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說)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長路》(The Road)是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2006年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是一个末日後的故事,讲述一个父亲和他的小儿子耗时数月的一段旅程。

这之前,一场未知的灾难 ... 路(小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TheRoad精装第一版作者科马克·麦卡锡类型后末世小说语言英语發行信息出版机构AlfredA.Knopf出版時間2006年9月26日出版地美国页数287所获奖项IgnotusAwardforBestForeignNovel[*],NPRTop100ScienceFictionandFantasyBooks[*],普立茲小說獎,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BelieverBookAward[*],奥普拉读书俱乐部[*],TähtivaeltajaAward[*]规范控制ISBN0-307-26543-9OCLC70630525 《長路》(TheRoad)是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2006年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是一个末日後的故事,讲述一个父亲和他的小儿子耗时数月的一段旅程。

这之前,一场未知的灾难已经摧毁了大部分文明,几乎所有生命也都凋零殆尽。

这部小说获得2007年普利策小说奖,以及2006年的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小说纪念奖。

2009年,该书被改编为电影《末路浩劫》。

目录 1情节 2创作历程 3反响 4参考资料 情节[编辑] 一位不知姓名的父亲和他的儿子,在世界末日后踏上了求生之路。

土地充满了火山灰和缺乏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许多人类幸存者自相残杀,以获得食物。

男孩的母亲在灾难发生後自杀。

父亲只得与男孩孤独的踏上了向南朝向大海的道路,只带着他们的背包。

男子咳血时,意识到自己快死了,但仍然挣扎着保护他的儿子免受威胁。

他们有一支左轮手枪。

父親曾教男孩在被食人的幫伙抓住時用枪自殺。

在他们的艰苦途上,父亲用一颗子弹杀了一个襲擊者,为躲避他的同伴,他们不得不放弃大部分物资。

男子在隐蔽的地下掩体中发现了食物、新衣服、用品等,但只待了几天。

在这些障碍面前,男子一再宽慰男孩,他们是“好人”。

虽然男人和男孩最终到达大海,但他们的情况没有改善。

男人在走過一座小鎮時中了箭,他的健康不斷惡化,最後死去。

臨終前,父亲告诉儿子可以在他死后继续通过祈祷与他说话。

到了第三天,悲痛的男孩遇到了一位一直跟踪两人的男子。

这名男子带着一个女人和两个孩子,说服男孩相信自己是“好人”之一,并将男孩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创作历程[编辑] 在接受奥普拉·温弗里采访时,麦卡锡说,书的灵感是2003年访问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时想到的,当时他带着小儿子去那儿旅行。

他想象这个城市在50到100年后的可能的样子[1],心中出现了“山上的火”,并想到了他的儿子。

他记了一些初步的笔记,但没有继续发展,直到几年后在爱尔兰时才重拾当初的构思。

他很快完成了小说,并把它献给儿子约翰·弗朗西斯·麦卡锡。

[2]在采访中,麦卡锡坚持他的儿子约翰·弗朗西斯,是小说的共同作者,他透露说小说中的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对话是根据自己和儿子之间的实际对话写成的。

这部小说献给了他的儿子;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为儿子所写的一个爱的故事,不过麦卡锡觉得在电视上承认这点很尴尬。

[1]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约翰·尤尔根森采访时,麦卡锡谈到他和兄弟将进行一场谈话,讨论末日后的不同场景。

这些场景涉及幸存者的自相残杀,“当一切都已逝去,唯一剩下来能吃的便是对方。

”[3] 反响[编辑] 《路》发表以来已收到许多积极的评价。

[4]批评者认为它“令人心碎”、“难以忘怀”、“情感上令人惊愕”。

[5][6][7]《村庄之声》称它为“麦卡锡的最纯净的寓言。

”[5]在《纽约书评》的文章中,作者迈克尔·沙邦预告了这部小说。

沙邦讨论了小说与已确立的流派的关系,坚持认为《路》不是科幻小说;虽然“这个历险故事同时具有现代和史诗的形式……不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叙事上”,但“一部抒情的恐怖史诗,是对《路》最好的理解。

”[8]《娱乐周刊》在2008年6月将《路》列为过去25年中虚构及非虚构文学中的最佳书籍[9],并认为“凭借简洁的行文,麦卡锡2006年推出的这部世界末日史诗达到了既悲惨、又令人心碎的效果。

