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當時臺灣的都市逐漸興盛,提供市民娛樂的劇場蓬勃發展。
演出京劇之上海、福州京班紛紛出現在劇場內,亦深深地影響了歌仔戲之表演內涵。
從劇本結構、舞台 ...
歌仔戲臺灣特色地方戲劇。
19世紀末源起於蘭陽平原,起初有「歌戲」和「乞丐歌戲」等之稱謂,顯示其是以歌為主的戲劇表演,且觀眾多屬下階層民眾。
1963年《宜蘭縣志》所載的「阿助」——歐來助(1871-1920)開創歌仔戲及授戲的年代約在1900年(明治33年)。
同時期傳授歌仔戲的宜蘭人士尚有:林阿儒(1882-1936,本名陳阿如,擅演陳三,另稱「陳三如」)、林阿趖(1886-1936,本名林莊泰)、陳順枝(應為「楊順枝」之口誤,未知其生年。
)、林阿江等人。
日人竹內治在《臺灣演劇志》(1943年)中述及臺灣歌仔戲的形成過程所指「民謠」、「相褒」或「雜唸」,呂訴上在《臺灣電影戲劇史》以及日治末期主持臺灣演劇協會的日人松居桃樓所提到的「錦歌」、「採茶」、「車鼓」與「盲人走唱」,均與臺灣民間習稱為「歌仔」(或稱「唸歌仔」)的說唱曲藝相關。
至於臺灣民間在街頭出現的歌仔戲陣頭演藝,因係在平地圍起繩索就地表演之故,而被稱為「落地掃」。
歌仔戲初創時期僅持著一條羅帕、一把羽扇等簡單道具進行表演,戲碼有《陳三五娘》、《山伯英台》、《呂蒙正》、《什細記》等民間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念白以臺灣白話表達;唱著地方流傳的民謠等。
凡此,均具有生活化的表現特色。
亦有將此種農村子弟班醜扮踏謠的表演,與車鼓戲混為一談之說法,認為歌仔戲是車鼓戲衍生的產物。
宜蘭地區則習稱為「本地歌仔」,常在廟前廣場或稻埕即地表演,或參加迎神行列作陣頭式的表演,乃屬「落地掃」之表演性質。
1920年(大正9年)前後是歌仔戲發展的轉捩點。
當時臺灣的都市逐漸興盛,提供市民娛樂的劇場蓬勃發展。
演出京劇之上海、福州京班紛紛出現在劇場內,亦深深地影響了歌仔戲之表演內涵。
從劇本結構、舞台表演乃至後場音樂等,皆可見到京班的鑿痕。
在承襲傳統大戲的體質後,開始出現職業歌仔戲團進駐劇場表演。
1927年(昭和2年)3月的一份調查顯示,在全臺111個劇團中,歌仔戲佔14團,僅次於布袋戲與亂彈。
且歌仔戲團遍布臺灣各地,如臺北州、新竹州、臺南州、高雄州、花蓮廳、澎湖廳等。
自1928年起,臺灣的歌仔戲開始傳向東南亞僑社及中國福建等地,並進行演出,而造成轟動。
影響所及,漳州、廈門一帶盛行演唱【七字仔】(【七字調】)、【雜念仔調】(【雜唸仔】)、【賣藥仔調】等臺灣歌仔戲之主要唱腔,並紛紛成立歌仔戲子弟社,繼而在地方上發展出改良劇種,此系統在1950年代被稱為「薌劇」,係因流傳於漳洲薌江流域而得名。
自1910年代起,日本蓄音器商會首先在臺灣推展唱片行銷業務,同時也製作發行歌仔戲唱片。
1930年起又有古倫美亞、勝利、泰平、日東…等多家唱片公司相繼成立,製售歌仔戲唱片係其重要業務,並因而廣為暢銷。
為因應唱片需要,歌仔戲音樂出現許多新調,此類新調傾向【哭調】性質,應與當時之大環境有關。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日宣戰,臺灣總督府推行皇民化運動,嚴禁臺灣傳統文化之傳播,歌仔戲的演出大受影響。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歌仔戲遭到全面禁演。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歌仔戲的演出再度興盛,至1949年前後,全臺已有300多個劇團。
因演出需求量大,造成演員素質良莠不齊,乃出現以光怪陸離劇情為號召的「胡撇仔戲」。
1948年演出臺灣歌仔戲改良形式之「都馬班」來臺演出,其後因國共內戰,國民政府遷臺,而滯留未歸。
「都馬班」以【雜嘴仔調】為主要唱腔,此係在臺灣【雜念仔調】之基礎上所改良的新腔。
當時臺灣的歌仔戲演員喜唱都馬班之【雜嘴仔調】,而稱之【都馬調】。
1950年代廣播電台開始播演歌仔戲,1956年麥寮拱樂社拍攝第一部歌仔戲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帶動了拍攝臺語影片之流行熱潮。
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臺視)開播,不久即推出「電視歌仔戲」,並成為叫好又叫座之電視節目。
因其影響,廣播與電影歌仔戲等表演形式走向沒落。
現階段電視歌仔戲仍在發展進行,一般職業歌仔戲班大多從事野台酬神表演。
近年來,在提倡傳統藝術之政策下,一些大型劇團嘗試在國家戲劇院或音樂會堂做所謂「文化場」或稱「公演場」的精緻歌仔戲演出,這些劇團如:明華園戲劇團、河洛歌子劇團、薪傳歌仔戲戲團、唐美雲歌仔戲團、陳美雲歌劇團……等。
上述劇團在演出新編劇目時,也嘗試編創新腔,除獨唱、對唱等傳統演唱方式外,再加入了重唱與合唱等之和聲式演唱。
