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每天只睡4个小时,依然很精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为什么有的人每天只睡4个小时,依然很精神? ... 有些人的睡眠时间 ... 更长,睡眠质量更高,他们不会因为睡眠时间少而产生任何健康或情绪上的问题。

各位小伙伴们,昨天的瓜吃完是不是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惑? 见鬼TA都不睡觉的吗? 为什么TA睡那么少还那么精神?   怎么做到的? 真的是时间管理大师吗? ???? 但是!有些人的睡眠时间 真的会大幅度的少于常人!! 我们把这部分人口叫做 “先天少睡眠体质” 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心理学教授DavidDinges表示,全球有不到5%的人口属于“先天少睡眠体质”(naturallyshortsleepers)。

对他们而言,可能每天睡4—5个小时,就足够了。

这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基因决定的,根据2009年的一项研究,在一个家庭里发现了DEC2基因P385R(proline-to-arginine)突变,产生这种突变的家庭成员,平均每天只需要6.25小时睡眠,而这一家庭中不带有DEC2突变基因的成员平均每天需要8.06小时睡眠。

这是因为,带有这种突变的人,快速眼动期(REM)的比例比常人更长,睡眠质量更高,他们不会因为睡眠时间少而产生任何健康或情绪上的问题。

还有进一步的研究指出: 带有DEC2突变基因的人 性格更积极正面,体型也更为纤瘦… 每天比别人多出几个小时的时间不说,还自带增益BUFF,我真的酸了.... 还好这种特殊体质的人,在人类中占比不到5%!也就是说95%的人都是需要有充足的睡眠的! 一直熬夜还靠咖啡/奶茶续命的朋友也不要认为自己就是那5%的幸运鹅!如果你不具有这种体质,而每天只睡四小时的话,恐怕很不乐观。

哈佛医学院附属的布里格姆妇女医院进行了这样一项小型的临床试验,为了明确区分这两种情况,单独对“长期睡得少”进行研究,他们大胆地设定了一个新的“昼夜节律”,在新设定的节律中,一天只有20小时。

接下来在32天的住院试验方案中,试验组的参与者每“天”睡4.67小时,清醒15.33小时。

而对照组的参与者每“天”睡6.67小时,清醒13.33小时。

结果发现:缺乏睡眠的受试者,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只有对照组的1/5,他们的“反射弧”也延长了大约一倍。

最关键的是,那些缺乏睡眠的人,对此毫无察觉,他们都觉得自己“很正常”。

所以,如果长时间每天只睡四小时的话,还是建议“自查”一下(比如连续几天把睡眠长度延长到8小时,在清醒后检查某项学习或工作的效率有没有提升) 2015年发布的《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37.8%的中国职场人士在白天的工作中经常因没睡好而影响工作效率,而因睡不好而带来的每月经济损失平均为3212元。

报告还显示,48.2%的人没睡好第二天会发脾气,而发泄对象首当其冲是另一半(45.2%),其次则是孩子、父母、同事和室友。

此外,睡不好造成的认知能力下降还会带来生命危险。

研究表明,与睡眠良好的人相比,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的人在事故中死亡或受重伤的风险增加了7倍之多。

大量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及睡眠障碍不仅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疾病、甚至癌症等身体疾病密切相关,还会增加以抑郁症和焦虑症为首的心理精神障碍的患病风险。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atthewWalker教授表示,几乎所有的精神障碍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则进一步证明,睡眠缺乏严重干扰了大脑中的情绪调控中心“杏仁体”的工作。

研究发现,当面对同样一组有冲击的图片(如被烧伤的受害者)时,熬过一个通宵的被试者和睡眠正常的被试者的反应有显著不同。

在睡眠匮乏的情况下,杏仁体会处于高度警惕、随时准备采取急性应激反应的状态,情绪波动比正常状态下要加剧60%。

对处在心智发展期的青少年来说,睡眠匮乏对精神健康带来的影响更加严重和深远。

美国儿童心理研究所(ChildMindInstitute)的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专家AllisonBaker博士表示,睡眠不足会阻碍青少年儿童自我调整、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睡眠不足还带给人们哪些心理上的影响呢?  让我们的导师带你一起寻找答案! 课题介绍 课题名称:睡眠的心理学研究 相关学科: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 课题介绍:本课题旨在运用网络分析技术对中国工人睡眠和抑郁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程度、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的影响,了解其与抑郁症诸多症状的关系,并运用统计回归、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处理,力求获得对疾病诊断、治疗靶确认等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本课题是跨心理学和数据科学的综合研究,是数据挖掘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

