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價貴了,清明如何正確地給祖宗燒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燒紙這件事,深究起來,沒個定論。

每個山頭有自己的規矩,每個地區也有自己的說法。

總的來說還處在爭論「靈與不靈」的階段。

這個領域至今尚未被人文研究者涉足和指導。

所以想燒的就放心燒,不必擔心你是左派燒法還是右派燒法。

還有自稱能下陰間者,曰陰間如半島某國,資源匱乏,燒多了也沒用。

古時燒紙,還要加上陰司路憑。

地域劃分一如陽間,山西的紙燒不到湖南去,江蘇路條浙江也不認。

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再往早了說,有人認為是古時拿真金白銀銅錢陪葬的延續,也有記載說是蔡倫發明了紙之後的自我營銷。

但不管怎樣,也就成為了傳統——一種面對死亡和生死關係的傳統。

隨著環保工作的推進,燒紙會越來越遠離人們。

信仰祖先的人越來越少,但信仰科學的人也未必越來越多。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紙不在多,心誠則靈。

紙價越來越貴了,供給側的改革不能只改陽間。

祖宗們在那邊也要去槓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習俗|燒紙是陋習麼?燒紙的規矩你懂麼?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是說中國民俗非常的繁複與廣泛。涉及到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一般來說,道教信仰與民間信仰習俗有著密切的聯繫。民間的豐富信仰及活動被道教吸取進來加以改良...

清明節為什麼燒紙錢?

今天清明,你去掃墓了嗎?掃墓燒紙了嗎? 不光清明節,在民間喪葬習俗中,過年上墳、中元節都會給逝去的先人們燒紙錢,但為什麼祭拜祖先就要「燒」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