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中國古董教父」的安思遠又如何,在他面前也只算個古董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起「中國古董教父」這個稱謂,相信很多人腦海中一片茫然,似乎未曾有過國人享有過此般頭銜。
或許最先能想到的一個人也許是前一段時間,因為去世而成為眾人談資的安思遠。
然而這個有著如同中國人一般姓名的人,確實一個不折不扣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安思遠他是美國紐約知名古董商兼收藏家,也是蘇富比拍賣公司教育學院的中國區首席代表、資深藝術品市場顧問。
出身於美國,從小就對收集物品感興趣,從收集中國郵票開始,逐漸進展到收藏鼻煙壺,1960年開辦安思遠高德畫廊經營古董生意,並逐漸成為成為最具權威的國際亞洲藝術古董商。
他是美國及整個西方藝術界公認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國古董教父」之稱。
不過,安思遠曾說過,「我首先是一名古董商,其次才是一位收藏家」。
不過,這句話在很多人眼裡,覺得是安思遠的一種自謙。
然而,如果安思遠在一名中國人的面前,或許,他也就只能算個古董商吧。
這位中國人,就是鮮為人知的盧芹齋。
世上如果沒有安思遠,眾多的藏品或許會成就另一位張思遠或者李思遠。
但世上如果沒有盧芹齋,西方人的中國美術史可能會是另外一種寫法。
這位相貌冷俊的湖州孤兒從民國元老家的廚房出走,走入了中國古代藝術史絢爛多彩的最深處。
待到轉身之際,幾乎所有流落海外的重要文物背後都有了他模糊神秘的身影。
雖然盧芹齋的出身被考證出並不如他自稱的那樣顯達:事實上,他不僅生於貧苦家庭,甚至還在不足十歲的時候成了孤兒。
由此,那時還被喚做「盧煥文」的他對自己的出身一直諱莫如深。
「盧煥文」進入了富甲一方的張氏家族,服侍當時的少東家、而後被稱為「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的張靜江。
1902年,張靜江出使法國,盧煥文隨行。
隨後在巴黎,他一邊幫張靜江的中國進口商品店打點生意,學習如何經商,一邊從張靜江的叔叔張石銘學習古玩知識。
雖然受到老闆的照顧和大力提攜,但張靜江志在革命,煥文決定自立門戶。
伴隨著新鋪頭的開張,他也給自己換了個新名字——盧芹齋。
他返回故里,籌資以供他在巴黎創業。
這次返鄉,盧芹齋不僅籌得第一桶金,更尋到了他一生的生意夥伴——吳啟周。
回到巴黎後,他開始在歐洲大陸四處奔波,尋找珍寶,而且每年夏季生意清淡時親身前往京滬,根據自己熟悉的歐客口味淘寶。
1914年,在他再一次踏上前往北平的火車的時候,一戰爆發,他無法順西伯利亞鐵路線原路返回,只得繞路美國,沒想到這場意外的旅程竟為他的古玩帝國開拓了一片新大陸:紐約經濟的蓬勃生機遠不是戰爭陰雲籠罩的歐洲大陸可比擬的。
他並不是唯一一個發現藝術中心西移的人,許多文物商早已經在此立穩腳跟。
而盧芹齋則不甘示弱,選在第五大道上的店鋪距離曼哈頓上東區不遠,方便他隨時會見客戶。
盧芹齋最終「決心要讓西方人見識真正的中國文化」,他將本人對於古書畫、古玉器、青銅器的研習與欣賞分享給那些對這些精品還毫不了解的歐美古玩藏家,每個月組織一次文物展覽,「逐步在市場的供需之間找到了自己無可替代的位置」。
盧芹齋一生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不僅化險為夷,甚至帶來了新的機遇。
但這位冒險家最後還是沒有躲過歷史的車輪。
盧芹齋花了九年時間籌集資金、打通關係,獲得一批1923年于山西出土的晉國祭祀彝器,但這批精品青銅器在海關處被扣押,輿論將盧芹齋推上風口浪尖,使得他不得不韜光養晦。