”[10] 2007年3月28日,奥普拉的读书节目公布将选择《路》作为讨论话题。

奥普拉于2007年6月5日采访了麦卡锡,这是他第一次接受电视采访,虽然他以前也接受过平面媒体采访。

[2]麦卡锡在电视上的露面让他的追随者很吃惊。

安吉洛州立大学的英语教授约翰·韦格纳——麦卡锡小说的一个编辑说,这个消息让他大跌眼镜。

[11] 2006年,麦卡锡被授予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小说纪念奖并入围国家书评奖最终名单。

[12]2007年4月16日,这部小说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

[13]2012年,它入围了詹姆斯·泰特·布莱克最佳获奖作品短名单。

[14][15] 参考资料[编辑] ^1.01.1Winfrey,Oprah.Oprah'sExclusiveInterviewwithCormacMcCarthyVideo.OprahWinfreyShow.HarpoProductions,Inc.[May2,2012].(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1).  ^2.02.1MichaelConlon.WriterCormacMcCarthyconfidesinOprahWinfrey.Reuters.5June2007[2009-11-28].(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JohnJurgensen.Hollywood'sFavoriteCowboy.TheWallStreetJournal.20November2009[2012-04-25].(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7).  ^TheRoadbyCormacMcCarthy:Reviews.Metacritic.[2008-02-15].(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9).  ^5.05.1Holcomb,Mark.EndoftheLine–AfterDecadesofStalkingArmageddon'sPerimeters,CormacMcCarthyFinallyStepsOvertheBorder.TheVillageVoice.[2007-04-23].(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9).  ^Jones,Malcolm(September22,2006)."OntheLostHighway"Newsweek. ^Warner,Alan.TheRoadtoHell.TheGuardian(London).November4,2006[March27,2010].(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2).  ^Chabon,Michael.AftertheApocalypse.TheNewYorkReviewofBooks.15February2007[2009-11-28].(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9).  ^TheNewClassics:Books.The100bestreadsfrom1983to2008..EntertainmentWeekly.[2009-06-10].(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  ^Geier,Thom;Jensen,Jeff;Jordan,Tina;Lyons,Margaret;Markovitz,Adam;Nashawaty,Chris;Pastorek,Whitney;Rice,Lynette;Rottenberg,Josh;Schwartz,Missy;Slezak,Michael;Snierson,Dan;Stack,Tim;Stroup,Kate;Tucker,Ken;Vary,AdamB.;Vozick-Levinson,Simon;Ward,Kate(December11,2009),"THE100GreatestMovies,TVshows,albums,Books,Characters,Scenes,Eipisodes,Songs,Dresses,Musicvideos&Trendsthatentertainedusoverthepasttenyears.".EntertainmentWeekly.(1079/1080):74–84 ^JuliaKeller.Oprah'sselectionarealshocker:Winfrey,McCarthystrangebookfellows.ChicagoTribune.March29,2007[2014-07-11].(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5).  ^TheNationalBookCriticsCircle2006finalists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6-10-02. ^NovelistMcCarthywinsPulitzer.BBC.April17,2007[2007-09-08].(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0).  ^Leadbetter,Russell.Bookprizenamessixofthebestinsearchforwinner.HeraldScotland.21October2012[21October2012].(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3).  ^Authorsinrunningfor'bestofbest'JamesTaitBlackaward.BBCNews.21October2012[21October2012].