邊地區保護規劃

保護「一城四區、兩段一村」的歷史文化與自然格局。

「一城」為歷史城區,即濰縣古城和東關的部分區域。

「四區」為四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分別為:十笏園歷史文化街區,濰柴老廠區歷史文化街區,廿里堡火車站、大英煙公司歷史文化街區,坊子坊茨小鎮歷史文化街區。

「兩段」為兩處歷史地段,分別為:於家大院歷史地段和坊子炭礦歷史地段。

「一村」即楊家埠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市域歷史文化與自然保護

1、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

保護省級歷史文化名鎮5處,省級歷史文化名村8處,省級傳統村落14處。

2、整體自然環境保護

保護與濰坊城市歷史發展密切相關的自然環境格局和自然環境要素。

包括山體、河流水系、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古樹名木等。

歷史城區保護

保護歷史城區的傳統格局、歷史風貌、空間尺度及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歷史環境要素等;根據歷史城區的格局與歷史風貌特色,劃分高度分區、控制視線通廊,實現歷史城區整體空間格局的系統保護;在整體保護的基礎上,通過調整用地功能,優化交通系統,完善市政設施,制定防災措施,實現歷史城區的復興。

1、保護界限

東至濰州路、南至勝利東街、西至月河路、北至福音小區,總面積為256公頃,是《濰縣誌》中記載的乾隆二十五年間濰縣城區和東關的範圍。

2、歷史城區格局與風貌保護

(1)歷史城區傳統格局保護

保護與歷史環境緊密相關的大門、圍牆、鋪地、石階等歷史環境要素,不得擅自將其拆除或改造。

確需整修的,應採用原材料、原工藝恢復其原有樣式。

整體保護濰坊歷史城區與東側白浪河兩岸「龜蛇相依、祥瑞雙城」,自然與人文環境和諧相融的總體格局。

保護依託自然地形和濰縣古城路網形成的整體路網格局,保護以「大十字口」和「小十字口」白浪河東岸「下河街」蛇形路網為主要骨架的路網格局特色。

(2)歷史風貌道路保護

保護胡家牌坊街、城隍廟街、金巷子、北門大街、棋盤街、芙蓉街等「九街八巷」歷史風貌道路。

(3)歷史城區整體色彩保護

歷史城區色彩分為建築色彩與環境色彩兩個層面。

保護歷史城區「灰頂白牆」或「灰頂灰牆」的色彩基底。

環境色彩指綠地和院落、道路上樹木的綠色。

(4)歷史遺存和歷史環境要素保護

保護歷史城區界限內的十笏園、城隍廟、松院子街古民居、東關城牆等16處不可移動文物(參照不可移動文物保護)。

歷史街區保護

保護4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分別為:十笏園歷史文化街區,坊子坊茨小鎮歷史文化街區,廿里堡歷火車站、大英煙公司史文化街區,濰柴老廠區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2處歷史地段,分別為:於家大院歷史地段、坊子炭礦歷史地段。

參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要求,保護已納入城市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的1處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即楊家埠歷史文化名村。

1、十笏園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街區內包括文物保護單位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笏園建築群(含230處文物保護單位)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關帝廟建築群;保護胡家牌坊街等歷史風貌道路;保護「胡家牌坊街——白浪河」視線通廊。

2、楊家埠歷史地段(歷史文化名村)

保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含2處院落);擬公布歷史建築13處;保護楊家埠民俗大觀園內的歷史風貌道路。

3、於家大院歷史地段

保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含10處建築);擬公布歷史建築11處;保護於家大院北側歷史風貌道路;保護「於家大院—高廟雲台山」視線通廊。

4、坊子坊茨小鎮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即坊茨小鎮建築群(含98處文物保護單位);擬公布歷史建築225處;保護一馬路、二馬路、三馬路、四馬路、五馬路等歷史風貌道路;保護「白浪河——膠濟鐵路」視線通廊。

5、坊子炭礦歷史地段

保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含9處建築);擬公布歷史建築18處;歷史風貌道路3條;保護「德建炭礦辦公室—炭礦遺址」視線通廊。

6、廿里堡火車站、大英煙公司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文物保護單位10處,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廿里堡火車站東側的歷史風貌道路;保護「1、2號別墅——廿里堡火車站」視線通廊。

7、濰柴老廠區歷史文化街區

擬公布歷史建築10處;保護4條廠區內部歷史風貌道路;保護「6、7號建築——白浪河」視線通廊。

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保護

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現狀情況較好,具有較高的歷史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築,分為古代建築(1840年之前)、近代建築(1949年10月之前)、現代建築(至今)。

研究範圍主要針對中心城區及周邊地區的建築。

古代建築包括十笏園、萬印樓等在內的99處建築。

均為不可的移動文物。

近代建築包括坊子德日建築群、濰坊烈士陵園、疏園等在內的443處建築。

其中,含不可移動文物138處,擬公布為歷史建築的建築305處。

現代建築包括昌濰師專建築群、濰坊風箏博物館、濰坊牧校建築群等在內的35處建築。

均擬公布為歷史建築。

不可移動文物保護

保護不可移動文物共4099處,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90處,尚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均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要求保護。

歷史優秀建築保護

保護歷史優秀建築共12處:濰坊市12處歷史優秀建築均已列入不可移動文物,其保護區劃參照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保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執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保護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共757項,包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62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46項。

歷史文化遺產展示與利用

1、展示與利用內容

古代文明;工貿文化;恐龍化石遺存;民俗民風;自然山水景觀。

2、展示與利用措施

(1)建設博物、展覽體系;

(2)形成不同的文化展示體系;

(3)規劃不同的文化主題展示線路。

3、膠濟鐵路近現代工業文化帶

(1)規劃範圍

東至文化南路、南至坊子炭礦歷史地段、西至濰州路、北至十笏園歷史文化街區,含廿里堡、大英煙公司歷史文化街區、坊子坊茨小鎮歷史文化街區和濰柴老廠區歷史文化街區在內,總面積約8.8平方千米。

(2)功能分區

結合車站、歷史文化街區、周邊自然景觀,自北向南分別以休閒、展覽、觀光體驗為主題分為三段,由鐵路綠道串聯。

(3)慢行交通組織

軌道觀光電動車:依託廿里堡火車站、坊子站和炭礦站,於三者間規劃觀光軌道電動車線路。

三條自行車環道:十笏園—白浪河游線、廿里堡、大英煙—上虞河游線、膠濟鐵路游。

近期實施保護內容

貫徹保護法律,理順保護管理機制,明晰管理職責。

確立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等的保護管理主體,公布歷史建築並完成掛牌保護工作。

為深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內容,應儘快完成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歷史城區和歷史文化街區及周邊控制性詳細規劃、濰坊市城市風貌規劃等相關規劃,建立完善的規劃體系。

《濰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全文詳情可登陸市規劃局網站或點擊底部閱讀原文查看!

編輯:許小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安徽鼓勵個人參與保護歷史名城名鎮名村

人民網合肥7月31日電(汪瑞華 宋欣然)今天下午,記者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辦法》將於8月1日起正式施行。《辦法》明確提出,鼓勵有能力的單位或者個人採用認...

吉林省公務員申論範文:文物保護

更多公考信息請關注吉林華圖官方微信(jilinht)【關鍵詞】文物 文化遺產 保護【熱點背景】文物保護,指的是對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的歷史遺留物採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損害的措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