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魯迅惡意挖苦的顧頡剛:一個具有思辨精神的歷史打假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魯迅與很多文化名人打過筆戰,但最不留情面的是顧頡剛。

在與許廣平的通信中以「鼻」代稱,取笑他的紅鼻子,在小說《故事新編鑄劍》里影射顧頡剛,對其口吃進行嘲笑。

新中國成立後,魯迅成為聖人,而顧頡剛也因與魯迅的過節而備受壓力,受到許多不公平的待遇。

兩人過節的主要原由之一,是顧頡剛曾說魯迅的《小說史略》是抄襲別人的。

這裡面孰是孰非,後人不敢妄下論斷,但看不得假、眼裡揉不得沙子,其實是顧頡剛的性格所在,縱觀他剛研究歷史的一生,也體現了這一點。

學者研究中國歷史,都以《二十四史》等所謂的「正史」為尊。

但顧頡剛卻對「正史」頗多置疑。

1923年5月,30歲的顧頡剛提出了 「層累地造成中國古史」的理論,認為先秦的歷史記載是一層一層累積起來的,「時代愈後,傳說的古史期愈長;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就是傳說中假的東西也就越多。

比如他說三皇五帝基本上是後人假造的子虛烏有,堯舜禹的「禪讓」也是後人為了「聖王之道」而無中生有製造出來的傳說。

他的疑古理論一問世,就引發史學界軒然大波,他也成為「古史辨學派」的創始人和旗手,並自稱是「公認的妄人」。

他還發表過《中華民族是一個》的文章,提出「漢人是許多民族混合起來的,他不是一個民族」,當時也是標新立異的。

再如他對群眾朝拜碧霞元君女神,分析出各種人的迷信心理和廟主假神戚斂財的實質,體現了不為研究而研究的學術觀點。

其實,歷史沿襲久古,「正史」基本上都是後人述前人、後朝編前朝,受限於史料的缺失和時任帝王的需要,往往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編撰和顛倒黑白的做假。

而且編史所依據的前朝史料,也往往是修飾加工過的。

春秋時齊國權臣崔杼,殺了國君齊莊公,他一手遮天,朝中大臣都不敢言,只有史官在史冊上寫:「崔杼弒其君」。

崔杼勃然大怒,殺了太史,太史的弟弟任職後,依舊這樣寫,崔杼又殺。

太史的三弟又記,崔杼威脅他,「你難道不怕死嗎?不想死就把莊公的死因寫成暴斃而亡」,三弟正色回答,據事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失職求生,不如去死。

後世之人感嘆:「齊有直史,崔杼之罪所以聞 」。

這個例子被大書特書,說明中國史官威武不能屈。

但事實上,正面個例越被傳頌,越證明其稀少可貴,越說明反面做法的普遍性。

事實上,中國的大部分史官並不正直,會迎合皇帝更改歷史。

司馬遷算是正直史官,但面對一些糊糊不清的歷史,也會編造一些來添補。

記得《百家講壇》中,一位講清史的老師在面對一個明顯有疑問、有爭議的歷史記載時,說,「我們還是要依據正史的記載。

」而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時,就往往結合史料和自己的辨析,對真實的歷史進行推論。

這種做法,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

1975年毛澤東說,「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謂實錄之類,也大半是假的。

」在《賀新郎·讀史》中,他寫道,「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對顧頡剛如何定位,史學界至今爭議很大,很難蓋棺論定。

歷史悠悠,湮沒模糊,我們可能永遠無法還原歷史的真實,但顧頡剛這種「疑古」、「打假」的精神,應該被我們所尊敬和推崇。

如此,學史才能真正起到「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的作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夏朝是否真的存在?

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和各種歷史版本以及野史中通常這樣記載著:夏朝標誌著中國若干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社會從此開始,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據說,夏朝總共傳了十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