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咖啡的前世今生 - 我們的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但是,台灣並不是一個沒有咖啡歷史的土地,當全民暢飲黑色的咖啡汁液, ... 六○年代當時,喝咖啡是一種高級享受,許多大飯店以及咖啡名店,多數提供 ...
JumptoNavigation
JumptoMaincontent
您在這裡首頁
台灣咖啡的前世今生
農業
2005-10-2400:00
採訪/撰稿郭志榮
攝影陳添寶陳志昌,剪輯陳志昌
喝過咖啡嗎?當咖啡成為台灣的新興產業,可曾想過咖啡和台灣的淵源?
這裡有一個故事,關於台灣咖啡的前世與今生,也許透過追索與探究,更能豐厚台灣咖啡裡的醇美滋味。
在雲林古坑鄉荷苞山上,黃賴芳萍女士在自家的生態園區內,為著一群遊客進行生態解說活動,希望創造園區的觀光價值。
黃媽媽經營一座原生咖啡園,主要銷售自己生產的咖啡,希望透過生態解說活動,吸引更多消費者,直接來到產地,購買產地咖啡。
在台灣,咖啡已經走進人們生活之中,在長期飲用國外咖啡之後,近二十年開始生產本地咖啡,希望透過種植與烘焙的技術,創造台灣咖啡的地位。
黃媽媽的咖啡園區,扮演咖啡供應的上游產業,希望在長期進口咖啡中,透過自己的生產機制,找出屬於台灣咖啡的真正原味,能夠在國際咖啡市場中,創造真正屬於台灣本身的利潤。
在園區的周遭,黃媽媽和農民契作,種著許多咖啡樹,隨著咖啡豆的生長,成為追求未來希望的起點。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咖啡的全球產值超過一百億美元,創造巨大的市場經濟,這股浪潮隨著全球化的腳步,延燒到台灣,形成新興的咖啡產業。
但是,台灣並不是一個沒有咖啡歷史的土地,當全民暢飲黑色的咖啡汁液,卻有一群人踏上台灣咖啡的尋根之旅。
對他們而言,那不只是一個歷史的懷舊,也是一個未盡的夢想。
一張黑白照片,訴說台灣咖啡的前世,在六0年代裡,台灣曾經有著自己的咖啡種植農場,自己的咖啡烘焙工廠。
但是時隔多年,大家已經遺忘那段歷史,也無法理解那段突然消失的咖啡歲月。
一群白髮的老人,在相隔四十年後首次相聚,他們都是早期雲林經濟農場的咖啡小組成員,四十年後相聚,他們面對往事無盡懷念,相互談論那段台灣咖啡的往日歷史。
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1959年將日本人設立的經濟農場重新整頓,成立一個咖啡工作小組,計劃咖啡生產採收後,進行烘焙加工,產製出台灣本土的咖啡。
最早生產的咖啡以台灣命名,咖啡粉用鐵罐上市銷售,寫下台灣一頁咖啡歷史。
黎維槍先生從日本統治期間就進入經濟農場工作,一直到國府來台升任咖啡小組組長,對於台灣咖啡的歷史發展相當清楚。
林炳蒼先生是當時荷苞山工作站站長,負責咖啡產地的種植,陳守宜先生是咖啡工廠主任,擔任咖啡烘焙的工作。
這幾位年過七十的老人,他們即將進行一趟咖啡尋根的行程,希望重新找回台灣那段曾有的咖啡歷史。
原生咖啡園內,黃進仲先生走上山坡,查看生長中的咖啡樹,在園區內黃先生和黃媽媽分工,黃媽媽負責解說和營運,黃先生就專心在樹種的照顧和研究。
