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求真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是對上人的諷喻規勸,勸上人隱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熱鬧的名勝去沽名釣譽。

不少僧人愛住名山寶剎,實際上並不是為了修行,而是為了 ... 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目錄 1譯文及注釋 2賞析 3劉長卿 4參考文獻 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 159.65.11.210 建立帳號登入 工具 閱讀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 搜尋 原圖鏈接圖片來源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出自唐代劉長卿的《送方外上人/送上人》[1]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目錄 1譯文及注釋 2賞析 3劉長卿 4參考文獻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孤雲陪伴着野鶴,怎麼能在人間居住。

不要買下沃洲山,現在已經有人知道那兒了。

韻譯 野鶴駕着孤雲高飛天空,怎能在人世間棲居住宿? 要歸隱請別買沃洲名山,那裡是世人早知的去處。

注釋 上人:對僧人的敬稱。

孤雲、野鶴:比喻閒逸逍遙之人。

將:攜帶,帶領。

沃洲山:在浙江省新昌縣東,相傳為晉代高僧支遁放鶴養馬處,有放鶴峰,養馬坡,道家列為第十二洞天福地。

賞析 原圖鏈接圖片來源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不是一般的親朋好友間的送往迎來,而是送僧人歸山。

這首詩前兩句以凌雲的野鶴形容僧人,貼切有味,理應不失孤雲野鶴般脫俗的品性;末兩句寫詩人對方外上人的諷喻規勸,勸上人隱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熱鬧的名勝去沽名釣譽。

這首詩語言妙趣橫生,閒散淡遠,構思精巧。

[2]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以凌雲的野鶴形容僧人,貼切有味。

「雲」與「鶴」本來已不是俗世凡物,何況還是「孤雲」與「野鶴」,這樣超塵脫俗之物在人世是留不住的。

因此詩人詼諧地說:「豈向人間住。

」塵世難留方外高人。

方外高人理應去深山古剎,靜心修煉;因此,上人歸山,恰得其所,理應祝賀,不該作兒女之態,像俗人那樣依依不捨,甚至帳惘無極。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是對上人的諷喻規勸,勸上人隱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熱鬧的名勝去沽名釣譽。

不少僧人愛住名山寶剎,實際上並不是為了修行,而是為了揚名,然後接近權貴,以求聞達於皇帝,達到加宮進爵的目的。

這與假隱士走終南捷徑的手段相似。

「莫買沃洲山」,暗寓出沃洲山名聲太大,人們都知道那地方,會影響修行,會成為走「終南捷徑」的人。

這後兩句與裴迪《送崔九》的後兩句:「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是同一用意,但此詩說得更直率。

由此可見,作者與上人的關係親密,可以直接規勸,所以吳瑞榮在《唐詩箋要》中說:「索性勉其入山之深,是何等交誼?」 觀此詩作,寫得妙趣橫生、閒情逸趣,流露出詩人很看重靈澈孤雲野鶴般脫俗的境界,嚮往隱居深山之中,卻規勸方外上人要另覓他處,「莫買沃洲山」,表現出詩人勸上人隱居冷寂的深山,領悟真隱和假隱之真諦,莫隱居變成趨時,失孤雲野鶴般脫俗的品性。

[3] 劉長卿 劉長卿(709—789),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

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

唐玄宗天寶年間進士。

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蘇州長洲縣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

因剛而犯上,兩度遷謫。

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參考文獻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古詩文網 ↑送方外上人/送上人百度漢語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百度文庫 取自"https://www.factpedia.org/index.php?title=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oldid=2564271" 此頁面最後編輯於2021年4月4日(週日)16:08。

個監視中的使用者 隱私政策 關於求真百科 免責聲明 服務條款 手機版檢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