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挖出一座太監墓,徹底揭開爭論數百年的謎團,專家們大呼意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這段時間相信大家都被航母下水的消息刷屏了,有越來越多的人對我國0海上實力的崛起充滿信心,其實早在明朝,我們就已經是笑傲全球的海上霸主。

▲《鄭和下西洋》中的鄭和劇照

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鄭和率2.7萬餘人、200多艘海船組成的龐大艦隊從江蘇劉家港出發,遠赴太平洋、印度洋航行。

這是中國古代船隻最多、路程最遠的一次航行,也是明朝軍事實力的最好體現,明朝海軍不但遠勝亞洲各國,更超出了同時期歐洲海軍的總和。

▲鄭和七下西洋路線圖

然而在數百年後的今天,學術界對鄭和艦隊中的旗艦 "寶船"規模仍然是爭論不休。

一些專家堅持認為"寶船"的排水量超過萬噸,這番言論在考古界引發了軒然大波,畢竟這樣大規模的木船實在是聞所未聞。

然而一個太監墓的偶然發現卻為此提供了充分證據。

▲南京祖堂山洪保墓內景

2010年6月,南京市的考古隊員們在祖堂山發現了一座明代磚室墓,墓主為鄭和艦隊副使洪保。

和鄭和一樣,洪保也是雲南籍回族,二人的生平軌跡也有諸多相似。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軍攻打雲南,年少的洪保、馬和均被大將軍藍玉掠至南京,成為太監後分配到朱棣所在的燕王府。

▲鄭和寶船模型

因追隨燕王起兵有功,他被賜名洪保,馬和則成了名揚四海的鄭和。

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洪保多次跟隨鄭和遠赴海外,更是第七次下西洋的主要統領者之一。

這座墓室雖被盜墓賊劫掠一空,但人們還是在墓中有了一些發現。

▲南京祖堂山洪保墓外景

考古隊員在墓門處清理出一個直徑達1米的大缸,這便是明朝陵墓里常見的長明燈,祭祀時一缸油可連續燃燒數月之久。

不過最讓人們驚喜的還是墓中的壽藏銘,它是洪保65歲那年刻成的,志文由豎刻陰文楷書刻成,不但介紹了墓主的生平,還為專家揭開了多個歷史謎團。

▲麥加克爾白天房

墓誌具體描述了1430年鄭和艦隊抵達古里、洪保隨鄭和一道朝拜天方(今麥加)並將克爾白聖寺圖帶回國的詳細經歷。

從這篇銘文上,專家們發現旗艦"大福號"排水量高達五千料(1料約合0.5噸),要知道100多年後的哥倫布船隊僅有3艘帆船,最大的那艘排水量也不過100多噸。

▲位於印尼三寶壟的鄭和廟

可惜的是,這一壯舉為明朝財政造成了巨大的財政負擔,最後不得不在第7次時宣告結束。

不過下西洋的壯舉仍永載史冊,被沿途各國的居民銘記傳揚。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quguanlish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明朝一座太監墓被挖開 揭開鄭和下西洋謎團

鄭和是明朝有名的太監,曾經七下西洋,將中國文化遠傳各國。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在看來,那都是一次了不得的壯舉,但他七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為何,這個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各位專家學者,因為其中的謎團實在太多了。

明朝一座太監墓被挖開 揭開鄭和下西洋謎團

鄭和是明朝有名的太監,曾經七下西洋,將中國文化遠傳各國。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在看來,那都是一次了不得的壯舉,但他七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為何,這個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各位專家學者,因為其中的謎團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