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名《導論》 著譽《戰國》——評《楊寬著作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日書評】

作者:賈鵬濤(大連大學歷史學院 講師)

楊寬(1914-2005)先生,字寬正,我國著名的歷學史家、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先驅者。

2016年7月,《楊寬著作集》第一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付梓。

第一輯有八種十本,分別是:《中國上古史導論》(以下簡稱《導論》)《古史新探》《古史探微》《西周史》(上下冊)《戰國史》《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上下冊)《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前寫成的《導論》第一次以單行本問世,終於實現了楊先生生前的願望。

《楊寬著作集》 楊寬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導論》成稿於楊先生1938年任教廣東省立勷勤大學期間,1941年被收入童書業、呂思勉編著《古史辨》第七冊上編。

《古史辨》共出版了七冊,以第七冊的分量最大,分上、中、下三編,總計80萬言,其中《導論》占去了四分之一的篇幅。

以顧頡剛為首的古史辨派認為神話演變是儒士的有意作偽,在方法上主要以文獻資料為中心。

被稱為「古史辨的集大成者」的楊先生,則以神話學的方法研究古史。

他認為:夏以前的古史傳說全出自神話,中國古代民族分為東西二系,古代神話亦不外東西二系,「鄒魯之所傳多為周人西戎之神話傳說,而淮楚與秦之所傳乃能保存殷人東夷之神話傳說。

」他進而提出,古史上的人物和故事,會在傳者轉述中由一變二變三以至於無數,這就是被史家童書業稱頌的「楊寬最厲害的武器」——神話演變分化說。

關於神話的演變分化,楊先生認為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儒士們的故意作偽,他說:「古史傳說之先後發生,自有其層累,亦有其演變發展之規律,非出向壁虛造,廟號與神袛稱號之混淆,實為神話轉變為古史之主要動力,此多出自然之演變,智識階級之潤色與增飾,特其次要者耳。

今天論及「古史辨學派」的學者,都不會遺漏楊先生的大名,但楊先生自稱他的古史研究並無家派之見。

他說:「余之治古史學,本無家派之成見存於心,僅依據一般史學方法之步驟以從事而已。

」正因為不抱門戶之見,他才能突破學派的畛域,而博採眾家之長,借鑑王國維、顧頡剛、呂思勉、傅斯年、徐中舒、郭沫若等史家的觀點和方法。

正因如此,童書業才說:「顧頡剛先生以後,集『疑古』的古史學大成的人,我以為當推《中國上古史導論》的著者楊寬正先生。

」《導論》在日本學界亦收穫了聲譽,日本史家貝冢茂樹言:「從疑古派中出現了像楊寬先生這樣的人物,在充分攝取釋古派的方法和成果的同時,正積極開拓一個可以稱為『新疑古派』的新境地。

它暗示著一條可以推動現代的古史研究的前進途徑。

」毋庸置疑,《導論》可稱為楊先生的名山之作,而以單行本再次面世,更便利了今日古史學者的參考研究。

漢磚上之門闕畫像 選自《楊寬著作集》

《楊寬著作集》第一輯的另一個特色,是收錄了楊先生戰國史研究的全部成果。

楊先生的戰國史著作,已經成為當代中國史學史上的經典。

這一研究,始於七十餘年前。

1939年,顧頡剛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邀請上海的呂思勉、童書業、楊寬等人以名譽研究員的身份承擔部分工作,其中楊先生負責編輯戰國史料。

1941年日軍占領上海租界後,楊先生隱居家鄉青浦潛心研究戰國史。

1954年,楊先生補充、修改任教於復旦大學的部分講義,寫成1955年版《戰國史》。

此書至今經過兩次大規模的修訂,即1980年第二版,1998年第三版。

第一版僅24萬言,第二版擴充到42萬言,第三版達到56萬言。

三個版本的基本框架按照社會經濟的變化、合縱連橫與兼并戰爭、思想文化三個板塊對戰國的歷史進行論述,展現出一個社會激盪、政體革新、群雄並起、百家爭鳴的「古今一大變革之會」(王夫之語)。

除了在內容上進行大量增補外,前後三版最重要的變化在於歷史理論的運用。

第一版,初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嘗試,採納西周領主封建說的古史分期觀;第二版,成熟、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典範,古史分期觀轉變為戰國封建說;第三版拋棄了教條的古史分期觀,提出「中國歷史有其獨特的歷史發展規律,既沒有經歷像希臘、羅馬那樣的典型奴隸制,也沒有經歷像歐洲中世紀那樣的領主封建制。

作為楊先生用力最深、修改次數最多、成就最大的學術成果,《戰國史》自然而然獲得的聲譽最著。

童書業言:「《戰國史》是一部史料和考證相當充實、正確又能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觀點來研究戰國歷史的著作。

