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介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歌仔戲的「歌仔」二字,含有山歌、小曲之意,根據文獻資料調查,歌仔戲約在百年前起源於蘭陽平原(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境內),初為歌舞小戲形式,後加入各種服裝、角色, ...   歌仔戲簡介   歌仔戲來自民間,是台灣民間文化的結晶,也是現存劇種中唯一源起於台灣的本土戲曲。

歌仔戲的「歌仔」二字,含有山歌、小曲之意,根據文獻資料調查,歌仔戲約在百年前起源於蘭陽平原(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境內),初為歌舞小戲形式,後加入各種服裝、角色,逐漸成為大戲。

是以流傳於台灣民間的歌謠小曲為基礎,吸收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出方式,並以台灣閩南語演出的一種古裝歌唱劇。

歌仔戲的演變   歌仔戲的演變大致分為:落地掃、野臺歌仔戲、內臺歌仔戲、廣播歌仔戲、電影歌仔戲、電視歌仔戲、劇場歌仔戲等時期。

  落地掃   「本地歌仔」又稱「落地掃」,演出型態十分簡單,沒有戲服,沒有劇本,演員也不化妝,完全採即興演出,而且演員清一色為男性(當時女子是不能拋頭露面的)。

目前全臺只剩宜蘭地區的陳旺欉等少數藝師在傳承。

野臺歌仔戲   落地掃在吸收車鼓陣、四平戲、採茶戲、亂彈戲等表演方式後,逐漸形成完整的表演形式,即所謂的「老歌仔」。

同時也慢慢取代北管,成為廟會時的酬神戲,即野臺戲。

內臺歌仔戲   日治時期,不少中國劇團來臺演出,歌仔戲在此時大量吸收布景、武打、鑼鼓點等元素以及連本戲的形式,使得演出更加精采。

腦筋動得快的戲院便請戲班演出,大受歡迎,常一演數月,直至電視興起,方才沒落。

廣播歌仔戲   1950年代,臺灣各大廣播電臺開始延請戲班錄音播出廣播歌仔戲,後來電臺乾脆自己成立專屬戲班。

由於廣播單靠聽覺,為求變化,使得歌仔戲在音樂方面的創新更加豐富。

電影歌仔戲   1955年,都馬班拍攝史上第一部電影歌仔戲「六才子西廂記」,但票房不佳。

1956年,陳澄三拍攝「薛平貴與王寶釧」,引發風潮,各戲班相繼投入拍攝,直至1965年停歇。

電視歌仔戲   1962年,台視成立,也把歌仔戲電視化。

先是「金鳳凰歌劇團」,其後的楊麗花則造成大轟動!但在當時的推行國語政策下,電視臺一天只能播出半小時的臺語節目,使得歌仔戲刪去了許多唱腔與身段,甚至還出現了國語歌仔戲,對歌仔戲藝術是一項不小的傷害。

劇場歌仔戲   解嚴後,本土意識開始高漲。

約自1980年代後期,歌仔戲被視為本土藝術的表徵,除更加重視唱功與身段,還融入西方劇場元素,布景與服裝也更顯精緻華麗,在國外演出屢獲好評。

明華園及河洛歌子戲團可為其中代表。

歌仔戲的角色   歌仔戲的角色區分,受國劇的影響頗大,基本上是以生、旦、淨、丑等四種為主,其中生角又可分為小生、老生、武生,旦角可分為小旦、苦旦、老旦,淨角即大花臉,如關公、曹操、包公等特定角色,丑角是戲中的甘草人物,其中男性丑角又稱“三花”,女性丑又稱“三八”或老婆,女性丑角經常由男性演員反串,增加戲劇的趣味性。