研究者将获得使用R进行数据分析的技能和对抑郁与睡眠障碍诊断和病因的深入了解。

导师介绍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研究方向为认知、生理和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病理学; 多年心理学领域研究经验; 发表学术论文四篇,其中两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添加小师姐,了解更多详情 更多精彩学术研究课题 有方学者【偏见的出现】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学者【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极化现象及其影响】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学者【认知和情绪因素对中风和心脏病发后五年内存活/死亡的影响】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学者【流量明星微博转发链】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高考数学仅1分,却报考北大,最终竟也创出“帝国”?! 有方学者【社会资本和家庭自主创业】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学者【医疗物资派发】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学者【生物统计学-蛋白序列】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学者【人工智能在音乐中的应用】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学者【计算机视觉-图像自生成】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2019-2020赛季竞赛荣誉 最新文章 有方学者【VV116治疗COVID-19的药代动力学模型】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学者【中国高中生的性别气质研究】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学者【地域文化与伴侣选择】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学者【萤火虫同步发光的理论构建及多主体模拟研究】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有方学者【音乐节拍器同步中的秩序产生与维持】独立第一作者论文发表|留学背景提升 ISEF历年获奖学生录取走向 有方学研课题筛选DNA(4) RNA(4) 人工智能(78) 仿真模拟(5) 优化(5) 光学(5) 免疫学(5) 公共政策(5) 分子生物学(5) 力学(8) 大数据分析(15) 应用数学(39) 微积分(4) 情感分析(4) 数值分析(8) 数学建模(17) 数据分析(8) 数据挖掘(7) 数据科学(46) 最优控制(6) 有方学者(939) 有方探究(7) 机器学习(83) 材料学(6) 材料结构学(4) 概率统计(9) 深度学习(22) 生物信息学(6) 生物学(7) 电化学(4) 电磁学(6) 神经网络(10) 线性代数(17) 组合数学(5) 组合矩阵(5) 统计学(37) 自然语言处理(6) 计算学(4) 计算机(33) 计算机仿真模拟(11) 计算机模拟(5) 计算机科学(6) 计算机视觉(12) 计量经济学(7) 金融(8) 全部分类 【名额紧张】(224) ISEF专题(93) ISEF获奖作品(2) ISEF选拔赛(4) 丘奖专题(50) 丘奖获奖作品(1) 人文(70) 人文赛事(5) 人类学(4) 优秀案例(10) 公共政策(10) 写作赛事获奖作品(8) 化学(68) 化学赛事(13) 历史(50) 名校科研(948) 哲学(20) 商科(14) 商科赛事(8) 国际竞赛(140) 土木工程(7) 备赛锦囊(4) 学员访谈(17) 学术评估(2) 工程(668) 工程赛事(11) 应用数学(204) 心理学(38) 政治科学(26) 教育学(7) 数学(377) 数学赛事(16) 文学(35) 最新资讯(212) 有方大师课(1) 有方学者(944) 有方学者PRO(1) 有方学者研讨班(5) 有方探究(57) 有方探究研讨班(7) 有方课题库(1,211) 机械工程(54) 材料学(65) 物理学(191) 物理赛事(19) 独家福利(145) 环境(52) 生物医学工程(148) 生物学(116) 生物赛事(12) 电子工程(92) 社会学(146) 社会科学(329) 社科赛事(14) 纯数学(53) 经济学(172) 统计学(234) 能源(17) 自然科学(398) 航空航天工程(13) 规划咨询(10) 计算机(548) 计算机赛事(14) 语言学(12) Searchfor: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