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弩機和大石頭更絕的防盜術,你怎麼都想不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厚葬是中國歷史上由來已久的習俗,歷代王侯將相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來營建陵寢地宮。

但是墓主們清楚,那些陪伴他們的價值連城的珍寶,從入土之日起就註定會引來盜賊的光顧。

因此,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盜墓賊侵擾,古人們會費盡心思來保障他們死後的安寧。

於是機關術就大量地運用於陵墓中,積沙墓就是其中的一種。

唐代的段成式曾在《酉陽雜俎》中寫過這樣的故事,一群盜墓賊盜掘了一座古墓,下掘數十丈,碰到一堵石門,用鐵水澆縫得極為堅固,因為羊糞的酸度很高,對鐵質具有很大的腐蝕作用,盜墓賊便用羊糞浸泡。

幾天之後,門被打開,當石門打開時,箭出如雨,射殺了前面的人。

盜賊逃出後不斷投石其中,每投一次,就有許多箭射出。

投了十餘次之後,箭似乎放完了。

盜賊們再次進入,結果又觸發了機關,數十個木人,張目運劍,又殺了好幾個人。

盜賊們便用棍棒擊落木人手中的兵杖,木人才停下來。

盜墓賊看到南壁有大漆棺,用鐵索懸在半空,在大漆棺下金玉珠寶堆積如山。

盜墓賊紛紛上前搶奪。

棺材的兩角忽然噴出許多細沙,很快沒至膝蓋。

沒來得及逃出的都被沙埋死。

所謂的積沙墓便是運用了這樣的原理,積沙墓是古代一種具有防盜措施的墓葬。

人們建墓的時候,一般開挖深達十幾米以上、面積達到幾十甚至幾百平方米這麼一個地下空間,再根據風水術定好棺槨的朝向、方位後,回填的不是挖出去的泥土,而是乾燥的細沙,最後用泥土覆埋,將墓的四周夯實築牢。

沙子很有講究,必須是經過烘炒或者曝曬的。

它的作用主要體現為兩個:一方面,沙子可以保持地下乾燥,屍體不容易腐壞;另一方面,乾燥的細沙就像流水,流動性極強,盜墓者根本無法在這種土層上挖掘盜洞,這邊剛挖開那邊又填滿了,即便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挖成了,也很可能被上層塌方泄漏的細沙迅速掩埋。

」當然,遇上這種情況,很少有盜墓者能夠生還出來,最後大多都成為了殉葬品,這讓他們都不敢輕易去挑戰自己的「運氣」。

河南上蔡郭莊有座古墓,大概是春秋時期建造的。

2005年考古工作者發掘時發現,古墓上被挖開了大大小小達十七個盜洞,這說明這個古墓已被盜挖多次,從盜洞裡面的器皿、古錢幣、礦泉水瓶等遺留物可知,盜墓者是來自於不同的朝代,最早的盜墓者來自戰國,最近的則來自現代,可是他們都無功而返,當考古工作者打開古墓之後發現,裡面的藏品大都保存完好,這便是積沙墓的好處。

其實,積沙墓在建造方法上它與其他古墓沒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是,其他墓穴砌築完後都是用土回填,而積沙墓是用沙子回填,十七米深的墓穴,回填十一米深的細沙,中間摻雜1000多塊尖利的石塊,表層再填土封蓋。

面對這樣的積沙墓,盜墓者只能束手無策。

積沙墓的指導原則就是放棄堅硬即堅固的理念,利用細沙的流動性進行軟防禦,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以柔克剛」。

不過積沙墓也有缺點,墓族人必須要將自己的遺骸埋入黃沙之中,所以看似以柔克剛,不如說是玉石俱焚更為妥帖。

所以這樣的墓葬在西漢中晚期,隨著豎穴土壙木槨墓逐漸消失,也隨著減少。

古人很看重死亡的大事,講究侍死如侍生,對於墓葬的構造也包含著古代的哲學智慧,留給今人極大文化遺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墓防盜手段多:弩機術 積沙伏火 連環翻板

其實,在建造方法上它與其他古墓沒什麼區別,不同的是,其他墓穴砌築完後都是用土回填,而積沙墓是用沙子回填,17米深的墓穴,回填11米深的細沙,中間摻雜1000多塊尖利的石塊,表層再填土封蓋。面對這...

歷史上墓葬者與盜墓賊之間的非凡對弈

也許,從厚葬之風盛行的那一天開始,盜墓者便如影隨形的徘徊在墓葬左右;也許,從有盜墓事件的那一天開始,墓葬者就開始了反盜墓。就這樣墓葬者和盜墓賊也時時刻刻上演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參差對弈,究竟那一...

古墓防盜手段多:弩機術 積沙伏火 連環翻板

近期,位於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景陵妃園寢被盜一事,將人們的視線又拉回到盜墓事件上,隨著盜墓題材的影視劇熱播,大家對既神秘又危險的盜墓活動有很多疑惑。面對從古至今都頗為猖獗的盜墓活動,古人修建陵墓時如...

盜墓賊的4大恐怖死法:分分鐘給墓主陪葬

傳統的反盜墓手段,皆以石槨鐵壁以求堅固,儲水、塞石、積沙以防盜鑿,以及各種殺傷性方法。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後這一切技術皆被盜墓賊破譯。隨著盜墓者與反盜墓者的搏弈,反盜墓者不得不處心積慮地思...

罕見流沙墓,竟能防盜兩千年!

在河南省上蔡李鄉郭莊村東面,有一處崗地,俗稱龍崗。2004年12月15日凌晨,崗地上接連閃現出兩條耀眼的紅色火光,緊接著「咚咚」兩聲巨大的悶響讓熟睡的人們猛然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