小生 「小生」又稱「文生」,是指年輕的男子,造型扮相溫文儒雅、風度翩翩,以唱工見長,通常與「小旦」配成才子佳人,是觀眾既羨慕又崇拜的偶像。

老生 「老生」是戴上鬍髯的中年男子,細緻的做工和沉穩的唱工是「老生」必備的條件。

武生 「武生」在舞台上展現其擅長的武功技藝,造型扮相是英姿煥發、威武雄勁的形象。

小旦 「小旦」必須具備動人的唱腔、美麗的容貌、優雅的身段,扮相須楚楚可憐、含情脈脈的引人憐愛。

彩旦 「彩旦」通常是劇中的甘草型人物,專門扮情感真摯大方、幽默逗趣的民間婦人,或是低階層的人物,如媒婆、老鴇之類的角色,透過滑稽趣味的演出,反映市井小民的心聲。

花旦 「花旦」表演上最大的特點就是要求活潑開朗、動作俐落輕盈、常手執手巾配合唱腔,載歌載舞,可愛動人。

淨 在歌仔戲又稱「花面」,昔日部分歌仔戲劇目傳承京劇及亂彈戲,「花面」也沿襲舊有的扮相,臉上皆有臉譜,如今新創的劇目「花面」已不易復見了。

丑 表演以滑稽逗趣為主,多半是市井小民及幽默風趣的小人物,是歌仔戲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甘草型角色。

歌仔戲的唱腔  歌仔戲吸收了流傳在臺灣的歌謠小調、戲曲音樂、臺灣民謠等加以融合發展,甚至為了吸引觀眾,也常會新編出一些曲調,甚至有演唱流行或東、西洋歌曲者。

主要的唱腔有以下幾種: 七字仔調   常有學者專家強調歌仔戲是臺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曲,其理由就是「七字仔調」獨有的音樂風格,不但是歌仔戲最富代表性的樂曲,也是歌仔戲唯一不可缺少的樂曲。

因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的歌詞結構而得名,又稱為「歌仔調」。

它不但具有濃厚的臺灣鄉土色彩,而且使用的次數特別多,幾乎在每齣戲中都佔有壓倒性的絕對優勢,一齣戲如果沒有「七字仔調」,可說已經不是歌仔戲了。

「七字仔調」的伴奏樂器以椰胡(殼仔弦)為主,另外配以大筒弦、笛子等樂器。

哭調   多用於哭泣或哀傷之場合,種類頗多,常用的有「大哭調」、「艋舺哭」、「宜蘭哭」、「彰化哭」等,另外「江西調」、「瓊花調」也均屬哭調之範圍。

在一些特別悲的場合中,哭調的演唱往往是成套的,一曲接一曲連續演唱,猶如一套組曲。

「哭調」的伴奏樂器,以大筒弦和洞簫為主。

雜念調 一般簡稱「雜念仔」,演唱時多用類似念白或誦念的方式,且多用在長篇敘述或內容紛雜的劇情。

  都馬調     民國三十七年福建都馬歌劇團到臺灣演出,他們所演唱的改良戲(歌仔戲)主要唱腔-「雜碎調」(以“雜念仔”、“雜碎仔”和台灣“雜念調”為基礎改良而成)甚受臺灣觀眾歡迎,被臺灣的歌仔戲團稱為「都馬調」,因曲調悅耳,雅俗並緻,故逐漸被廣泛運用,成為歌仔戲的重要樂曲。

凡風花雪月的場面或懷念感嘆時,都常演唱此曲。

此外,亦常被用作長篇敘述,以代替「雜念仔」。

歌仔的音樂   歌仔戲的音樂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的樂器,因能演唱曲調,故專司和唱、間奏、伴奏等職;武場的樂器只能擊出節奏,但甚為重要,大至全劇的推展聯貫,或氣氛描繪,小至演員的一舉手、一投足,都離不了它。

而文武場的密切配合,大大地加強了戲劇的感染力。

歌仔戲的化妝   歌仔戲女角的化妝和平劇大同小異,男角則較簡化,花臉並不如平劇一般畫各式各樣的臉譜,只是象徵性的勾勒幾筆而已。

像生、旦,是以俊扮來表現,淨,丑,則是以誇張的鬍子或黑痣來突顯角色的特性。

近年來歌仔戲的化妝,已經和古裝電影﹝或電視劇﹞相去不遠,一切以寫實自然為主。

歌仔戲的服飾   歌仔戲的服飾,也就是俗稱的行頭﹝戲服﹞,主要在區分角色的身份與性別。

依男女、貧富、文武、老少,大致上分為為官者於正式場合的戲服、為官者於一般場合的戲服、百姓較正式的戲服、百姓日常的戲服、有武功者的戲服等五大類。

參考資源 曾永義(1988)。

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

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歌仔戲)                           回到最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