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的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歌仔戲發源於宜蘭為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發展至今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萌芽到成形,可分為小戲階段和大戲階段。

小戲階段為以源自大陸福建漳州一帶的『歌 ... 歌仔戲的歷史 教學目標 教學素材 教學設計 教學注意事項 教學指引 教學目標 認識歌仔戲的起源與演進 教學素材         歌仔戲發源於宜蘭為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發展至今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萌芽到成形,可分為小戲階段和大戲階段。

   小戲階段為以源自大陸福建漳州一帶的『歌仔』來說故事,漸漸吸收車鼓小戲的表演形式,以簡單的角色來舖演故事,成為三小戲的演出形式。

   大戲階段則是在小戲的基礎上,吸收民間歌謠音樂,以及其他流傳於台灣的大戲劇種之表演成分,逐漸演變為成熟的大戲演出形式。

   歌仔戲為中國傳統戲曲的一支,其表演形式及內容,不離『合歌、舞以演故事』的屬性。

由於歌仔戲為新興劇種,因此頗具有自由的發展空間及可能性。

   小戲階段    一般提到歌仔戲的發源地,大都認為是在宜蘭。

根據1963年宜蘭縣文獻委員會編的《宜蘭縣志》 及1971年出版的《台灣省通誌》記載,歌仔戲為宜蘭地區的一種民謠曲調,傳唱者乃是員山結頭份人-阿助,時人不知其名姓,乃稱之為「歌仔助」。

但據民俗專家陳建銘考證,歌仔助本名叫做歐來助,但他是否為歌仔戲的創始者,則值得考證。

   據研究,歐來助當時所傳唱的歌,原是流傳於大陸閩南地區,後來隨著移民傳入台灣,而在台灣傳唱起來的「歌仔」。

歌仔的內容大多描述日常生活,後來才發展成說唱「山伯英台」、「陳三五娘」等民間故事,這時並沒有所謂的演員,也沒有佈景、道具等,稱為「唸歌仔」;所以,最早的形式是以第三人稱的身份來敘唱故事。

後來,結合了車鼓戲的表演身段、角色及妝扮,從第三人稱的說唱故事,變成由第一人稱來舖演故事。

但這時僅有簡單的故事情節,角色亦僅有小生、小旦和小丑三種,是為三小戲的表演形式,多於農閒之際,在大樹下、草埔旁演唱,為自娛的性質。

   這種粗具戲劇雛型的歌仔戲,漸漸地參與廟會活動,隨著廟會沿街表演,成為迎神賽會的陣頭之一, 稱為「歌仔陣」;當陣頭在空地或廟埕停下來,以竹竿定出四個角落,由演員「踏四門」,劃出表演區來演出,則稱為「落地掃」。

後來,歌仔陣由平地轉到舞台上表演,戲齣也由段子戲擴充為全本戲,即為「老歌仔戲」或稱為「本地歌仔」,目前宜蘭地區仍可見這種表演形式的歌仔戲。

大戲階段    「本地歌仔」為歌仔戲最原始的演出型態,爾後吸收、融合其它劇種的菁華,漸漸形成大戲型態的歌仔戲。

在其發展過程中,繼續不斷地吸收當時已盛行於台灣的北管戲、南管戲、四平戲、外江戲曲等的表演成份,包括北管、南管和民間歌謠的音樂曲調,京戲的鑼鼓點和武打,北管戲的服飾、妝扮,福州戲的彩繪佈景,和其他劇種的戲碼、身段、道具、樂器等,發展成一種兼容並蓄、內容豐富的新劇種。

   歌仔戲因唱詞與唸白皆使用閩南語,而且音樂曲調及故事情節亦是人們所熟悉的,因此很快地便風行全台,並且產生了職業性質的戲班。

除此之外,更流行到中國大陸,1925年廈門「雙珠鳳」戲班,就曾聘請台灣藝人矮仔寶到廈門傳授歌仔戲,而台灣的歌仔戲班亦陸續前往閩南地區公演,使得歌仔戲盛行於福建地區,現今閩南地區的薌劇,就是從台灣的歌仔戲發展而成的。

  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 分項教學目標 教學策略參考 教學資源準備 備註 1.認識歌仔戲的起源 ◎    錄音帶教學 ◎    投影片教學 ◎    口述方式介紹 將簡史旁白製作成錄音帶或整理後製成投影片或海報 活 動單(1) 2.能分別小戲階段與大戲階段 ◎    兩者之發展順序、背景介紹 ◎    兩者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整理資料製成投影片或海報 活動單(2) 3.「踏四門」的意義 ◎圖示+講解補充   活動單(3) 4.能欣賞歌仔戲之美 ◎引導學習者說出觀賞歌仔戲的經驗及感想與人分享   活動單(4)                 投影片 ※歌仔戲※   小戲階段 大戲階段 基本型態 源自福建漳州的「歌仔」說唱式,吸收車鼓小戲表演方式。

以小戲階段為基礎,吸收民間歌謠音樂及大戲劇種表演方式。

演出內容 描述日常生活→說唱民間故事(如:山伯英台、陳三五娘) 不斷吸收台灣當時盛行的各種戲曲表演成份,在服裝、道具、音樂曲調、鑼鼓點、武打、妝扮、器樂…等方面均有許多發揮。

成為內容更加豐富的新劇種。

演出形式 自娛性質→參與廟會活動的「歌仔陣」─踏四門→舞台上表演。

演進 沒有演員、道具的「唸歌仔」→結合車鼓戲的表演,有「生、旦、丑」三種角色→現稱「老歌仔戲」、「本地歌仔」 活動單(word檔) 教學注意事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