」王子今謂:「這部斷代史研究的經典,不僅可以看作上一世紀古史研究高水準成果的一個紀念,又為學界新人提供了具有標范意義的學術樣板。

」台灣學者李勉世說:「戰國史冊,秦火之後,前人已怨嘆史料缺乏,茫昧無征,經過楊寬的努力探索,戰國的真實面貌,大致可以重現於世。

」因此,將《戰國史》視為楊先生的代表作毫不為過。

《牛尊》 1923年山西渾源李峪村晉墓出土,現藏上海博物館 選自《楊寬著作集》

《戰國史》三版的修訂都是在《戰國史料編年輯證》基礎上,是書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編撰,到90年代最後出版,編寫時間超過半個世紀,這是楊先生所有著作中歷時最久、最費功夫的一部書;《古史新探》是一部探討井田、鄉遂、宗法、學校以及各種禮制,同時還著重討論了周代農業生產工具、生產狀況,試圖通過具體研究弄清中國古代社會性質,後此書大部分內容被編入《西周史》;《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和《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是楊先生應日本學界邀請而研究的課題,是中日友好學術交流的結晶。

前書上篇縱論中國黃帝陵的起源與變遷,中篇補述先秦墓上建築、墓祭的起源和發生時代、墳墓的等級,下篇討論先秦墓上建築和秦漢陵園布局。

後書上編論述先秦到唐代封閉式都城制度的起源和發展變化,下編探討宋元明清都城制度變革的來龍去脈及北宋東京的新結構和新街市等;《古史探微》原名《楊寬古文論文選集》,為楊先生晚年親自挑選論文的合集。

總之,《楊寬著作集》的出版必將嘉惠學林,可使我們更為全面認識楊先生的學術成就,亦為研究楊先生的史學思想提供便利。

除了第一輯所包含的這些大部頭著作之外,他還寫過許多歷史專著,如《中國古代冶煉技術發展史》《中國歷代尺度考》;也寫過許多歷史通俗讀物,如《商鞅變法》《秦始皇》。

此外,尚有二百餘篇已發表的文章及未刊檔案未整理,計約有一百餘萬字。

這些著述,對於了解楊先生的學術研究,都是重要和不可忽視的學術資料。

由此,我們期待著《楊寬著作集》第二輯賡續出版。

《光明日報》( 2016年11月15日 10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上海人民社舉行「楊寬著作集」出版座談會

本報訊 (記者金鑫)9月28日,「楊寬著作集」(第一輯)出版座談會在滬舉行,該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楊寬師從史學大家呂思勉、蔣維喬、錢基博,在其70餘年的學術生涯中,研究範圍涵蓋中國上古史、中...

楊寬著作集出版,窺「新釋古派」的新境地

楊寬(1914—2005)字寬正,上海市青浦區白鶴江鎮人。1936年畢業於光華大學國文學系,師從史學大家呂思勉、蔣維喬、錢基博,也是復旦大學歷史系與周谷城、譚其驤並列的首批博士生導師。楊寬是我國...

逝去十年,他仍是上海歷史文化界的一面旗幟

11年前的9月1日,楊寬先生辭世,留下希望出版全集的遺願。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楊寬著作集》第一輯,首批8種10冊,余將逐年推出。全集的出版,不僅完成了先生遺願,也可以使讀者更為全面地認識先...

楊寬著作集」(第一輯)出版座談會在滬舉行

中新上海網9月29日電 (王笈)「楊寬的學術特點,我以為一是窮源畢流,二是上溯下實。史學的精彩就在於每一個史家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長,不接受一家之長,也不固步自封,那麼史壇一定是豐富多彩。」28日...

聽楊寬先生講「春秋」

海上學人佳話多,傳燈百載競婆娑。無邊東海斟一勺,請聽文壇諸子歌。上海是全國的文化重鎮,學術史上的地位同樣不可小覷,介紹海上學人,使讀者了解他們的風範,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我們特意開闢專欄「...

中華名著205本(漢中市圖書館閱讀推薦第3期)

三、教育是最重要的事情(6種)平民教育不是以慈悲為懷的施米施粥的貧民教育,而是培養國民元氣,改進國民生活,鞏固國家基礎的新型教育。——晏陽初教育就是教人做人。——陶行知1.陶行知《中國教育改造》...

黃帝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嗎?他是人還是神

雖然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但是自古至今很多歷史學家都懷疑甚至否認黃帝的存在。在《大戴禮記》里宰我就問過孔子:「昔者予聞諸榮伊曰:『黃帝三百年』,請問黃帝者,人耶?抑非人耶?」呂思勉先生注云...

中國歷史從頭學,從這20本書開始吧

買書是一個人靈魂清潔的開始,當然,前提是你要會買書,買了之後還要會讀,讀了之後還要會用。關於歷史類書籍的系統學習,勤小思推薦的方式是由近及遠,先斷代後通史再專門史。這裡基本只推薦系統著述,沒有推...

中國史壇的一位曠世奇才童書業

今年是童書業先生冥辰五十周年,恭讀童教英女士編寫的《童書業傳》(修訂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下文簡稱《童傳》)和先生的著述,將閱讀時所做的筆記整理成文,一如炷香祭奠,謹表我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