黃先生從十多年前開始試種咖啡,專心在台灣本土咖啡的研究上,但是相關研究資料極度缺乏,許多種植與烘焙技術,必須要靠長期經驗去累積。
咖啡樹從樹苗種起,必須經過四到五年成長,才會開始結果,成熟的咖啡樹,每年約在三到五月間,陸續開出白色的花朵,花期約一個星期,花謝後就會結出一顆顆尚未成熟的綠色咖啡豆。
在台灣最近興起的咖啡熱潮中,許多咖啡生產者看準咖啡生產市場,在二十年內已經有業者陸續種下咖啡樹,希望搶得咖啡生產的領先地位。
在林先生的帶路下,黎先生一群人來到荷苞山上找咖啡樹,他們重新回到四十年前的工作站,那裡聽說還有四十多年的老咖啡樹。
位於荷苞山的工作站,就是台灣最早大面積種植咖啡樹的地區,黎先生和林先生先後擔任工作站長,相當清楚當時咖啡種植的情形。
工作站目前保持相當完好,現今換上不同招牌,但是依舊無法撼動它在台灣咖啡發展進程中的歷史地位。
荷苞山的咖啡樹,最早由日本人規劃種植,但是在咖啡樹成長還不到四年,仍然無法收成的時候,日本就因戰敗離開台灣,國民政府接手後,不僅擴大種植,也陸續選定許多地方,進行分區種植,雲林、嘉義,甚至遠到花蓮都有咖啡種植農場,希望增加咖啡產量賺取外匯。
在華山山腰的一處坡地,就是當時經濟農場規劃下,另一個生產咖啡的地區。
這一棟工作站,現今成為農具的堆放室,大門深鎖地廢棄在茶園間,已經很少人知道這裡曾是台灣咖啡的種植園區。
國民政府來台初期,因為地權不清,民間圍地搶佔情形相當嚴重,許多咖啡園區面臨遭到破壞的命運,咖啡豆無法收成,間接造成日後台灣咖啡停止生產的一項原因。
步道邊,散落幾棵咖啡樹,黎先生認出那是過去種的咖啡樹,樹上結著紅色成熟的咖啡果實,他們高興的摘下它,這遲來的收成,已經是晚了四十年。
在黃先生的咖啡園裡,咖啡收成不用等四十年,在咖啡樹開花的半年後,樹上咖啡果實陸續熟透,黃媽媽陪著契作農民,進入園子裡摘採咖啡豆。
咖啡採收,國外一些咖啡生產大國,已經採用機械替代人工,但是台灣仍是以人工採收為主,讓咖啡的生產成本相當高昂。
一般咖啡果實,剝開後是二瓣互生的咖啡豆,但是咖啡樹上有產量極少的變異咖啡豆,它被稱為單瓣豆或圓豆,在咖啡饕客的眼中,具有極高的價值。
採收完成的咖啡豆,依舊包裹在咖啡果實內,必須經過脫皮、去肉、去殼的過程,才能獲得咖啡生豆。
取得咖啡生豆後,接下來就是烘焙過程,這也是咖啡種植外,影響咖啡品質最重要的關鍵。
咖啡烘焙成為咖啡產製過程中的關鍵技術,也是世界咖啡大國視為最高機密的核心機密,早期台灣咖啡工廠曾經購入大型烘焙機,進行烘焙研究,陳先生在當時負責技術的研發。
四十年前開始研究烘焙咖啡,如果能夠持續,台灣現今也能成為烘焙專業的咖啡大國,但是許多現實問題,讓當時的咖啡產業無以為繼。
1959年成立的咖啡小組宣告解散,讓台灣一度可以發展咖啡產業的契機,最後成為泡影。
這些成員各分西東,但是個個卻無法忘情於咖啡,四十年前陳先生離開烘焙工廠,自己購入咖啡烘焙機,當起烘焙玩家。
咖啡小組結束運作,象徵政府部門推動的咖啡栽種、烘焙計劃失敗,但是台灣的咖啡歷史,並未完全中斷,而是在民間用不同的方式,依然烘焙煮沸一杯杯香醇美味的咖啡。
位於西門町的南美咖啡,做為台灣第一家自行烘焙咖啡的專業咖啡店,曾經向雲林經濟農場購買咖啡生豆進行烘焙,黎先生在四十年前一度北上協助,連接起一段咖啡情誼。