亦有部分大、中、小學校成立社團,培養學生的興趣。
1994年8月國立復興戲劇學校(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成立歌仔戲科,開始學院式之歌仔戲演出人才培育訓練。
由形成迄今,百餘年來歌仔戲由鄉村到都市、由臺灣到海外,其發展與臺灣的社會文化之變遷息息相關。
從形成初始僅是農村子弟落地掃性質之表演,進而在劇本結構、舞臺表演、前後場音樂等方面,又融入了北管、南管及京劇等古老傳統戲曲的表演特點,逐漸呈現完整的戲劇形式,並進入都市劇場表演,甚至到後來的唱片發行,以及廣播、電影、電視和文化場精緻歌仔戲等不同形式之歌仔戲多元演出。
現階段,歌仔戲可說是最能彰顯臺灣本土文化與生活語言的特色劇種,亦是臺灣最具代表性之傳統劇種。
撰稿者:徐麗紗最後修訂日期:99年01月18日參考資料:1徐麗紗。
2009年2月。
〈百年滄桑話歌仔戲--從乞丐歌戲到文化場的蛻變〉,《樂覽》116期,頁8-15。
臺中: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2徐麗紗。
2009年2月。
〈臺灣歌仔戲最美麗的聲腔--真正的國寶藝人廖瓊枝〉,《樂覽》116期,頁16-17。
臺中: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3徐麗紗。
2009年2月。
〈歌仔戲音樂的定貌與變容〉,《樂覽》116期,頁18-19。
臺中: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4徐麗紗。
2007。
《從日治時期唱片看臺灣歌仔戲》。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5徐麗紗。
2004。
《歌仔戲曲調之美》(有聲書)。
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6徐麗紗。
2001。
〈歌仔戲音樂的歷史發展:管窺百年來臺灣庶民的社會生活〉,《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
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7徐麗紗。
2000。
〈臺語流行歌與歌仔戲音樂發展的相關性:以日治時期老唱片為中心的探討〉,《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200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1-120。
臺北: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
8徐麗紗。
1996。
〈臺灣歌仔戲【哭調】唱腔的檢析〉,《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3-230。
臺北:文建會。
9徐麗紗。
1996。
〈臺灣歌仔戲音樂一百年〉,《音樂一百年論文集》,頁195-229。
臺北:白鷺鷥文教基金會。
10徐麗紗。
1992。
《從歌仔到歌仔戲:以七字調曲牌體系為中心》。
臺北:學藝。
11徐麗紗。
1991。
《臺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
臺北:學藝。
延伸文章資訊
- 1歌仔戲發展史
歌仔戲,是一種以閩南語演唱,具有臺灣文化特色的代表劇種,也是臺灣土生土長最珍貴的民間藝術文化結晶。 · 歌仔戲的與起、形成與祖先們到臺灣的發展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2B961060052 陳奕安台灣歌仔戲的流變
百年來歌仔戲從素樸的本地歌仔而逐漸發展,不論是野台、唱片、內台、. 廣播、電影或是電視歌仔戲等類型,都曾經盛極一時蔚為風潮,不但締造過傲. 人的成績,也造就了不少 ...
- 3歌仔戲的歷史
歌仔戲發源於宜蘭為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發展至今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萌芽到成形,可分為小戲階段和大戲階段。 小戲階段為以源自大陸福建漳州一帶的『歌 ...
- 4歌仔戲的由來及問題
... 中,鄉民以唱答山歌作為農閒時的娛樂活動,以民俗四句連的說唱內容為故事題材,借用車鼓戲的身段服飾及後場為表演形式,發展出純屬男性子弟的落地掃歌仔戲,著名的 ...
- 5歌仔戲
當時臺灣的都市逐漸興盛,提供市民娛樂的劇場蓬勃發展。演出京劇之上海、福州京班紛紛出現在劇場內,亦深深地影響了歌仔戲之表演內涵。從劇本結構、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