十幾年後,當他將這批寶貝由北平輾轉運至上海時,時任上海市立博物館館長楊寬則聞訊親往海關「瓮中捉鱉」,將貨物扣押至1949年中共上海市政府成立,青銅器被移交給上海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雖然損失慘重,但盧芹齋畢竟遠在歐洲,尚能全身而退,他在中國搭檔們被新政府定為「反革命分子」從而遭到處決,財產充公,文物被送入當地博物館,處境淒涼。
而盧芹齋本人也「不情願地退休了」,他通知了老客戶和業內好友,清空了存貨。
1957年盧芹齋因病於瑞士尼翁小城去世,結束了他的傳奇一生。
他晚年口述的自傳因種種原因未能出版,對於「賣國賊」的指控,他的自辯依然是爭論焦點。
而其中心問題在於國際社會對於文物是否應該物歸原主仍未定論。
從入行到退休,盧芹齋馳騁古玩市場30餘年,他究竟倒賣了多少國寶,至今無人能說得清楚。
部分已知的包括:唐代龍門石獅,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14世紀的大型佛教壁畫,現藏於美國大都會美術館;隋代佛教青銅造像、一組漢代畫像磚,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數尊真人大小的響堂山雕塑,現藏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唐代仕女圖墓葬石雕,現藏於西雅圖市立美術館……另據資料記載,僅盧芹齋親自在紐約舉辦的兩次拍賣,就出售中國文物2800餘件。
在巴黎的一次展銷中,他賣出青銅器、雕塑、玉器3000餘件。
盧芹齋是那個時代典型的鑽國家空子的商人,他可能並沒有」民族「」國家「這樣的概念,終其一生致力於」如何成為更偉大的商人「,用錢開路盡力搜索一切可以作為商品的文物,收買政府意圖通過權力獲得商業上的便利和超額回報,資助學者和學術研究博圖更響亮的聲望,這些都是特定時代透著商人精明的行為模式。
盧芹齋是無法預言文革,走私文物也不是為了保護而是為了營利,所以,以此為其辯護是蒼白而無力的甚至有違」程序正義「原則的。
舉個非常顯而易見的例子,留在國內的昭陵六駿殘片,未毀於歷次運動,還保存在博物館中。
盧芹齋的文物走私,客觀上使當時的國際社會見到了更多的中國文物,引發了國內外學界研究中國文物的風潮,進而使國際社會更清晰的認識了中國傳統文化——但這不是盧芹齋的本願和目的,我覺得這份正面影響,也不能全乎算在他身上——假設有人一槍崩了還在畫畫的希特勒,依然是個謀殺青年繪畫愛好者的殺人犯,而不是世界英雄。
流失海外的文物至少有一半是他倒賣的!
提及C .T. Loo這個名號時下有可能很多人都會以為它是國外某個新上市時髦品牌的商標事實上,它確實是一個赫赫有名的世界大牌只不過是上世紀一個中國商人在海外開的公司經營的全部都是來自中國的絕世珍...
同古堂|神秘的中國文物市場第一操盤手
他一生都在致力於如何成為一個「偉大的商人」。的確,作為一個古董商人,單純從商業回報而言,他無疑是成功的。直到現在,巴黎市中心那座看似格格不入的「紅樓」,依舊是一枝獨秀的東方風景。
倒賣國家文物的「漢奸」 經他手流落海外的國寶不計其數
自古以來,倒賣文物就是一件非常不恥的行為,何況是將中國的文物倒賣至國外,想必是會背上「漢奸」的罵名,歷史上就出過這樣一位影響轟動的「文物漢奸」。
他,到底是倒賣文物的販子,還是傳遞中西文明的使者?
隨著最近十幾年海外文物回潮熱的興起,大量精美無匹的藏品出現在了國人的視野,漸漸地,C.T.Loo這個被稱為20世紀海外最大的中國古董商,在西方收藏界已是大名鼎鼎的名字,在國內也逐漸被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