在相互聯絡後,黎先生前來台北,將要和相隔四十年未見的南美咖啡創辦人王振富先生見面,添補六○年代後,台灣咖啡發展的一頁歷史。
四十年未見,兩位老人相見感傷,許多年青時的記憶湧上心頭,彼此曾經都在一個角落,為台灣咖啡的榮耀奮鬥。
王先生原本經營一家蛋糕食品店,在1959年開始轉做專業咖啡烘焙,在當時人民所得不高,推廣咖啡成為一種高難度的工作。
六○年代當時,喝咖啡是一種高級享受,許多大飯店以及咖啡名店,多數提供由國外進口的即溶式沖泡咖啡,唯獨王先生堅持烘焙咖啡,再研磨煮出一杯杯香醇咖啡。
南美咖啡進口國外原豆烘焙,除了提升台灣咖啡的烘焙技術外,甚至在當時成為國民外交的利器,搭起台灣與許多中南美國家的關係。
南美咖啡採用國外生豆、台灣烘焙的生產模式,成為四十多年來台灣咖啡生產的主流模式,許多老字號的咖啡名家,都是以這種模式維繫台灣咖啡的市場。
直到近十年,國際知名的咖啡連鎖店進入台灣,在降低售價以及製作調味咖啡後,打開台灣咖啡市場的消費人口,台灣咖啡也趁著這股熱潮,推出標榜台灣生產、台灣烘焙的道地本土咖啡。
古坑地區首先以台灣咖啡原生地的名號,打出台灣咖啡的市場,隨後引爆全台經營咖啡生意的熱潮,在許多標榜本土生產、烘焙的咖啡中,其實台灣一年所生產的咖啡原豆,根本數量不夠,許多必須依賴國外進口。
在高價誘因下,許多地區農民開始大量搶種,未來幾年咖啡樹成熟結果後,又可能面臨生產過剩的問題。
清楚的生產標示,以及公正的咖啡評鑑制度,也許是在以產地爭奪市場外,對於許多專心研究烘焙的業者,另一種台灣烘焙技術的肯定。
帶著遊客進入園區,黃媽媽熱情的解釋台灣咖啡的特性,她依舊堅持台灣生產、台灣烘焙的真正原味。
在中央圖書館裡,黎先生沒有放棄他的追尋,他最新的追尋是希望查清楚,到底咖啡最早何時進入台灣?
歷史不能被遺忘,當台灣咖啡漂浪在外來文化之中,也該記得有一群人,不斷尋找著台灣咖啡的前世今生。
對他們而言,那不是歷史的懷舊,或品味的執著,而是漂浪在台灣咖啡裡,一種永不妥協的堅持信念。
地點雲林縣古坑鄉集數第325集
相關報導
咖啡爺爺雨林咖啡的滋味貿易公不公平
每週一晚間十點
搜尋
關閉
延伸文章資訊
- 119台灣咖啡簡史
台灣的咖啡歷史大部份是承接自日本時代,雖然早期荷蘭人和英國人曾佔據過台灣,但是並沒有留下多少有關咖啡的歷史痕跡,咖啡樹的種植也是在日據時代,日本勸業局為了 ...
- 2台灣咖啡的前世今生 - 我們的島
但是,台灣並不是一個沒有咖啡歷史的土地,當全民暢飲黑色的咖啡汁液, ... 六○年代當時,喝咖啡是一種高級享受,許多大飯店以及咖啡名店,多數提供 ...
- 3台灣咖啡簡史
十八世紀,鴉片戰爭戰敗,清廷簽訂條約開放商港,英國「德記洋行」因此到台灣經商,並發現台灣的氣候、環境與南洋、中南美洲相近,洋行認為台灣很適合種植咖啡,於是在 ...
- 4台灣咖啡文化獨步全球形成的歷史脈絡
因此,不少台灣人養成到咖啡館喝一杯咖啡,讀一本書,消磨一整個下午時光的習慣。 不少咖啡迷更進一步向精品咖啡消費邁進。精品咖啡重視的是咖啡豆從種植 ...
- 5咖啡的歷史- Taiwan
喝咖啡的文化可回溯到至11世紀,咖啡最先從衣索比亞進口到阿拉伯,波斯人對於這新的「伊斯蘭酒」所帶來產生的興奮作用,相當狂熱,因為回教嚴格禁止飲酒,「cof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