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大盜的雙面人生:中國流失海外的國寶有一半是經他的手賣出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唐太宗李世民半生征戰,多次出生入死,先後騎過六匹戰馬,分別名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

為紀念這段難忘的歷史,李世民生前令閻立德、閻立本,將六匹戰馬的浮雕列置於昭陵前。

1914年,袁世凱次子袁克文令人將昭陵六駿運往老家洹上村,因石重不便運輸,有人便將這些浮雕剖而運之。

袁克文「怒估人之剖石也,斥不受。

商人逐利,你不要自有別人要。

文物商人盧芹齋趁機將其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偷運至美國,以12.5萬美元的價格賣給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致使昭陵六駿天各一方。

敢搶袁大總統生意的盧芹齋何許人也?據專家介紹,1949年以前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董,約有一半是經過盧芹齋的手售出的,雖然他於1957年已經去世,但在歐美古董圈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盧芹齋十歲時父母雙亡,後來到南潯張家給「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的張靜江做僕人。

1902年,張靜江帶著盧芹齋在巴黎開設「通運」公司,售賣中國古玩字畫,資助孫中山革命。

盧芹齋學習能力很強,除了學會了法語,還掌握了不少古玩知識,成了公司的掌柜。

1908年,張靜江回國參加革命,盧芹齋在張靜江支持下,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來遠。

那個時候,東京熱,打錯了,東方熱成為一種時尚,賞玩中國古董成為有身份、有教養的象徵。

但是當時的西方人並不懂得欣賞古玉、石像、陶俑、青銅器等等,盧芹齋「決心要讓西方人見識真正的中國文化」。

通過定期舉辦聚會和大型文物展,將本人對於古書畫、古玉器、青銅器的研習與欣賞分享給歐美古玩藏家,最終以精湛文物專業知識和天才的商業眼光逐漸征服了巴黎的品味。

因為有張靜江這層關係,1913年、1914年接連出台的古物保存法、禁止古物出口管制令對盧芹齋形同虛設,同時他又把客戶蒙在鼓裡,從中獲利甚豐。

一個人不會對每一件事都非常精通,盧芹齋的缺點是絲毫不懂書畫,他在這方面損失了許多錢,因為他不懂畫,他用很貴的價格買了很多假畫,然後他把這些假畫賣給了別人,後來被人們發現是贗品。

1948年,當他將一批1923年于山西出土的晉國祭祀彝由北平輾轉運至上海時,時任上海市立博物館館長楊寬則聞訊親往海關「瓮中捉鱉」,將貨物扣押新中國成立,青銅器被移交給上海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這一下子讓盧芹齋損失慘重,不僅損失了100萬美元的古董,在中國的合伙人們被新政府定為「反革命分子」,甚至遭到處決。

而盧芹齋本人也「不情願地退休了」,他通知了老客戶和業內好友,清空了存貨。

晚年的盧芹齋認為自己的一生是矛盾的。

他承認自己使不少國寶流失海外,又為這些國寶避免了戰亂得到了保護而感到幸運。

1957年,盧芹齋卒於瑞士,終年78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