(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查论编普立茲小說獎1918–1925 厄内斯特·普尔(英语:ErnestPoole)(1918) 布斯·塔金頓(1919) 伊迪丝·华顿《純真年代》(1921) 布斯·塔金頓(1922) 薇拉·凯瑟(1923) 马哈雷特·威尔逊(英语:MargaretWilson(writer))(1924) 埃德娜·费伯(1925) 1926–1950 辛克莱·刘易斯(拒绝)(1926) 路易斯·布罗姆菲尔德(英语:LouisBromfield)(1927) 桑顿·怀尔德(1928) 朱丽亚·彼得金(英语:JuliaPeterkin)(1929) 奥利弗·拉·法尔热(英语:OliverLaFarge)(1930) 瑪格麗特·阿耶·巴恩斯(英语:MargaretAyerBarnes)(1931) 赛珍珠《大地》(1932) 湯瑪斯·西吉斯穆·史特里布林(英语:ThomasSigismundStribling)(1933) 卡羅琳·帕福德·米勒(英语:CarolinePaffordMiller)(1934) 約瑟芬·強森(英语:JosephineJohnson)(1935) H·L·戴维斯(英语:H.L.Davis)(1936) 玛格丽特·米切尔《飄》(1937) 约翰·菲利普斯·马昆德(英语:JohnP.Marquand)(1938) MarjorieKinnanRawlings(英语:MarjorieKinnanRawlings)《鹿苑長春》(1939) 約翰·史坦貝克《愤怒的葡萄》(1940) 埃朗·格拉斯哥(英语:EllenGlasgow)(1942) 厄普顿·辛克莱(1943) 马丁·弗拉文(英语:MartinFlavin)(1944) 約翰·赫西(英语:JohnHersey)(1945) 罗伯特·佩恩·沃伦(1947) 詹姆斯·米奇纳(英语:JamesA.Michener)(1948) JamesGouldCozzens(英语:JamesGouldCozzens)(1949) A.B.GuthrieJr.(英语:A.B.GuthrieJr.)(1950) 1951–1975 ConradRichter(英语:ConradRichter)(1951) 赫尔曼·沃克《凯恩号哗变》(1952)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1953) 威廉·福克納《寓言》(1955) MacKinlayKantor(英语:MacKinlayKantor)(1956) 詹姆斯·艾吉(英语:JamesAgee)(1958) 羅伯特·劉易斯·泰勒(英语:RobertLewisTaylor)(1959) 艾伦·德鲁(英语:AllenDrury)(1960) 哈波·李《杀死一只知更鸟》(1961) 埃德温·奥康纳(英语:EdwinO'Connor)(1962) 威廉·福克納《掠夺者》(1963) 雪利·安·格劳(英语:ShirleyAnnGrau)(1965) 凯瑟琳·安·波特(1966) 伯纳德·马拉默德(1967) 威廉·斯蒂隆(英语:WilliamStyron)(1968) 斯科特·莫马代(1969) 吉恩·斯塔福德(英语:JeanStafford)(1970) 華勒斯·史達格納(1972) 艾多拉·维蒂(英语:EudoraWelty)(1973) 无(1974) 麥可·沙拉(英语:MichaelShaara)(1975) 1976–2000 索尔·贝洛《洪堡的礼物》(1976) 无(1977) 詹姆斯·艾倫·麥克弗森(英语:JamesAlanMcPherson)(1978) 約翰·齊弗(1979) 諾曼·梅勒(1980) 約翰·甘迺迪·涂爾(1981) 約翰·厄普代克(1982) 愛麗絲·華克《紫色姐妹花》(1983) 威廉·肯尼迪(英语:WilliamKennedy(author))(1984) 艾莉森·盧瑞(英语:AlisonLurie)(1985) 拉里·麦克默特里(英语:LarryMcMurtry)(1986) 彼得·泰勒(英语:PeterMatthewHillsmanTaylor)(1987) 托妮·莫里森《宠儿》(1988) 安妮·泰勒(1989) 奧斯卡·海傑(英语:OscarHijuelos)(1990) 約翰·厄普代克(1991) JaneSmiley(英语:JaneSmiley)(1992) 罗伯特·奥伦·巴特勒(1993) 安妮·普露(1994) 卡罗尔·希尔兹(英语:CarolShields)(1995) 理查德·福特(1996) 斯蒂文·米尔豪瑟(英语:Steven_Millhauser)(1997) 菲利普·罗斯(1998) 麥可·康寧漢(1999) 鍾芭·拉希莉(2000) 2001年至今 麥可·謝朋(2001) 理查德·拉索(英语:RichardRusso)(2002) 傑佛瑞·尤金尼德斯《中性》(2003) 爱德华·P·琼斯(英语:EdwardP.Jones)(2004) 玛丽莲·罗宾逊(英语:MarilynneRobinson)(2005)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英语:GeraldineBrooks(writer))(2006) 戈馬克·麥卡錫《路》(2007) 朱诺·迪亚斯(英语:JunotDíaz)(2008) 伊莉莎白·史卓特(英语:ElizabethStrout)(2009) 保罗·阿尔丹(英语:PaulHarding(author))(2010) 詹妮弗·伊根(英语:JenniferEgan)(2011) 无(2012) 阿當·莊臣(2013) 唐娜·塔特(英语:DonnaTartt)(2014) 安東尼·杜爾《我们看不到的所有光明》(2015) 阮清越《同情者》(2016) 科爾森·懷特黑德(2017) 安德鲁·西恩·格利尔(英语:AndrewSeanGreer)(2018) 理察·鲍爾斯(2019) 科爾森·懷特黑德(202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路_(小說)&oldid=73856065” 分类:​科马克·麦卡锡作品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克諾夫出版社書籍隐藏分类:​Webarchive模板wayback链接需要更新图片参数的图书信息框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其他语言 CatalàČeština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añol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Hrvatski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ietuviųNederlands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